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甜玉米(Zea mays var.rugosa)秸秆和湿啤酒糟含水量较高,青贮可有效解决其不易贮藏的问题。通过设置甜玉米秸秆单贮、湿啤酒糟单贮、两者不同比例(3∶1和4∶1)混合青贮以及分别添加大豆(Glycine max)秸和稻(Oryza sativa)草将混合青贮的含水量调节为60%和70%,共12个处理,探究混合比例及含水量对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秸秆单贮发酵品质良好,湿啤酒糟单贮发酵品质较差,二者按3∶1混贮后显著提高了乳酸及乙酸含量(P<0.05),4∶1混贮后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但4∶1混贮后好氧细菌及酵母数量较3∶1高;与甜玉米秸秆单贮相比,添加大豆秸显著提高了混合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P<0.05),有氧暴露7 d后的pH值仍接近4.2,添加大豆秸将含水量调节为60%显著降低了NH3-N含量(P<0.05);添加稻草的所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NH3-N含量(P<0.05)。综上,甜玉米秸秆与湿啤酒糟按3︰1的比例混合,并添加大豆秸将含水量调节为60%,其...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牧草青贮技术--捆裹青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饲草加工贮存的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国草地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在牧草及青饲料青贮方面一直延用传统方式,青贮的技术和设备均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亦较少。传统的窖贮或塔贮方式,由于不能紧密压实,青贮料中氧气过多,青贮的条件不理想。过多的氧气会使需氧阶段延长,在这段时间里,蛋白质变性,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被消耗掉,并生成大量像丁酸一样难闻的气味,从而大大降低了饲料的质量。通过对传统窖贮饲料工艺进行分析,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主要缺点:青贮需要修建昂贵的青贮窖、青贮塔等设施,而且每年要…  相似文献   

3.
玉米与扁豆混播混贮对青贮饲料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青贮玉米与扁豆按不同比例大面积混播的的方式进行种植,根据混播后对鲜物质产量和混贮后对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为扁豆与青贮玉米混合种植利用提供推广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与扁豆形成不同冠层结构,扁豆利用青贮玉米的支架作用,成为下部冠层的优势作物,其叶面积弥补了玉米下部叶面积的不足,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处理无论是1:1还是2:1,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均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单贮玉米。但在青贮玉米与扁豆按1:1混播处理中,由于扁豆数量较多,对青贮玉米生长产生了一定影响,收获时青贮玉米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种处理,且青贮饲料水分含量较高。干物质产量随扁豆混播比例增加出现先增后降趋势。3种处理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虽均为优等,但扁豆混入比例过高,从现场打分结果来看对青贮饲料质量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鲜及晾晒后的紫花苜蓿和裸燕麦为原料,分别设计紫花苜蓿单贮、裸燕麦单贮、裸燕麦∶紫花苜蓿=1∶1、裸燕麦∶紫花苜蓿=2∶1及裸燕麦∶紫花苜蓿=1∶2混贮等5个处理,青贮60 d后,对其感官评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贮苜蓿在感官评定、V-Score及Kaiser评价体系中表现一般,而晾晒及混合青贮各处理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青贮评分。晾晒和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产生影响,两者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H值、 PA(丙酸)、AA(乙酸)、BA(丁酸)和AN/TN(氨态氮/总氮)含量(P<0.01或P<0.05),显著或极显著升高LA(乳酸)含量(P<0.01或P<0.05),其中以裸燕麦∶紫花苜蓿=2∶1降低或升高最明显。晾晒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粗灰分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大(P>0.05)。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的所有发酵项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晾晒和混合青贮的交互作用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对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因此,从青贮后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及养分含量来看,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合青贮品质优于单独青贮,且晾晒相对于鲜贮更易于青贮,而无论晾晒和鲜贮,当裸燕麦∶紫花苜蓿=2∶1时,青贮品质均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养殖专业户、重点户大量出现,如何为一家一户搞好红薯秧青贮,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已成为一项急需做的工作。为此,我们进行了红薯秧青贮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目的1.通过霜前剪秧青贮,测定红薯是否减产,是否减低红薯耐贮性及其质量。探讨能否大面积推广“红薯临霜前割秧青贮。”  相似文献   

6.
康平是半农半牧县 ,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牛羊的存栏量增长迅速 ,然而青贮饲料总是推而不广 ,笔者通过调查 ,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 饲养模式和观念落后传统家庭养殖规模小 ,一家一两头牛 ,几只羊 ,主要靠天养 ,舍不得投入。管理粗放 ,为两头牛几只羊搞青贮不值得。2 对青贮技术掌握不全面 ,青贮窖管理和青贮料利用不当养殖户在刚开始青贮时热情非常高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青贮过程很成功 ,但最后疏于管理 ,透气进水 ,造成青贮腐烂变质。有些则是开窖时取料利用不当 ,造成二次发酵 ,或是当天取料没有用完 ,造成青贮料质量下降 ,…  相似文献   

7.
左风香 《北方牧业》2004,(13):25-25
近年来,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尤其是规模养殖小区的兴起,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就本地而言,时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除青饲外,另有青贮、微贮、黄贮、氨贮等几种方式,一些养殖场(户)因为对贮制饲料缺乏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19,(23):57-61
试验旨在研究用全株玉米秸秆青贮(100%)、混贮1:薰衣草秸秆与野干草(55)、混贮2:薰衣草秸秆与小麦秸秆(46)饲喂新疆褐牛后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生长发育相近的原则,将60头新疆褐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牛。结果表明,与混贮2组相比,对照组和混贮1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混贮2组(P<0.01),饲喂混贮1组的牛屠宰率分别比对照组、混贮2组高0.5个百分点和1.21个百分点(P>0.05)。肉品质方面,混贮1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混贮2组的粗蛋白(P<0.05),玉米青贮和混贮1组的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Ash)的含量高于混合青贮2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检测氨基酸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混贮1组和混贮2组的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谷氨酸(Glu)、脯氨酸(Pro)、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络氨酸(Tyr)、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含量略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各组间均无差异显著性。综上所述,通过青贮的方式可有效改善薰衣草秸秆的饲喂品质及适口性,提高薰衣草秸秆饲草利用率,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薰衣草秸秆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对湘西黄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在湘西黄牛日粮中的饲喂效果,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两种处理方式对湘西黄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口腔采集3头健康的成年湘西黄牛瘤胃液,进行48 h体外培养。结果显示:(1)经体外产气48 h后,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组的总产气量分别为187.25mL/g、177.08 mL/g,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试验前36 h的每个测定点,青贮玉米秸秆组的累计产气量显著性高于黄贮玉米秸秆组(P0.05)。(2)产气结束后,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组的干物质降解率(IVDMD)分别为44.73%、43.85%,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ADF)分别为65.12%、48.36%和33.56%、21.47%,组间差异显著(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组在瘤胃中能够更好地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同一玉米品种、地块,分别制作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黄贮、玉米秸秆,利用尼龙袋试验研究其对肉牛瘤胃降解规律,为其在生产中有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DM)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慢速降解部分b、有效降解率(ERD)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黄贮粗蛋白(CP)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和...  相似文献   

11.
无机盐添加剂对窖贮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第2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采用窖贮的方式,用青贮卫士(Siloguard)添加剂进行处理,设4个质量分数0、0.05%、0.1%和0.2%,探讨紫花苜蓿窖贮的可行性及添加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大规模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Siloguard添加剂对改善青贮料的感官、降低pH值、提高乳酸含量均有作用,但由于所加入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不同,窖贮后效果不一,以添加0.1%Siloguard效果最佳;加入添加剂后,青贮料的可溶性糖(WSC)含量显著提高,显著改善了紫花苜蓿青贮料的品质。综合分析认为,青贮窖越深,青贮料发酵品质越好;窖贮添加Siloguard能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推荐生产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1%。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与高粱混贮对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确定全株玉米与高粱青贮的适宜混合比例。试验共设5组,其中3个混贮组,2个单贮组。混贮组全株玉米与全株高粱按3∶1(YG31)、1∶1 (YG11)、1∶3 (YG13)比例分别混合,单贮组为全株青贮玉米(YG10)和全株高粱单独青贮(YG01),每组3个重复。发酵期60 d。结果显示:与单贮相比,玉米与高粱混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青贮感官评分与发酵品质,YG31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YG10、YG01 (P<0.05),pH值显著低于YG10 (P<0.05),乳酸/总酸显著高于YG01 (P<0.05)。与YG10相比,YG31、YG11的干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升高(P<0.05)。随着混合青贮中高粱比例增加,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YG31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显著低于YG13 (P<0.05)。研究表明,全株玉米与高粱混合青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适宜混贮比例为3∶1~1∶1。  相似文献   

13.
<正> 青贮饲料,过去一直是推广的挖坑窖贮,或用人工修建的专用塔青贮。多年来在农村广泛采用,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窖贮、塔贮也有不足之处,选地困难,技术复杂,花工费料,年年修建,浪费资金,又不易管理。只适用于集体养畜大窖青贮,不利于社员户贮,给推广青贮带来了一些困难。随着党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农牧业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4.
余金贵 《中国乳业》2001,(10):28-29
一、拉伸膜裹包青贮新概念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利用农作物秸秆作草食家畜饲料的传统。近十年来,秸秆更是为中国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传统的青贮是窖或塔贮。采用传统方式的青贮,由于不能紧密压实,秸秆中氧气过多,青贮的条件不理想。秸秆中过多的氧气会使需氧阶段延长。在这需氧阶段延长的时间里,蛋白质变性,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被消耗掉,可消化蛋白质大大降低,并生成大量像丁酸一样难闻的气味,从而大大降低了饲料的质量。通过对窖贮饲料工艺进行分析,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主要缺点:青贮需要修建昂贵的青贮窖、青贮塔等设…  相似文献   

15.
<正> 最近几年在苏联一些地区,为了奶和肉的生产而出现精饲料利用增加的趋势。造成精饲料过量消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粗饲料(青贮饲科、半干贮饲料、干草)质量低劣。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使用化学防腐剂能提高这些饲料的质量。有机酸如甲酸、丙酸、醋酸、苯甲酸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牧草捆裹青贮加工及饲喂模式和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草捆裹青贮技术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畜牧业发达国家首先研究应用的一项饲草加工贮存技术 ,它是在传统青贮方式 (窖贮、壕贮、塔贮等 )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饲草青贮方式。牧草捆裹青贮有别于将牧草切碎后 ,装填后在地窖、壕、塑料袋或塔里的传统青贮方式。这一新的贮草方式应用了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拉伸回缩膜将原料牧草分别捆裹成单个捆 ,其最大优点是具有可移动性。使用该技术对由于牧草自然生长而带来的营养物质输出的不平衡性具有较好的平衡营养作用 ,特别是在冷季 ,可移动性带来的调剂作用对于改善家畜营养状况更具有良…  相似文献   

17.
草食畜牧业是促进广河县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青贮饲草又是草食畜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深秋季节阴雨不断,对农民青贮饲草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为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本试验查阅了大量有关塑料袋青贮饲草方面的资料,进行塑料袋青贮饲草试验。主要以晚玉米为原料,经过几年的推广、实践,全县累计塑料袋青贮饲草2.3万袋,贮草1150t,为全县草食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饲料油菜的两种青贮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经晾晒后制作的青贮油菜(袋贮)比未晾晒制作的青贮油菜(窖贮)的粗蛋白质含量高3.80个百分点、粗脂肪含量高1.35个百分点、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11.65个百分点。说明经晾晒后制作的青贮油菜(袋贮)的营养水平综合表现比未晾晒制作的青贮油菜(窖贮)的营养水平高,营养更丰富,更适合作为草食家畜育肥用粗饲料。  相似文献   

19.
草食畜牧业是促进广河县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青贮饲草又是草食畜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深秋季节阴雨不断,对农民青贮饲草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为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本试验查阅了大量有关塑料袋青贮饲草方面的资料,进行塑料袋青贮饲草试验。主要以晚玉米为原料,经过几年的推广、实践,全县累计塑料袋青贮饲草2.3万袋,贮草1150t,为全县草食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苜蓿与玉米混贮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林  孙启忠  张慧杰 《草业学报》2011,20(4):202-209
以玉米与苜蓿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找出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 1)各混贮处理发酵品质较苜蓿单贮均得到改善,达到优质青贮的目的; 2)玉米与苜蓿3∶7混贮处理CP和Ash含量高于玉米单贮,低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而NDF和ADF含量低于玉米单贮,高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3)玉米与苜蓿5∶5、7∶3混贮处理pH值较苜蓿单贮显著降低(P<0.05);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百分比均达到60%以上,乙酸、丙酸占总酸百分比较苜蓿单贮降低,丁酸产生较少; 4)苜蓿青贮后乳酸菌数达到108 cfu/g FM,玉米青贮前后乳酸菌数差异不明显,青贮后各处理大肠杆菌数明显下降。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