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面回顾了世界耳叶蝉亚科分类研究历史,分阶段介绍了分类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对中国耳叶蝉亚科的分类研究、各属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斑叶蝉族Erythroneurini是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中最大的一个族,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叶蝉总科Cicadeuoidea,叶蝉科Cicadeuidae。在我国广泛分布于20多个省(市),是农林果树、蔬菜、花卉等的主要害虫,对农林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但迄今未有人对我国该族小叶蝉进行系统的整理、报道,  相似文献   

3.
阐明广头叶蝉亚科的经济意义;回顾了世界广头叶蝉亚科100多年的分类研究历史。将亚科的分类研究进程依据年代先后分成3个阶段,并介绍了每个阶段分类研究的代表任务及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1834年以后所采用过的及目前普遍接受的分类系统;同时也介绍了中国广头叶蝉亚科的分类研究及各属种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我国已报道塔叶蝉的具体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后续中国塔叶蝉族昆虫系统分类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查阅网络数据库及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该族叶蝉已知种类进行了初步整理。结果表明,截至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塔叶蝉昆虫种类共计13属54种,占世界已知属的比例虽较高,但很多为单种属,还有很多未知种类等待我们去发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叶蝉总科大叶蝉科的条大叶蝉属Atkinsoniella Distant 5新种,即红条大叶蝉A. rubrostriata,长斑大叶蝉A. longinotata,圆斑大叶蝉A. guttata,角斑大叶蝉A. angula,弯纹大叶蝉A. flexa,均采自四川、云南的横断山脉。  相似文献   

6.
皱背叶蝉属Rhytidodus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片角叶蝉亚科Idiocerinae片角叶蝉族Idiocerini。该属由Fieber于1872年建立。目前全世界已记述皱背叶蝉属有28种,主要分布于新北区、古北区和澳州区。我国在山东、内蒙古、吉林等省(区)有分布。笔者在甘肃采集到一批叶蝉标本,经鉴定发现皱背叶蝉属1新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葡萄叶蝉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虫。危害葡萄的叶蝉主要有2种,即二黄斑叶蝉和葡萄斑叶蝉,2种叶蝉常混发,对葡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记述斑翅叶蝉属Mimotettix Matsumura 1新种与2新组合,即刺瓣斑翅叶蝉M. spinosus sp. nov.,梵净斑翅叶蝉M. fanjingensis(LietWang) comb.nov.和细纹斑翅叶蝉M. slenderus(LietWang) comb.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9.
葡萄斑叶蝉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斑叶蝉又名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二点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9-10月问对葡萄叶片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0.
海南大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纪要(半翅目:叶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系统整理记述了海南大叶蝉亚科昆虫12属48种,其中含1新种:张氏窗翅叶蝉Mileewa zhangi Yang et Li, sp. nov. ; 9海南新记录种:曲斑边大叶蝉Kolla insignis Distant.、格氏条大叶蝉Atkinsoniella grahami Young、指突条大叶蝉Atkinsoniella dactylia Yang et Li、黄脉条大叶蝉Atkinsoniella xanthovena Yang et Li、金翅斑大叶蝉Anatkina vespertinula ( B reddin)、钩突斑大叶蝉A natkina harpaga Yang et Li、窗翅叶蝉Mileewa margheritae Distant、钩茎窗翅叶蝉Mileewa harpa Yang et Li 和尖头窗翅叶蝉Mileewa sharpa Yango。并确认横凹大叶蝉Bothrogonia transversa Young,1986、紫荆边大叶蝉Kolla zifingae Cai et He, 2002和品纹条大叶蝉Atkinsoniella trinotata Ceaet He,2002分别是钩凹大叶蝉Bothrogonia hamata Yang et Li, 1980、月斑边大叶蝉Kolla lunulata Li et Wang, 1992和指突条大叶蝉Atkinsoniella dactylia Yang et Li, 2000的新异名。研究标本除钩突斑大叶蝉的检视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外,其余标本均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李晓明  刘国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99-11501,11511
叶盲蝽族(Phylini)隶属于盲蝽科(Miridae)叶盲蝽亚科(Phylinae),是种类较多的类群。世界已知226属近2000种,主要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新北区和埃塞俄比亚区等。回顾了叶盲蝽族的研究历史,分析了叶盲蝽族(Phylini)分类系统的建立过程,总结了我国叶盲蝽族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食蚜亚科昆虫的区系进行了分析。我国该亚科昆虫的区系具备以下特点:东洋区与古北区种类所占比重较大,两者分别占总种数的30.10%和28.06%,几乎相等;而特有种和广布种较为丰富;以食蚜蝇族的区系最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申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64-66
对细菌分类鉴定中采用的传统分类法、数值分类法、化学分类法、遗传学分类法等多项分类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全面的总结,从而为临床和科研中选择和应用恰当的细菌分类鉴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简史进行了回顾,概述了润楠属植物分类学在形态学及实验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取样数量,利用多种试验手段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润楠属属下分类特征、解决属内种间系统关系问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康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95-20497,20500
对近年来蜱类分类中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将我国蜱类分类的研究进行简单概述,从而促进蜱类系统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松针锈病病原菌——鞘锈菌(Coleosporium)的分类历来很乱。传统的分类方法都是依冬孢子形态和冬孢子寄主来进行的。但近年的研究表明1种鞘锈菌的春孢子可以侵染2种或2种以上的冬孢子寄主,所以按冬孢子寄主来划分鞘锈菌的种是不合理的。文中在病害症状观察和春孢子表面形态观察的基础上,首次对樟子松3种不同形态的春孢子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从而为鞘锈菌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昆虫分类学在国外发展的情况,从亚里斯多德、林奈、达尔文到最近二十年,不同学派分类理论的提出和新技术的应用。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国古代在昆虫分类上的成就、近二百年来反动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分类科学的发展的阻碍、新中国成立后昆虫分类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直至十年浩劫的破坏和科学春天的到来。第三部分,从全国收藏昆虫标本数量、已知种数、文献、出版物、研究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对比,找出我国昆虫分类领域和先进国家的差距。第四部分作者提出如何发展中国昆虫分类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盾水螨总科是水螨的一大类群,其下阶元间分类系统和系统发育存在争议,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对该类群分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尚欠深入.对盾水螨总科生物学和分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中国区系,展望了盾水螨总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核型分析方法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核型分析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形态鉴别,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染色体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植物进行分类,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对于植物分类、进化过程、以及属种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核型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指出了目前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