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绿化与生活》2014,(6):56-56
正为进一步推进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以各类公园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科普教育。一是利用网络智能技术开展科普文化宣传。翠湖湿地公园、海淀公园、北坞公园、玲珑公园、阳光星期八公园等分别开通官方网站和微博,长春健身园、巴沟山水园、金源娱乐园等公园将"二维码科技"运用到植物识别中,玲珑公园为"慈寿寺塔"文化古迹和"火车头"科普设施增加二维码标识,长春健身园、巴沟山水园、元土城遗址公园积  相似文献   

2.
孙明明  李爱娇 《绿化与生活》2007,(2):F0003-F0003
4月26日,安贞街道在安贞社区公园举办安贞社区公园开园典礼暨孔子像揭幕仪式,总投资630余万元、历时9个月的安贞社区公园改造工程正式竣工。昔日杂乱的社区公园焕然一新、展露新容,一个将景观艺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社区文化有机融合,具有园林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我们已迎来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不久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公园行业也同整个国家一样,通过改革开放,获得了极大发展,公园的生态更加浓厚了,公园的景观更加美丽了,公园的文化内涵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了,公园的人气更加旺盛了,公园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了。  相似文献   

4.
上海临江公园改造的规划设计定位在保护历史遗存、维持原有公园设计风格。通过完善设施、选用美观材质、调整植物配置、充实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公园的历史价值、景观价值和游览价值,为创建上海市“星级公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林业》2022,(1):36-42
公园是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主要供给区,探索公园可达性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的关系,可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公园布局与设计优化提供参考。研究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及问卷分析探索居民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与公园可达性的统计学关联性。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量与公园可达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指数随公园可达性的增加而递增,当公园可达性大于17后,居民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明显提高;2)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缺口并非随公园可达性的增加持续下降,而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可达性中等区间的居民需求缺口最高;3)居民对各类别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需求偏好随公园可达性的增加趋于平均化。基于研究结果,对城市公园的布局与设计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龙镇龙井湖公园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地域文化的概念,在景观设计方面的作用、表现及意义,结合青龙镇龙井湖的地域文化与环境特征,利用因地制宜的手法设计了龙井湖公园景观,创建一个以地域文化为特征,以观赏、休闲、湿地生境为功能的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7.
本着因地制宜,传承文化的设计理念,设计株洲攸县灵龟峰综合公园。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仔细研究及现场的细致勘查,精心构思。以具象手法塑造成景,将一个被破坏的宗教文化地域改造成为当地首个综合性公园,强调园林设计中环境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公园服务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园具有社会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公园的服务功能大多是定性描述,该研究选用一系列指标调查武汉市9个公园的服务功能。结果表明,公园普遍存在植物搭配杂乱、无特色的现象。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利用率很高,但配套设施不全,管理水平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良的措施以使公园更好地服务居民。  相似文献   

9.
公园是供大众游玩、欣赏、休息以及开展文明宣传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场所,因其具有较完备的服务设施和舒适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因而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场所等作用。榆林市东沙生态公园为了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将榆林市传统文化与其巧妙的融合,以开放性、生态性和民俗文化传承为设计理念,公园规划了不同的景观节点,布置了丰富的景观小品,将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园中全面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本着因地制宜,传承文化的设计理念,设计株洲攸县灵龟峰综合公园。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仔细研究及现场的细致勘查,精心构思,以具象手法塑造成景,将一个被破坏的宗教文化地域改造成为当地首个综合性公园,强调园林设计中环境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主题公园的文化表达初探——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主题公园的灵魂。本文通过对西安大唐芙蓉园主题文化的确立与表达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历史主题公园的主题文化背景与公园物质要素相叠合并达到有机化,才能提高历史主题公园的文化品味,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游园是一种可达性强、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城市、科普教育、游憩健身、生态防护等多种功能。驻马店城市游园规划设计以梁祝传说为背景,依据以人为本、文化为核心,功能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设计原则,结合驻马店自然与人文条件,规划设计为彩蝶丛飞、花境引蝶、夕霞蝶影等三个相串联的主题景点和以“彩蝶”为主题的梁祝文化游园,营造文化与景观相结合,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文化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研究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欧美等国的主题公园研究主要集中于主题公园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关系、主题公园与消费者行为和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主题创新等领域,且偏重微观研究。国内主题公园研究主要侧重于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发展趋势和主题公园对旅游业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影响等宏观领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主题公园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主题文化的明晰,软硬件同时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的协调发展,对主题公园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白云鄂博中心公园地形地貌,利用区域低洼环境营建湖面,选用大量乡土树种提高绿化覆盖率,并结合白云鄂博矿区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营造森林湖水景观为核心,以地方文化特色为主题的生态型公园,为人们提供休憩、运动、娱乐、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舒适生活空间,使人们在忙碌之余身心得以放松,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相似文献   

15.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的群加国家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前景广阔;植物景观丰富多彩,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地文景观独特,水域风光绚丽;民族风情古朴.针对目前公园在旅游开发上存在着资金不足,景观结构单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了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开发的定位、主题以及具体的开发路线.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巴克斯葡萄公园的规划为例,对农业观光园文化主题的确立与表达进行分析,认为结合了的文化背景的农业观光园,具有更好的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内首个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城市主题公园面积68hm2,利用邵阳市区一处紫色页岩荒山建成,历时10年,投资2亿元,采用破岩换土等高标准工程造林技术,以紫薇双龙大型植物园艺造景为主体,采取乔、灌、草、水景等立体建园模式。园内紫薇造景龙单条全长868m、宽3.75m、高2.80m,龙头长20.65m、高7.70m,造型所用紫薇总株数1909株。目前正申请世界上最长、最大的植物园艺造型作品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8.
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改造运河周边园林景观,是运河沿岸地区城市公园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以北京西海子公园改造提升为例,分析了西海子公园周边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确定了公园定位及规划原则,采用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集中展示运河文化内涵,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改造后的西海子公园已成为通...  相似文献   

19.
以苏东坡寓惠的历史文物、文学作品以及所形成的东坡文化为素材,合理规划布局,提炼园林景点,寓情于景,营造具有浓郁东坡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丰富惠州、西湖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对吴起退耕还林森林公园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评价,认为其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突出,景点多,客容量大,总体环境质量较高,风景资源的综合性强,动植物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分析了公园旅游发展中存在着的管理困难,旅游功能单一等不利因素,提出了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思路:突出森林主题及陕北民俗文化特色;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提高开发层次;大力发展度假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