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省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遗传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了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 (DF -REML)估计了黑龙江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遗传参数和种畜的育种值。结果表明 :全期产奶量、3 0 5天产奶量和乳脂量为中等遗传力性状 ,而乳脂率和泌乳天数则为低遗传力性状 ,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其中乳脂率与产奶量呈中等负相关。在育种值估计中 ,比较了不同遗传组公牛的效应值 ,认为美、加、德等外血公牛对该地区牛群产奶量的提高有明显改良效果。本文还分析了采用不同模型进行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的效率 ,得出用动物模型估计的准确性要高于公畜模型。根据本文所得结果 ,笔者还对黑龙江省地区今后的奶牛育种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种畜的复合育种值估测一直是从事家畜育种工作的同志比较关注的问题。复合育种值估测是指将同一性状的各种亲属(或包括种畜本身)的记录资料合并估计的育种值。由于复合育种值具有多种亲属的遗传信息,故根据它来选种要比仅根据单项资料估测出的育种值来选种效果更准确可靠。然而由于复合育种值估测较为复杂,读者可参见吴仲贤教授著《统计遗传学》(197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针对当时我国多数生产单位尚未有电算工具的情况,列举了各种资料不同组合的偏回归系数计算公式达200多个,其中多数公式的计算都比较繁琐。  相似文献   

3.
EPD是在BLUP理论的基础上对种用动物遗传值估计的一种参数。EPD值是估计育种值的一半,它是一个容易理解和应用的种畜遗传传递力的值,能很直观地反映种畜价值在其后代中的体现。EPD主要是用在同一品种中2个不同个体间直接遗传效应的比较,从而预测在同一平均遗传值水平上种用动物未来子女的性能差异。EPD适用于动物的出生、发育、母性性状、屠宰性状以及其它特征性状的估计。EPD广泛应用于肉用种公牛价值的评定。对肉牛重要经济性状EPD估计后,以出版物和(或)计算机网络的方式发布,肉牛生产者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用种牛或精液。作者对EPD的估计原理与应用作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EPD值是估计种值的一半,它是基因BLUP理论的一个容易理解和应用的,种畜遗传传递力的值,很直观的反映种畜价值在其后代中的体现。EPD在肉用种公牛价值评定上应用广泛,它地同一品种内个体间的比较,钭从出生到胴体的所有重要经济性状的EPD估计后,以出版和(或)上计算机网的方式发布,肉牛生产者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用种牛,我国肉牛育种的资料,数据收集的相对难度可能是制约EPD应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Excel自带的VBA语言编程,开发出一个依赖Excel运行的应用宏,实现了种畜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育种值的自动分析功能,增强了种畜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提高了种畜选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种畜种用价值的评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代选择理论的发展已为种畜提供了多种评定方案,如育种值估计、合并选择指数、综合选择指数以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P)等。  相似文献   

7.
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是当今最先进的一种育种值估计方法,其能消除各种固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亲属资料,考虑近交、选择等遗传因素,准确估计出各性状的育种值及综合育种值.从而大大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从1997年至2005年6月。应用该法对加系大约克种猪4789头场内性能测定记录进行育种值估计,并用其软件(NETPIG)进行综合分析.达100kg体重的日龄在表型和遗传上分别缩短12.67天和2.35天;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种畜价值的评定不能停留在表型值,而要通过表型值去估计育种值,因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估计方法的研究,例如系谱鉴定、个体鉴定、同胞鉴定和后裔鉴定等,但是这些都测重于按单项资料估计,对于如何利用多项资料的信息,进行最优复合估计的问题,以往研究和应用甚少。  相似文献   

9.
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和乳中体细胞数是奶牛的重要经济性状,也是典型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过去,人们根据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各种亲缘关系以表型值估计个体的育种值进行选种.  相似文献   

10.
种猪企业在实际育种中会面临单个品种(例如杜洛克)数据量稀少的情况,利用其他品种数据量的优势,将品种作为固定效应可以提升育种值估计准确率。此外,多性状一步法可以利用性状间的遗传联系提升育种值计算的准确率,也被企业视作重要的育种方法。本研究以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性状一步法(ssGBLUP)与单性状一步法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以及多品种联合计算与单品种独立计算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研究包括3个品种、5个生长性状和3个繁殖性状以及超过8 000头的芯片数据,利用BLUPF90+软件计算育种值以及标准误差(SE)。结果表明,对于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多性状在ssGBLUP、GBLUP和BLUP方法上的育种值准确率均优于单性状3%~15%;当参考群数量<500头时,多品种联合计算能获得比单品种独立计算更高的育种值准确率。表明在实际育种中,单品种数据量小于500头时,可以采用多品种联合计算育种值,随着数据量增大到1 000头时,应该切换回单品种独立计算;在算法和算力满足的情况下,多性状在育种值准确性上优于单性状。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更具一般性的动态性状育种值估计方法,在二步估计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动态性状育种值估计(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可实现对动态性状育种值的一步估计(预测),并保证估计结果的最优性。按线性与非线性模型两种情况分别论述了动态性状育种值的估计(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与随机回归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数学模型不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更具一般性;还证明了当每个个体动态性状的观测点一一对应且个体之间不存在亲缘关系时,一步分析法与二步分析法的估计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2.
奶牛繁殖性状的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市8个荷斯坦奶牛群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用BLUP法估计了公牛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20头公牛的2299头与配母牛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雄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19头公牛的2001头女儿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雌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分别比较了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和未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析了不同场、不同输精年份、不同输精月份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时的准确性最高.未考虑时的准确性最低;本文中不同场、年、季水平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估计公牛繁殖性能的育种值时,应事先或模型中加以剔除这些固定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模拟了在一个闭锁群体内连续对单个性状进行 1 5个世代选择的情况。选择过程中世代不重叠 ,每个世代的种畜根据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BLUP)法估计的育种值进行选留 ,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不同群体规模、公母比例和性状遗传力对群体遗传方差和近交系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扩大育种群规模、增加公畜比例以及对低遗传力性状进行选择时 ,群体遗传方差降低的速度和近交系数上升的速度会更慢 ,在长期选择时可望获得更大的持续进展和适宜的近交增量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对家畜数量性状的选择中,应用表型值选择往往不够准确。因为数量性状的表型值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如奶牛的产奶量,除决定于本身的遗传原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管理条件。如果根据育种值进行选择则较为准确。育种值的估计,依资料的来源不同而分为:1.根据本身成绩估计育种值。2.根据祖先成绩估计育种值。3.根据同胞成绩估计育种值。4.根据后代成绩估计育种值。5.根据几方面资料来源估计复合育种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优秀种公牛改良中国荷斯坦牛群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应用优秀种公牛改良黑龙江省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主要经济性状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地区多年来推广优良种公牛提高了生产水平,改善了奶牛群体型和繁殖力,同时证明了合理利用优秀种公牛仍是目前提高遗传品质,加速牛群育种进展,创造高产长寿奶牛群的有效途径。在种畜遗传评定中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型育种植的估计结果,论证了采用动物模型进行种畜评定的准确性要高于公畜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对华南地区公猪精液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及估计育种值准确性分析,并评估各精液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以及不同固定效应对这些性状的影响,为种公猪的选育和生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了华南地区某核心公猪站2020—2022年924头公猪23 470条精液测定记录,利用R软件对影响公猪精液性状的固定效应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利用DMU软件单/多性状重复力模型计算各精液性状的遗传参数和这些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并评估各性状估计育种值的准确性。结果显示:品种、年份、季节、公猪胎次、公猪同窝仔猪数和公猪总乳头数等固定效应对各精液性状的影响不同;精液体积、精液密度、精子活力、直线前进运动精子比例、精子畸形率、总精子数的遗传力和重复力分别为0.23、0.28、0.19、0.21、0.298、0.14和0.33、0.32、0.29、0.22、0.63、0.22,各精液性状均具有中等遗传力,精液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在-0.42~0.58,遗传相关在-0.67~0.55;估计育种值准确性在0.59~0.89,具有较高可信度。以上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对精液性状进行选择来提高种公猪精液质量和...  相似文献   

17.
家畜肉用性状遗传力较高,进行直接选择就可取得大的遗传进展。但不能依靠屠宰来估测其肉用性状育种值,否则将杀掉一批优良种畜。虽然精液冷冻保存可解决这一问题,但势必增加改良费用,况且贮存量也有限。因而,在肉畜育种方案制订中,迫切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现代猪育种方案的新进展和新观点。着重指出要对专门化父系与母系生产性状和繁殖性状同时选择,并利用现场记录资料和新的统计技术估计育种值,以及拟选择的新性状。前言目前,许多新进展、新技术和新观点在影响着猪优化育种方案的设计。一些新技术(比  相似文献   

19.
基因组选择近年来成为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热点,并有望在将来引起传统育种方式产生重大的变化。猪的基因组选择目前主要是利用基因组信息和猪屠宰、繁殖性状的生产记录对猪进行选择。猪的育种值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而是利用个体本身和亲属信息(后裔、同胞及祖先)估计个体的育种值。所利用的信息越多,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越高。基因组选择的基本思想是基因分型个体的DNA信息包括来自其他远缘及无关基因分型个体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快速型黄羽肉鸡饲料利用效率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不同方法所得估计育种值的准确性。本研究以自主培育的快速型黄羽肉鸡E系1 923个个体(其中公鸡1 199只,母鸡724只)为研究素材,采用"京芯一号"鸡55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分别利用传统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BLUP)和一步法(SSGBLUP)3种方法,基于加性效应模型进行遗传参数估计,通过10倍交叉验证比较3种方法所得估计育种值的准确性。研究性状包括4个生长性状和4个饲料利用效率性状:42日龄体重(BW42D)、56日龄体重(BW56D)、日均增重(ADG)、日均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剩余采食量(RFI)、剩余增长体重(RG)、剩余采食和增长体重(RIG)。结果显示,4个饲料利用效率性状均为低遗传力(0.08~0.20),其他生长性状为中等偏低遗传力(0.11~0.35);4个饲料利用效率性状间均为高度遗传相关,RFI、RIG与ADFI间为中度遗传相关,RFI与ADG间无显著相关性,RIG与ADG间为低度遗传相关。本研究在获得SSGBLUP方法的最佳基因型和系谱矩阵权重比基础上,比较8个性状的估计育种值准确性,SSGBLUP方法获得的准确性分别比传统BLUP和GBLUP方法提高3.85%~14.43%和5.21%~17.89%。综上,以RIG为选择指标能够在降低日均采食量的同时保持日均增重,比RFI更适合快速型黄羽肉鸡的选育目标;采用最佳权重比进行SSGBLUP分析,对目标性状估计育种值的预测性能最优,建议作为快速型黄羽肉鸡基因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