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水仙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花粉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查明中国水仙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现了明显的不规则,不均等现象。2.观察了花粉粒的发育和人工萌发情况,表明含有微核的小孢子最后形成败育花粉粒,不含微核的小孢子则继续发育,但它们的染色体组成不完全一致,发育不同步,不积累淀粉,发芽率低(<30%),最后对中国水仙高度不育的主要原因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绣球花发育的形态学指标与减数分裂进程的对应关系,观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花粉特征,为绣球种质创新奠定工作基础。【方法】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序,卡宝品红压片后,观察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统计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出现的比例,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并测定花粉萌发力。【结果】1)绣球‘无尽夏’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开放之前,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细胞质浓厚、核仁明显。当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微微开放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3~3.5 mm,花药宽约0.5 mm,长约1 mm,此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粗线期。随着可育花进一步发育,可以观察到从终变期到花粉粒的各个时期。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完全开放时,可育花的减数分裂已经结束,此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4 mm左右,花药宽约1 mm,长约1.5 mm。2)绣球‘无尽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2个杂种F1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大量异常现象。Hydrangea macrophylla ‘Magical Jade’×H. chinensis的杂种F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有46....  相似文献   

3.
杉木花粉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卓文  林平 《林业科学》1990,26(5):410-418
本文自1984—1989年,以杉木种源林、浙江姥山和长乐杉木种子园及普通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定点观测的基础上,对杉木雄球花散粉的解剖学基础和散发节律,雌雄球花及花粉以风作为花粉传播媒介的适应性变化,花粉的传播、沉降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杉木种子园宜选在水体旁,种子园的隔离照离应大于1500m,减少直至消灭自交的有效方法是选用雌性和雄性杉木无性系建造种子园,雌、雄杉木的比例为11:4。雄株应比雌株高1.5—2倍,株行距为3×2.5m、3×3m、3×4m。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及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而确定山核桃染色体数目及倍性水平,探索山核桃无融合生殖现象与其倍性水平的关系,丰富山核桃生殖生物学等相关研究内容,同时也为山核桃杂交育种及系统分类等研究提供一些细胞学资料。【方法】1)以山核桃雄花序为研究材料,采用DAPI荧光染色技术对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研究。2)以山核桃根尖为材料,采用核型分析技术分析山核桃染色体核型。【结果】1)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2次进行。第1次为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分为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和末期Ⅰ4个阶段,其中前期Ⅰ最为复杂,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5个时期,所经历时间最长,占整个分裂周期的70%;第2次为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同样分为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和末期Ⅱ4个阶段,历时较短。2)在减数分裂同步性方面,同一小花的不同花药间及同一花序轴的不同小花间表现较为一致。3)山核桃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正常,配成16个二价体,有一定比例的异常花粉母细胞出现,主要表现为中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异常率为8.86%,中期Ⅱ表现为不对称分裂,异常率为15.79%。4)山核桃核型公式为2n=32=20m+12sm,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4.006(±0.449)~9.559(±1.175),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25.000%,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417±0.45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875,核型分类属于2B。【结论】1)山核桃虽然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但是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仍遵循大多数被子植物减数分裂规律,在整个减数分裂进程中,前期Ⅰ所需时间最长。2)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性程度较高,不利于山核桃散粉期的延长。3)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情况主要出现在中期Ⅰ及中期Ⅱ2个阶段。4)山核桃核型属于比较对称的类型,其染色体数目为2n=32,减数分裂配对成16个二价体,在倍性水平上属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侧柏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调查武新琴智顺上遗传学实验课需要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材料容易获得,可在任何时候选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根尖、茎尖)部位取材即可。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中,必须在植物的开花季节取材,且减数分裂只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姥山杉木初级种子园、杉木种源林和普通杉木林为对象,对杉木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及其发育过程,雄球花特征值频率分布,雄球花大小分类及花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具有成层性。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上、中部,雄球花则主要分布在下、中部。杉木雄球花及花粉特征值频率分布为偏态分布。雄球花的大小可按小孢子叶球数平均值一倍的标准差,分为大、中、小3类。花粉的客重为656.071 8mg/cm~3。用容重法测得的每个孢粉囊产生的花粉为3700粒。姥山杉木种子园平均每株母树产生花粉约697 g,约35.1亿粒。整个种子园产花粉约12681kg,约6.5478×10~(14)粒。偏雄,宜进行适当改造。  相似文献   

7.
杉木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杉木不同无性系的花粉形态以探讨杉木在人工控制杂交育种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18a生种子园采集的杉木花粉为试验对象,在花粉发芽试验中,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9种处理,接种24~36h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高低也不一样,杉木的花粉发芽最佳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20%、pH为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正> 国内外已有多种植物获得 G-显带的成功。但是,从已发表的资料来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nb.)HooK.)染色体 G-显带的研究仅有1986年夏晓敏等的一篇报道,并且与玉米、大麦等植物染色体显出的密切邻近的、多重的 G-带带纹比较,相差很大。我们利用 ASG 法同时获得了杉木 G-显带两个地理种源的有丝分裂早中期以及一个地理种源的中期染色体,并进行了 G-显带技术和 G-带特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杉木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2年,Drewry报道了红松(Pinus resinosa)染色体G-带。随后,国内外一些学者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多种植物染色体上诱导出了G-带,带纹清晰,数目多,沿染色体全长分布。这说明Greilhuber关于植物染色体不存在G-带的假说是不可信的。杉木的G-显带研究很少。夏晓敏等采用HSAG分带法,初步显出了杉木的染色体G-带,但多数染色体带纹尚欠清晰,而且没有进行G-带染色体的组型分析。我们应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杉木前中期和中期染色体上诱导出清晰的G-带,并进行了G-带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相似文献   

11.
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包含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微丝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很多研究表明微丝在花粉萌发、花粉管内原生质流动(Justus et al.,2004)、花粉管顶端生长(Li et al.,2001)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管  相似文献   

12.
红心杉花粉萌发率的测定及其储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陈山红心杉花粉为材料,对其花粉形态、离体培养萌发率以及不同储藏温度下的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山红心杉新鲜花粉的生活力达到96%以上;花粉在恒温25℃,15%蔗糖+10 mg/L硼酸+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6 h时萌发率达到83.3%。不同储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有较大影响,常温储藏时花粉生活力丧失较快,一周后显著下降,一个月后下降到59.9%,储藏90 d后活力仅有4.9%;花粉在-70℃下储藏1 a后生活力下降为40.8%。因此,花粉的长期储藏应在-70℃冷冻条件下效果最好,而在实践中,最适宜授粉的时期应在花粉散粉后的一周之内。  相似文献   

13.
杉木单染色体的显微分离及体外扩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染色体微分离及体外扩增是传统细胞生物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自1981年Scalenghe等[1]首次在果蝇唾腺染色体上取得成功后,该技术很快在人及动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多重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杉木嫩茎为实验材料,建立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杉木嫩茎用HgCl2 试剂消毒11min效果最好,污染率和死亡率极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5mg/L +3%蔗糖。最适宜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6-BA0.5mg/L+IBA2.0mg/L+2%蔗糖。移栽30d后,成活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15.
杉木地理种源间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杉木不同种源杂交表明,杂交亲本间地理位置(经、纬度)相差愈大,杂种优势愈明显。江苏×德昌杉、江苏×广西融水、江苏×广西玉林、江苏×贵州锦屏、江苏×湖南靖排的杂种后代,造林8~9年生时,蓄积比亲本(♀)高16.8~276.3%,比对照(优良林分子代或较好优树自由授粉子代)高14.9~257.2%,据此,认为在种源种子园中进行杂交,可进一步提高种源选择的增益。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第3代杉木种子园为对象,对母树叶片、枝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母树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大小为N>K>Ca>Mg>P,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Mn>Fe>Zn>Cu,叶片中N/P、N/K、N/Mg、N/Ca分别为9.75、1.57、9.72、1.87;枝中大量元素含量大小为Ca>K>N>Mg>P,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Fe>Mn>Zn>Cu,枝中N/P、N/K、N/Mg、N/Ca分别为4.80、0.91、3.46、0.89;0~6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5.92 g.kg-1,大量元素含量大小为K>Mg>N>Ca>P,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Fe>Zn>Mn>Cu,0~20、20~40、40~60 cm土层中C/N比值分别为12.06、11.32、8.68。综合分析表明,N、P和Mn元素含量偏低,建议在经营过程中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7.
杉木、马尾松人工林径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亚热带人工林的水文效应,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22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林中,对降雨、径流等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区林地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5.648~31.148 mm,年平均径流系数为1.245%~2.537%。降雨量与径流量的较佳回归模型为y=ab。  相似文献   

18.
杉木球果炭疽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对尤溪经营林场杉木种子园的球果病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Coletotrichumsp.〔有性阶段是Glomere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可造成杉木球果炭疽病。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2~30℃,以26℃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4℃为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可生长的酸碱度范围为pH5~8,以pH7为最适酸碱度;分生孢子以在水滴和100%相对湿度中萌发率最高;菌丝在常见碳源蔗糖、常见氮源蛋白胨上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杉木栽培制度的基本特征 ,即整体性与层次性、目的性与相关性、适应性与动态性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应妥善解决的 3个关系问题 ,即人、地、树的辩证关系 ,杉木栽培制度继承和改革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林木间存在着相互竞争。为提高总产量。杉木林需要抚育间伐。法正林理论指导下的杉木轮伐经营,有过历史性的贡献;而面对市场,则表现出严重弊端。目标经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