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胶州湾红岛潮间带底栖微藻种类组成及其生物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对胶州湾红岛潮间带底栖微藻的种类、数量和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胶州湾红岛潮间带底栖微藻种类比较单一,仅鉴定出硅藻和甲藻2门,共有7属10种,其中硅藻门5属8种,甲藻门2属2种,其中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最多,有4种。从数量来看,舟形藻Naviculasp.的数量最高,占底栖微藻总量的24.6%,其次是曲舟藻(Pleurosigmasp.),占底栖微藻总量的15.8%,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centralis和多甲藻Peridiniumsp.的数量最少,均占总量的1.8%。底栖微藻的个体数量为303~226364cell/m2,年平均数量为22685cell/m2。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和春季数量高于夏季和秋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各站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基本和底栖微藻的数量变化一致,表现为冬季和春季高,夏季和秋季低,而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刚好相反。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均随取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叶绿素a的含量在0~15mm的深度内急剧降低,而后维持在较低的含量,相比之下,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降低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了解渔盐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营养价值,通过测定其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总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和无机元素等,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养殖模式下,中国明对虾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03%,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呈味氨基酸含量高达43.73%;脂肪含量低;维生素B3和维生素E含量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钙、铁、锌、镁、硒等矿质元素,无重金属污染。研究表明:渔盐一体化生态养殖的中国明对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高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海产虾类。  相似文献   

3.
对栅藻B38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栅藻藻粉中油脂含量14%,总糖含量13.86%,粗纤维3.52%,灰分4.28%,蛋白质49.0%,为高蛋白质类微藻。栅藻B38中含有23种脂肪酸。栅藻B38中氨基酸总量为852.58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7.4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5.42%。两种模式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较接近,均在65以上;待评价物质的氨基酸品质与模式蛋白的贴近度接近1(0.93和0.88)。栅藻B38中共检测出23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钠、钾、钙、镁、铁、铝含量较为丰富。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栅藻B38中维生素B3(106.02 mg/100 g)和维生素E(540.77 mg/100 g)的量较高。综上,栅藻B38的营养较丰富,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新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其肌肉成分组成和营养价值.结果显示:3种罗非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20.00%~21.00%,粗脂肪含量1.30%~2.35%;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34%~8.61%,占所含氨基酸总量44.10%~44.43%,...  相似文献   

5.
养殖博氏鱼芒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月  陶宁萍  魏志宇  刘源 《水产学报》2011,35(12):1857-1864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湖北英山博氏(鱼芒)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博氏(鱼芒)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5.36%±1.07%、17.90%±0.43%、5.13%±0.18%和0.98%±0.09%;18种氨基酸总量为(69.01±0.07) g/100 g(干重),其中5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70%,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8.6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95.06%;粗脂肪中含24种脂肪酸,油酸含量38.41%±0.29%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42.68%±0.10%,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1.48;矿物质元素中钾含量最高,为(1 118.51±30.67) mg/100 g(干重),微量元素中,铁、锌含量最高,分别为(1.19±0.10)和(1.18±0.05)mg/100 g(干重).与其它鱼类相比,博氏(鱼芒)肉蛋白质质量较高,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极裴尔德斯半岛常见的藻类有小腺囊藻等7种,主要生长在潮间带的中低潮区,呈带状分布,复盖度较高的达90%以上.在褐藻主要种中,除小腺囊藻外,几乎都属于潮下带种类,且为藻类中的大型种,藻体长达2—3米,单株最重可达1000-4000克。我们对其中较大型的囊翼藻Ascoseira mirabilis Skotteberg,孟氏酸藻Desmarestia menziessi J,.Aoardh和叉分酸藻D.anceps Montagne三种进行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化学元素测定。蛋白质含量为9.04,17.02和18.06%,并分析了17种氨基酸和21种元素,其中孟氏酸藻和叉分酸藻的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等酸性氨基酸的含量达10-14毫克/克干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其中亮氨酸10毫克/克干重以上。21种元素当中,镁和钙含量13398-17127和8750-13923微克/克干重,磷和铁含量为2835-4274和148—894微克/克干重,以上属于构成生物有机物的常量元素之列.硼为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57—176微克/克干重,而有害金属镉和铅含量则很低,平均在1.0微克/克干重左右.  相似文献   

7.
低值淡水鱼的酶法水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胰蛋白酶对低值淡水鱼的水解效果,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600u/100g 鱼肉、水解温度为45℃、水解时间为1.5~2.0小时,鱼肉蛋白质的水解度达30~40%;水解产物营养成分测定表明:水解鱼肉蛋白粉蛋白质含量达85.1%,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40%,同时富含Ca、P、Fe、Zn 等矿质元素,是理想的食物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对青岛太平角(36°02′N,120°21′E)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进行了为期1年(2010年5月-2011年4月)逐月的定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到大型海藻3门36种,其中红藻门16属19种,占52.8%;褐藻门7属10种,占27.8%;绿藻门5属7种,占19.4%。2.青岛太平角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中红藻种类最多,褐藻其次,绿藻最少。3.青岛太平角潮间带群落中大型海藻的种类组成和藻总量(株)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海藻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大,秋冬季节其次,夏季海藻种类和数量最少。4.孔石莼、鼠尾藻和珊瑚藻为青岛太平角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最常见种。5.青岛夏季绿潮藻种浒苔是由其他海域漂流而来,且较其他藻种更适应夏季较高水温,使其短时间内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9.
侧孢短芽孢杆菌溶藻活性代谢产物对虾池颤藻的溶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对虾养殖水环境,研究了不同阶段的侧孢短芽孢杆菌无菌滤液和颤藻对溶藻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溶藻过程中藻体干重、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蓝蛋白含量,探究了溶藻效果的最佳作用阶段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稳定期和衰亡期的无菌滤液对颤藻的溶藻效果极为显著,7d后颤藻干重分别减少了51.77%、47.04%,叶绿素a含量分别降低了67.60%、59.13%,藻蓝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33.51%、30.97%;溶藻细菌无菌滤液对延滞期颤藻的溶藻效果极显著,7d后颤藻干重减少了63.90%,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69.72%,藻蓝蛋白含量升高了54.17%.结果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培养至稳定期的无菌滤液对延滞期颤藻的溶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向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铬酸钾,铬(Ⅵ)浓度依次为:0、2.5、5.0、7.5、10.0、12.5、15.0 mg/L。每天定时测定波吉卵囊藻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波吉卵囊藻在铬浓度≤5.0 mg/L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增加,且高于空白对照组指标;波吉卵囊藻在铬离子浓度5.0~7.5 mg/L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藻细胞密度增多,叶绿素a含量增加;铬离子浓度≤7.5 mg/L时,蛋白含量随着铬离子浓度的增加;也相应增加;波吉卵囊藻在铬离子浓度10.0 mg/L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藻细胞密度不变,叶绿素a含量与蛋白含量增加显著小于空白组。实验得出低浓度铬(Ⅵ)(≤5.0 mg/L)能够促进波吉卵囊藻生长,提高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当铬(Ⅵ)浓度超过7.5 mg/L时,藻胆蛋白含量降低,波吉卵囊藻生长受到抑制,并且随着铬离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大;总体而言,铬离子对波吉卵囊藻生长表现为双重作用,波吉卵囊藻对铬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发酵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矿物质元素等)和安全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亚硝酸盐、生物胺、重金属元素等]进行检测,以评价其营养成分和安全性。结果表明,经发酵后的两款鳜鱼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低于新鲜鳜鱼,灰分、粗脂肪、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必需氨基酸、总不饱和脂肪酸、钠(Na)和钙(Ca)等含量均高于新鲜鳜鱼;两款发酵鳜鱼中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其中1号发酵鳜鱼中灰分、粗脂肪、Na和Ca含量高于2号,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粗蛋白含量低于2号。在安全性方面,两款发酵鳜鱼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TBA、T-VBN、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均高于新鲜鳜鱼;其中1号发酵鳜鱼中T-VBN和组胺含量高于2号,而TBA、亚硝酸盐和总生物胺含量低于2号。研究表明,发酵鳜鱼属于营养较全面且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鱼制品,同时也需要进行品质控制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肌肉营养成分及重金属污染状况,检测了中华圆田螺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部分重金属含量,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肌肉氨基酸进行评价,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I)、综合污染指数(P)和目标危险系数(THQ)对肌肉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华圆田螺粗蛋白、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3.89%、76.52%、0.57%和5.21%;肌肉中共检出16种氨基酸,总量为106.2 mg/g,包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比36.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248.2,鲜味氨基酸占比48.2%。共检出19种脂肪酸,其中,8种饱和脂肪酸(SFA),占比43.8%;11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比56.2%,其中,EPA+DHA(eicosapentaenoic acid+docosahexaenoic acid)含量达到了9.77%。肌肉中铅、镉、铬和铜含量分别为0.897、0.0055、0.214和4.62 mg/kg,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除铅污染指数为0.897外,其余均低于0.15。综合污染指数为0.66,处于较清洁状态。综合来看,中华圆田螺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性,EPA和DHA含量丰富,无重金属暴露风险,营养价值及养殖开发价值较高。本研究探究了中华圆田螺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可为中华圆田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野生与养殖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对野生和养殖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营养成分,包括灰分、盐分、蛋白质、粘多糖、胶原蛋白、皂苷、氨基酸组成及11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和养殖刺参的胶原蛋白质量分数(以干基计)为39.43%和40.37%,差异不显著(P〉0.05);盐分、粘多糖及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8.47%、15.40%,10.19%、9.27%和0.81%、0.62%,差异显著(P〈0.05);灰分、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5.73%、20.74%和58.80%、62.21%,差异极显著(P〈0.01)。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1.16%和20.28%,差异显著(P〈0.05);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0.86%、28.00%和33.66%、30.39%,差异均极显著(P〈0.01)。矿物元素含量丰富,野生刺参的微量元素比例要略优于养殖刺参,铅(Pb)、汞(Hg)和镉(Cd)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限量。综合分析认为,野生和养殖刺参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胶原蛋白、粘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及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鲜味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4.
南极磷虾营养评价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天然生长的南极磷虾肌肉中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肌肉(干样)中粗蛋白含量64·44%,粗脂肪含量5·14%,粗灰分含量10·90%,无氮浸出物含量19·52%;18种氨基酸总量为57·16%,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5·88%,占氨基酸总量的45·2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4·94,其构成比例符合FAD/WHO的标准;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3·06%,占氨基酸总量的35·98%;矿物质含量丰富;铅、汞、镉、砷几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相关食品卫生标准限量。综合分析认为,南极磷虾是一种食用安全、营养价值较高的虾类,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品质评价,为其种质营养学鉴定及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采用常规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3种石斑鱼肌肉中的水分、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和10种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6%、18.4%和19.4%;3种石斑鱼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54%、14.72%、15.99%)、(6.86%、6.41%、7.04%)、(75.19、74.93、77.96)和(5.57%、5.3%、5.73%)。3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10.1%和4.5%,脂肪酸种类丰富,并且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比例符合理想脂肪酸的标准。3种石斑鱼肌肉中矿物元素种类丰富,5种常量元素K、Ca、Na、Mg、P和5种微量元素Fe、Mn、Cu、Zn、Se均有检出,其中杂交"云龙斑"的Na、K、Cu含量略高,另外几种矿物元素含量居于父母本之间。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宜,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是优质的蛋白源,同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且矿物元素种类齐全,是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其中杂交"云龙斑"在一些营养指标中明显高于其父母本,显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相同养殖环境条件下,青、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多糖、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测定,比较两种剌参的营养品质与价值.结果显示,青、白刺参的出皮率,体壁中的水分、多糖和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青、白刺参体壁中均检测出20种主要脂肪酸,脂肪酸总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青刺参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高于白刺参,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白刺参(P<0.05).MUFA中青刺参的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均显著低于白刺参(P<0.05).青、白刺参体壁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FAA)和药效氨基酸(DAA)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青刺参体壁中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白刺参(P<0.05).青刺参体壁中Mn和Cr的含量显著低于白刺参(P<0.05).重金属元素Pb、Cd、Hg、As的含量均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综合评价认为,相同养殖环境条件下,白刺参的出皮率、多糖含量、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AA和DHA的相对百分含量、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以及微量元素中Mn和Cr含量均优于青刺参.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When long-cha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incubated with crude enzyme of marine green alga Ulva pertusa , the corresponding ( R )-2-hydroperoxy acids were found to have high enantiomeric excess (> 99%). In a similar administration experiment, the ( R )-2-hydroperoxy acid was obtained from the incubation of palmitic acid with crude enzymes of a variety of marine algae. Thus, we found that not only green algae but also brown and red algae are capable of enantioselective 2-hydroperoxylation of palmitic ac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