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86,(2)
产乳热是高产奶牛的一种疾病,亦称为分娩低血钙症或分娩麻痹。此病常发生于健壮、自由取食和少运动的奶牛。早期曾患过此病的奶牛第二次产犊时亦容易再感染。此病多发生于5至10年龄的奶牛。血液中钙的含量突然减少是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奶牛产犊48小时后,感染产乳热的奶牛血液中的钙,可 相似文献
3.
4.
5.
产乳热是5-9岁奶牛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低钙性代谢病,常在产前、产中、产后发生,它的发病与奶牛的胎次有关,而且受干奶期饲养水平的影响极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复发。 症状:发病奶牛食欲差,消化和生殖系统机能减弱,四肢无力,行走时后躯左右摇晃,大部分情况下可见患牛头向侧弯曲至胸部不能抬起。这种姿势常引起瘤胃膨胀,反应迟钝,目光呆滞,耳根冰凉,鼻镜干燥。 病因:产乳热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奶牛分娩后开始大量泌乳,尤其是初乳,钙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在很短的时间内钙的需求量会增加2-3倍,此时,奶牛不能… 相似文献
6.
产乳热是奶牛产犊后泌乳造成血钙水平下降而引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病率非常高,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较大。产乳热增加了奶牛生育性炎症、生殖障碍和内分泌、消化等方面疾病发生的几率,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奶牛产乳热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奶牛品种、年龄、体况评分、产乳热史等牛自身因子,也包括饲养管理层面的因素,如泌乳天数、干奶期、产犊间隔的控制及奶牛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还与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相关,这些影响因子往往相互交织,增加了奶牛产乳热的预防和治疗难度。作者综述了奶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分析研究了各种因子对奶牛产乳热的影响机制,并介绍了几种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奶牛饲养环境的管理、产犊间隔和泌乳情况的控制和奶牛不同阶段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以期为降低奶牛产乳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正滦南县通达奶牛养殖小区的一头奶牛产后2天出现了精神不振,不吃料,消化不良,排便干且慢,产奶量急剧下降,走路步态不稳、肌肉有些颤动,有时呈昏睡等症状,通过现场观察测试发现,体温36.5℃左右,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结合病情症状,初步确诊为产乳热。1治疗方法1.1乳房送风采用乳房送风疗法的目的是抑制产奶,减少奶牛血钙排出量。挤净乳房中的 相似文献
9.
产乳热又称产后瘫痪,是奶牛围产期极易发生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四肢肌肉震颤无力、卧地不起、昏迷,严重者在几小时内死亡。据1996年美国国家动物健康监察署(USDA)的资料介绍,美国每年大约有6%~7%的奶牛遭受产乳热的危害,66%的围产期奶牛患亚急性低血钙症。患产乳热的奶牛平均寿命缩短3.4岁,每例治疗费高达334美元,患产乳热的奶牛感染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比例高出正常奶牛的3~9倍。 相似文献
10.
阴离子盐是一类氯和硫等阴离子含量高,而钠和钾等阳离子含量低的矿物盐类.在奶牛怀孕后期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阴离子盐,对控制和防止产乳热、低血钙症、胎衣滞留、酮病、乳房水肿以及真胃移位等围产期疾病有良好效果.本文介绍了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及其危害,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和产乳热的关系,阴离子盐的饲喂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饲喂阴离子盐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氯化钙凝胶有助于预防奶牛产乳热四川宜宾地区农牧局兽医站(644000)杨丁早在20多年前,瑞典就开始了对奶牛添加氯化钙凝胶。氯化钙制剂是以简单的水溶液、低凝胶度溶液发展到现在的浓稠及膏状凝胶制剂。美国近期临床试验表明:氯化钙凝胶口服液的预防应用能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几乎所有的奶牛产犊后血钙浓度都会下降,当血钙的浓度降至无法继续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时,奶牛分泌的应激可的松增多,可抑制免疫系统,使乳房和子宫易受感染,还易引起胎衣不下。由于奶牛产后肌肉逐渐衰弱,挤奶时乳头管口封闭不严,细菌容易侵入引起乳房炎。 相似文献
14.
吴殿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2):97-100
<正>产乳热也称为产后瘫痪、低钙血症,以血钙浓度降低到正常值以下为标志,是奶牛的一种常见代谢病。本病通常在产犊前、产犊期或产犊的当天发生,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其死亡。奶牛的发病率比肉牛高,随着年龄和产奶量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奶牛产乳热进行了介绍。1诱发因素1.1品种因素血钙轻度缺乏时,娟姗牛和更赛牛对产乳热特别易感。这说明本病有遗传性,可能与小型牛生产水平相对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影响奶牛产乳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品种、个体、年龄(胎次)、泌乳量、挤乳技术以及饲养与营养、季节、疾病等。 相似文献
18.
产乳热也叫产后轻瘫,是与低血钙有关的一种代谢疾病。研究结果表明,低血钙与其它功能出现紊乱有关,如瘤胃停滞、皱胃变位、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和早期子宫炎(Huber等,1981;Curtis等,1983;Grohn等,1990)。这些功能紊乱影响母牛产后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