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明云南蔗区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昆虫介体及优势种群,丰富甘蔗植原体病害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制定适用于甘蔗白叶病的综合防控措施,2019年采用寻集法和扫网法对甘蔗白叶病发病最为严重的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蔗区进行甘蔗白叶病植原体昆虫介体调查和巢式PCR检测分析。调查检测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 viridis)和条纹平冠沫蝉(Clovia conifer)2种昆虫介体均被检测为阳性,是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自然携带者,说明2种叶蝉可能为甘蔗白叶病植原体潜在昆虫介体;大青叶蝉若虫呈强阳性,初步确定为优势种群。鉴于目前云南蔗区甘蔗白叶病植原体传播方式主要是带毒蔗种和叶蝉类昆虫介体,建议建立甘蔗无病健康种苗繁育基地,及时杀灭蔗园中叶蝉类昆虫介体,从源头上控制甘蔗白叶病的扩散蔓延,降低田间自然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2.
云南西盟蔗区发现检疫性病害甘蔗白叶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旨在明确2018年在云南西盟蔗区发现的甘蔗病害是否为植原体引起的甘蔗白叶病。使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通用引物P1/P7和R16F2n/R16R2对10份采自云南西盟蔗区的疑似甘蔗白叶病样品进行巢氏PCR检测,并将巢氏PCR 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巢氏PCR结果表明,所有10份样品均能扩增得到1240bp左右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10条16S rRNA基因序列大小均为1247bp,序列间的核苷酸一致性为100%。BLASTN分析表明从病株扩增到的所有核苷酸序列与先前云南临沧甘蔗白叶病植原体分离物LC7和LC9的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陆号:KR020691和KR020692)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100%。虚拟RFLP分析表明西盟分离物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酶切图谱与16SrXI-B亚组植原体相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西盟蔗区发现的甘蔗病害为16SrXI-B亚组植原体引起的甘蔗白叶病。  相似文献   

3.
广西自育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台糖134为对照,以广西1957~2006年期间杂交选育并通过国家审定(鉴定)或广西审定的22个桂糖甘蔗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甘蔗的株高、节数、节间长度变化不大;丛有效茎数、茎径、单茎重明显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产量性状遗传改进明显;甘蔗早期(11月)锤度、成熟期(12月~3月)平均锤度前30年平稳上升,后20年上升幅度变小。株高、丛有效茎数、茎径对提高产量贡献最大,是广西甘蔗品种性状选择的主要内容;蔗糖分含量和早熟性取得明显改进,但要选育更早熟、更高糖甘蔗品种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4.
甘蔗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甘蔗的一生,从萌芽、分蘖、拔节伸长,以至成熟期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均会遭受到一种或多种病虫的为害。甘蔗苗期虫害主要有蔗螟、蔗龟、绵蚜、蓟马等;病害主要有凤梨病、黑穗病及虎斑病等。甘蔗伸长期...  相似文献   

5.
甘蔗凤梨病发生及其防治技术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凤梨病在广大蔗区常有发生,主要为害甘蔗种苗,间中也为害生长期的蔗株。此病由于种苗受害后发出凤梨气味而得名。此病寄生范围很广,除甘蔗外还为害菠萝、芒果、番木瓜、香蕉、桃、柿及椰子等多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广西北海蔗区疑似发生甘蔗白条病的样本进行PCR检测鉴定,明确甘蔗白条病在广西北海的发生情况,为甘蔗白条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1月,在广西北海合浦县、银海区和铁山港区采集疑似甘蔗白条病样本372份,涉及19个甘蔗品种/系,采用甘蔗白条病病原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Ashby) Dowson]特异引物XAF1和XAR1对采集样本的DNA进行PCR检测.对部分有阳性条带的PCR产物进行切胶回收,并送样测序,然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所采集的372份样本中,有78份样本扩增出目的条带,阳性检出率为20.97%;19个甘蔗品种中,有13个品种检测出阳性条带,检出率为68.42%,其中白叶病检出率较高的是柳城07-95、桂糖46号、桂糖42号和柳城07-536,检出率分别为75.00%、68.75%、48.15%和33.33%.部分阳性条带经克隆后测序,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其与广西白条病分离物KY315212.1的同源性为99%,表明它们均属于甘蔗白条病基因片段序列.[结论]甘蔗白条病已在广西北海蔗区发生危害,今后需加强检疫工作,防止从疫区调运感病蔗种,以控制病害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7.
1.2.3炭疽病(叶斑病) 1.2.3.1病原为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红斑小丛壳[Glomerella rufomaculans(Berk.)],无性态称仙客来盘长孢(Gloeosporium cyclamena)。红斑小丛壳在病株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引起发病,以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害得以蔓延扩大,7~8月份进入发病高峰,秋末冬初产生子囊壳。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农业部运河点甘蔗育种场CP品种几种病害的近况。这些病害包括甘蔗温性嵌纹病、甘蔗黄叶综合症、甘蔗干梢腐病、甘蔗杆状病毒病和白条病。这些病害信息对我国的甘蔗引种工作(特别是品种检疫工作)和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报道甘蔗白叶病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蔗区的发生及其病原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电镜下,可见病叶韧皮部筛管细胞中有类菌原体存在,而健株中则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宿根矮化病的检测提供好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菌的检测研究。[结果]在甘蔗健康种苗生长的前几个不同时期(组培苗增殖、生根、丛苗沙培和单株假植阶段),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PCR检测灵敏度的研究表明,PCR能够检测到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液浓度10-3。[结论]PCR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中的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宿根矮化病的检测提供好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菌的的检测研究。[结果]在甘蔗健康种苗生长的前几个不同时期(组培苗增殖阶段、生根阶段、从苗沙培和单株假植阶段),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PCR检测灵敏度的研究表明,PCR能够检测到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液浓度的10-3。[结论]PCR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中的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昆嵛山乳汁植物及其药用价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实地调查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确定昆嵛山共有乳汁植物19种,隶属于7科,主要为桑科(Moraceae)、罂粟科(Papaoeraceae)、萝孽科(Asclepiadac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菊科(Compositae)、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科植物。  相似文献   

13.
(1)采用针刺接种、催芽接种和浸渍接种等3种接种方式对13个甘蔗品种进行抗黑穗病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浸渍接种可使品种的形态学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得到充分体现,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品种的抗病性;针刺接种或催芽接种可越过形态学障碍而直接检查品种生理生化的抗性反应。(2)采用浸渍接种法测定8个甘蔗品种在整个发病生长季产生黑穗病株的发展动态,从累积的丛感染率和感染率的发展曲线分析表明:黑穗病鞭子在整个生长季的发生,明显有3个稳定的发展水平,丛感染率虽能较好地反映品种的初侵染,而茎感染率则更适于检测再侵染的状况,更加准确地评价品种的抗病性;茎感染率的发展曲线采用模拟是适宜的,其中K值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以评价甘蔗品种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是可行的;采用病情流行总量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比其他流行学参数(如Ymax.Yo.P.r)可能会更合理些,与K值的评价效果取得了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旱坡地宿根甘蔗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的响应,揭示生物炭改良宿根甘蔗土壤的微生态机制,为缓解甘蔗连作障碍、宿根蔗病害及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坡地宿根甘蔗(种植第4年,1年新植3年宿根)为试验材料,设2个处理:不施用生物炭对照(CK)和施用生物炭处理(3 t/ha),分析生物炭对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P<0.05,下同),显著提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施用生物炭还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分类单元(OTUs)总数,对土壤中各优势细菌门、细菌属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淀粉藻(Amyloflagellul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及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在甘蔗生长方面,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甘蔗梢腐病发病率,使甘蔗产量显著提高5.2%。【结论】施用生物炭可改良甘蔗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宿根甘蔗抗梢腐病能力,提高旱坡地宿根甘蔗第4年产量。  相似文献   

15.
甘蔗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甘蔗生态育种、甘蔗生态栽培和甘蔗生态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论述。甘蔗生态育种主要是利用甘蔗叶型(长短、宽狭、厚薄和旗叶)、株型(幼苗株型和成长株型)、茎型(紧密直立和疏散斜生)、根型(浅根和深根)等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育成生产上所需求的优异生态良种,如早封行良种能抗旱和抗咸,迟封行良种有利于种植间套作物,群体透光度高的良种其高产高糖后代机率高于透光度低的.自动脱叶及茎直立的良种适于甘蔗机械化栽培管理。甘蔗生态栽培包括地膜覆盖、化学除草等生态栽培技术措施,使甘蔗生长在一个人为创造的生态条件下,保温、保湿、保土、保肥有利于高产高糖高效益。甘蔗生态病虫害综合治理主要是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有限度的农药防治等来获得长效、高效、低残、低毒、低污染和低成本的防治病虫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家甘蔗品种联合区试验对各省(区)提供的甘蔗品种进行抗病性筛选,测定各参试品种在自然和人工条件下嵌纹病染病情况。桂糖86/267、粤糖85/177和闽糖85/68三个品种的抗病等级达到高抗,是抗嵌纹病的优良育种材料和生产品种。  相似文献   

17.
科瑞丰     
《农家致富》2006,(8):29-29
功能特点 (1)在返青期、拔节期如遇强寒潮或倒春寒.及时喷施本品可迅速缓解冻害,恢复正常生长。(2)调控小麦生长,控制旺长,强力生根,茎秆粗壮.抗倒伏,抗干热风。(3)对小麦的烂根、小叶、干尖有特效,并可减少丛矮、锈病、白粉、纹枯、全蚀等病害的发生。(4)在持续干旱时.连喷两遍.相当于浇一遍水。(5)加强光合作用,增强有效分孽,促进营养向籽粒传输.籽粒饱满,产量增加,改善品质。提高小麦等级。(6)本品与一般除草剂混用,能提高除草剂效果.减轻除草剂对小麦的药害。  相似文献   

18.
小麦播期和苗期也是很多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一旦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缺苗断垄或弱苗病苗。主要病虫草害种类有地下害虫、土蝗、麦蜘蛛、早期麦蚜(黄矮病传毒媒介)、灰飞虱(丛矮病传毒媒介)、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粉)病、恶性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等。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稻灰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粟等农作物。传播水稻褐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发生较多。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我国东北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正1甘蔗常见的病害甘蔗在生长发育中最大的威胁就是甘蔗病害,一旦发生病害就会导致甘蔗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变化,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1.1凤梨病甘蔗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为凤梨病,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和台湾地区。该病害主要是种子受到感染或是土壤存在病菌引起的,从甘蔗种苗两端的切口处入侵,呈凤梨般的香味,在前期切口呈现红色,后期种苗就会变黑。该病害危害性较大,影响甘蔗种子的发芽,破坏种苗的内部结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