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火焰的概念,从火焰高度与长度、火焰颜色与温度、火焰热辐射与结构、火焰传播与火焰淬熄等方面对火焰特征进行综述。可利用火焰燃烧频率判断森林火灾是否发生,利用森林可燃物燃烧的火焰颜色进行火焰区域分割、提取并进行识别。影响森林燃烧火焰的主要因素是森林可燃物,其结构与组成等特征直接决定了燃烧蔓延及火焰特征。未来将聚焦森林燃烧火焰结构识别与特征提取。森林抚育能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调控可燃物,提高森林抵御火灾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冬季即将来临,正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高火险期。此时,了解森林火灾扑救原理和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扑灭森林火灾的基本原理,就是破坏它的燃烧条件,不让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热源(火源)结合在一起。只要消除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扑灭森林火灾的根本途径有三个:一个是散热降温,使燃着的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二是隔离火源,使着火的可燃物与未着火的可燃物隔离,破坏预热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  相似文献   

3.
森林燃烧是自然界燃烧现象中最复杂的一种。随着森林燃烧环理论的发展,林火预报方法也应相应地进行改进。本文仅就东北气候特点分析森林燃烧环各因子(A.可燃物类型;B.火环境;C.火源)在森林燃烧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别予以打分的方法,做林火预报的探讨。一、森林燃烧环中各因子的地位和得分标准A.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类型是森林燃烧环的物质基础,没有可燃物就谈不上燃烧。因此燃烧取决于可燃物的大小、结构状态,理化性质和数量分布。林火预报应建立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当可燃物类型不同,各种可燃物的数量分布及易燃性有区别。根据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分别打分(见表1)。  相似文献   

4.
1 林火温度以碳、氢、氧为主要成分的森林可燃物在空气中进行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包含在燃烧产物中,气态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温度称燃烧温度.燃烧温度可根据能量守衡定  相似文献   

5.
第四讲 火源     
火源是森林燃烧的三要素之一,当森林中存在有一定量的可燃物,井具备可以引起森林燃烧的火险天气条件时,森林是否能着火,关键就取决于火源。在通常的情况下,发生森林火灾的最低能量(温度)是来自森林的外界,因为可燃物本身由于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引起自然(如泥炭自燃)的情况则是十分罕见的。所以说,引起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要有外界的火源。如果在防火季节,没有火源,不管风多大,气温多高,连续干旱多长,森林火灾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在防火季节内,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燃烧值是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的一个重要参量,是确定林火发生与蔓延中能量释放的一个关键指标。本文系统对大兴安岭不同森林可燃物种类的燃烧值进行了测定和研究,获取了一些规律性的结果。可燃物的燃烧值是指单位可燃物完全燃烧并冷却到参加反应物质的起始温度时所释放的热量,也称热值  相似文献   

7.
舒立福  施德法 《森林防火》1998,(3):14-14,16
森林火灾属于固体可燃物的燃烧,分为预热、热分解、气体燃烧和固体燃烧阶段。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先将森林可燃物热分解为可燃性气体,然后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并燃烧。可燃物的热分解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即外界要向森林可燃物输入能量(火源)。...  相似文献   

8.
实现森林可燃物阻隔技术是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基础.基于可燃物阻隔技术的火烧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技术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可燃物阻隔带技术易于形成不利于可燃物燃烧的环境,并使可燃物呈不连续分布.火烧阻隔带技术是充分利用火的作用,烧去燃烧的森林可燃物,降低森林火灾危险性.目前火烧阻隔带技术已成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森林着火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可燃物、温度和氧气。在野外条件下,温度是主要的。根据试验,森林可燃物的燃点如表1。从表1看出:林地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燃点较低,约在260℃以上,即可着火,而自燃最高温度在380℃到400℃之间;木本植物,尤其是乔木碎片的燃点均在360℃以上,自燃温度也较高,约在400——450℃之间,燃点比草本植物高100℃,自燃温度高50℃左右。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和枯萎的草本植物是主要的引火物。一般情况,高温物体——火源,落在地表上,首先和这些物质接触,引起燃烧。如果可燃物是连续的,则燃烧由初级反应进入次级反应,燃烧过程交替进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与气象吴晓荃森林火灾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毁坏森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严重损失。森林火灾和其它物体燃烧一样,须具备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当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时,森林能否着火、着火后能否蔓延成灾,...  相似文献   

11.
南方人工林地阴燃火温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燃火具有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目测难度大等特点,它不但能烧毁树根和地下微生物从而导致树木死亡,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复燃,进而引发更大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极大,当前对其温度变化特征尚缺乏深入了解,其科学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以南京市栖霞区丁山的地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燃烧条件(可燃物类型、风速、可燃物含水量),开展野外调查实验、燃烧床火烧实验、模型模拟等,通过室内外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地表可燃物的阴燃温度变化特征和转换为明火的临界温度及其温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枯立木燃烧的温度最高,阴燃最高值可以达到690℃,腐殖质阴燃产生的温度和持续性远高于其他可燃物类型,因此复燃的概率高于枯立木、枯枝落叶、鲜活植物等可燃物阴燃后复燃概率;森林可燃物阴燃温度上升速度随风速的增大而逐变快;地表可燃物阴燃下温度上升速度与可燃物含水量成反比,即含水量越大,森林可燃物阴燃温度上升速度越慢,当含水量超过42.3%,可燃物能够复燃的概率极低。  相似文献   

12.
森林中的细小可燃物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文章选用广东省5种典型常绿阔叶林树种的枯枝和枯叶共10种样品,通过元素成分分析、工业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细小可燃物的燃料特性和燃烧特性,计算了每种样品的着火温度,并引入着火温度和可燃性指数两种可燃性指标对各样品的可燃性进行量化。实验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具有最高的挥发分含量,杧果叶的挥发分含量最低;杧果Mangifera indica枝的着火温度最低,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枝的着火温度最高。在细小可燃物的燃烧过程中,挥发分的燃烧比焦的燃烧更加剧烈,反应速率更快。综合燃烧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可燃性排序为杧果叶<香樟枝<枫香叶<枫香枝<杧果枝<香樟叶<马尾松叶<洋紫荆叶<马尾松枝<洋紫荆枝。  相似文献   

13.
凡是森林可燃物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CO,CO是森林可燃物燃烧产生的一种污染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及动植物。由于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CO中毒使火场中人员感到身体不适,头痛、乏力或恶心。常见于森林火灾燃烧中通风差的情况下,由于烟气阻塞、倒烟以及封闭地形所引起。森林扑火过程中要防止CO中毒昏迷或死亡。现场急救是CO中毒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现场急救应掌握原则,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实施救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森林燃烧火行为特征参数的计算与表述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森林的燃烧过程极为复杂 ,火行为是森林可燃物燃烧的一系列现象的总和。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火行为特征的研究描述 ,在火场范围 (周长或面积 )、火焰特征、火强度、火头的蔓延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其中火强度、火焰高度和火蔓延速度是林火行为的 3大指标。火行为直接受火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根据森林燃烧环网的原理,在同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燃烧环是可燃物类型、火环境、火源条件基本相同,火行为基本相似可燃复合体。可燃物类型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它的数量变化与森林燃烧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森林防火基本任务之一旨在调节森林可燃物的数量,而营林用火则是减少可燃物积累主要技术措施;火环境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条件,通过物候相既可掌握什么类型可燃物可以点烧,又可选择最佳点烧条件,如草甸、林缘、林内等地段可燃物类型不同,点烧时段不同;点烧方法将直接影响用火效益,因此,只要掌握上述三种要素,就可将火行为指标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中低强度(300~2000千瓦/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林区受损银荆林带设置标准地和样方,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分析,从银荆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防火林带受损率、受损规律以及林下可燃物的变化4个方面对银荆林带的阻火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荆防火林带平均受损率为65.79%,受损银荆的胸径略大于存活银荆;未清理过林下可燃物的受损银荆防火林带林下可燃物含水率为10.38%,单位面积可燃物重量为0.80 kg/m2,且燃烧速度快、火焰及温度高、火势蔓延迅速、烧损率大,已不具备防火阻隔性能,反而会成为火灾蔓延的通道;清理过林下可燃物的银荆防火林带林下可燃物少,能有效阻隔火势的蔓延,虽受损但仍具有一定的防火效能。依据当下防火形势,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及时修复受损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加大森林防火投入、引进新技术等森林防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燃物含水率大小决定森林燃烧的难易程度。利用中科院长白山定位站提供的气象数据,通过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筛选预测因子,并通过多元一次回归分析建立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林内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连续无降雨日数与可燃物含水率相关性较强,经数学检验,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研究了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载量对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过程中各测点的温度变化曲线,提出了可燃物层燃烧的初始蔓延速度的计算方法,即试验台水平方向上两热电偶的距离除以两热电偶测定到最高温的时间差;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层燃烧的初始蔓延速度随可燃物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载量是影响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水率为5.68%的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的平均初始蔓延速度为0.0227m.s-1,该速度接近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层在森林防火期燃烧的最大初始蔓延速度。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人工林内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与森林燃烧性关系的研究薛煜,王会岩,张世萍(东北林业大学)(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防火办)HT5SSⅡ森林可燃物是指森林中死地被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森林可燃物是燃烧的物质基础,其载量和含水率的多少直接影...  相似文献   

20.
森林可燃物分类与模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是林火管理的基本依据.文中评述了森林可燃物分类、可燃物模型及其预测研究的现状,并简述了我国森林可燃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