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德全 《蚕桑通报》1992,23(3):60-61
农桑8号是省农科院蚕桑所新育成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早生桑新品种。1991年2月通过了省级鉴定。1985年底我场参与省桑树品种第二期区域鉴定,发现该品种明显的比对照桑品种尖头荷叶白有许多优点,即发芽早、产叶量高、抗逆性强、硬化落叶迟。1988年春,我场成片种植6亩,为了加快繁殖该品种步伐,我们将该品种的强剪梢枝条,作为接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桑树配套系列品种--农桑系列(农桑8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经20年精心选育而成的桑树系统新品种,它具有熟期理想、高产、优质、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于我国蚕业主产区各种土壤类型种植,现已在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等10余个省市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很多专业蚕种场都已引进种植,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探明农桑系列品种对种茧育成绩的影响,得出其饲养模式,笔者于2000年春期进行不同用桑组合处理的养蚕制种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叶丽娟 《中国蚕业》2002,23(4):29-29
农桑14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杂种一代桑树新品种,于1998年8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委员会审定为优良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树形直立稍开展,发条数多、枝条粗直而长,无侧枝,平均条长184cm,节距3.7cm.叶心脏形,叶色墨绿色,叶长23.5cm,叶辐20.5cm,100cm2叶重3.5g,叶面平而光滑,光泽强,向上斜生.在杭州地区发芽期3月19~20日,开叶期3月31日到4月8日.667m2桑产春叶1720kg、夏秋叶1200kg,桑叶含水率春季76.0%、秋季73.03%;粗蛋白含量春季29.97%,秋季32.67%.农桑14号在肥水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秋季封顶迟,叶片硬化迟,因而秋叶利用率高,且抗病性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
桑树配套新品种一农桑系列(农桑8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经20年精心选育的桑树系列新品种,它具有熟期理想、高产、优质、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于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珠江流域和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市种植,目前已在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等10余个省市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了便于应用单位和蚕农对该系列品种的了解,现特将这些品种的特征特性介绍如下:1 农桑8号 树形直立,树寇紧凑,枝条粗长稍弯曲,发条数多,侧枝少,节距3.4cm,叶…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是我市西部山区县(市)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01年放开粮食购销体制的政策以来,促进了大田种植结构的调整,扩大了良田种桑的自主权,为有效地改变我市原有的桑园立地条件差,树龄老化,优良高产桑品种种植面积小,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不高,产茧量低的状况创造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蚕桑产业档次的提高。1我市农桑系列品种的推广情况2001年至2002年全市共新发展桑园4000hm2,其中种植农桑系列品种3042万株,面积2150hm2,基本在大田种植。淳安县发展力度最大,新发展桑园1330多hm2,其中农桑12、14号新品种桑1620万株,占种桑总数的80%,面积1…  相似文献   

6.
7.
农桑8号、农桑12号是浙江省蚕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新一代桑品种,为了探讨这两个品种在江西蚕区的适应性,我所1996年开始引进栽培,并进行了对比试验。本文从这两个桑品种在引种试验中表现出来的生物学性状,丰产性能,叶质和抗生试验等进行的调研展开论述,阐明了农桑8号、农桑12号确为两个早熟,丰产优质、抗性好、值得省内推广栽培的优良桑品种。  相似文献   

8.
农桑系列等5个新桑树品种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农桑系列等5个新品种的品比试验表明: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育71.1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发芽率分别高25.4、20.1、22.2、14.8、16.2个百分点,生长芽率分别高18.6、15.6、17.0、12.0、10.3个百分点;以建园后进入盛产期的2005-2006年2年的667m2桑园全年产叶量的调查结果看,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育71—1较对照品种湖桑32号分别高34.3、31.5、29.0、28.8、27.4个百分点,参试的5个桑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种。5个新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较为优良,适宜楚雄彝族自治州推广栽植,栽植时以农桑8号为主栽品种,农桑14号、盛东1号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9.
农桑8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1980年用异地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其母本为日本引进桑品种的一之濑,父本是广东品种伦教109号。农桑8号1985年进入省第二期桑品种区域性鉴定,同时参加该期鉴定的桑树新品种还有之江2号、之江3号、农桑9号、激桐5号和双头桑等5个品种,用荷叶白作对照种,在本省平原、丘陵、溪滩、海涂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10个点进行特征特性、生长发育、产质量及抗病性的观察与鉴定。  相似文献   

10.
姚建岭 《蚕桑通报》2003,34(1):47-48
桑树冻害分有霜和非霜两类,都是因低温冻坏作物的组织而引起。尤其是春季冬芽萌发后,如遇晚霜,则萌发的芽和嫩叶极易受害,轻者被害部变色,重者萌发的芽和叶全部枯死。1 农桑品种特性表现 我县自1998年引进试种农桑12号、14号,其示范效果相当显著。至2001年冬全县共引  相似文献   

11.
1 新一代桑树配套品种的选育目的在过去的 30多年中 ,我国主栽桑树配套品种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和湖桑 197四大良种的推广 ,对提高蚕茧的产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计算 ,良种在亩桑效益中的贡献率2 4 %。但由于这四大良种桑叶产量形成高峰在 5月2 0日以后 ,因此春蚕饲养迟 ,而浙江省的杭、嘉、湖等蚕桑主产区的发种在 4月底 5月初 ,这样春蚕饲养到后期常遇高温多湿不良气候为害 ,使蚕茧的产质量受到影响 ;夏秋季多高温、干旱 ,桑树停止生长早 ,叶质老化 ,桑蓟马、红蜘蛛等生产上防治非常困难的暴发性害虫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农桑14号在安康地区的引繁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8,29(3):34-36
通过在安康地区引进和自繁栽培农桑14号进行特征、特性及产叶量、叶质、抗病虫性等调查结果表明:在薄坡地和河滩地栽植农桑14号,每667m2桑园产叶量分别比对照荷叶白高33.95%和37.93%;万头蚕茧层量春季分别比对照高13.109%和3.543%,秋季分别比对照高12.389%和12、895%;桑园自然发病率调查农桑14号的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抗虫性(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等都优于对照荷叶白;为桑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依据,5年来,安康地区推广栽植农桑14号桑品种达15090.24hm2。  相似文献   

13.
周勤 《蚕桑通报》2011,42(4):12-15,23
通过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农桑14号在生产中易受早春晚霜为害、黄落叶较多、难以养成良好树形、易受天牛为害和易发流胶病等缺陷。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和种植密度、搭配种植中晚生桑品种、采用第二年春伐和第三年春伐并夏伐定拳的树形养成技术、冻害后的肥培管理措施及天牛和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与对照荷叶白相比,公顷桑叶产量高37.86%和41.36%,万头蚕产茧层量高8.38%和16.37%,区试鉴定结果公顷桑产叶量高46.44%和50.14%,万头蚕产茧层量高18.15%和19.56%,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黑枯型细菌病力强,抗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能力强,生长势旺.可用扦插繁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6.
农桑8号、农桑12号是浙江省蚕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优良桑树品种,为探讨这两个品种在修水蚕区的适应性,两年来在我县东部和西部乡镇对比试验表明,农桑两个早熟,丰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是值得我县推广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18.
<正> 为实现早中晚生桑品种搭配栽植,满足蚕不同发育时期对饲料的需求,以提高蚕桑产量和品质,1997年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引进农桑系列桑品种进行栽培养蚕试验,其中农桑8号等三个品种表现较好。现简报初步结果。 1 材料及方法 为快速获得桑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表现成绩,于1998年1月在贯山乡八村程子钰的老龄桑园(1500株/667m~2),采用锯桩芽接法嫁接农桑8号(早生)、育2号(早生)、农桑12  相似文献   

19.
20.
倪建新 《江苏蚕业》2003,25(2):43-44
<正> 众所周知,养蚕过程中桑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儿的生长发育,我镇近两年来加大了推广引进桑树新品种的力度,重点引进以农桑12号为主的农桑系列品种。由于该桑品种产量高,桑叶中营养价值高,抗逆抗病性好,较其它品种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推广不久就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我们为此于2002年春蚕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即分别用农桑12号和湖桑32号两种不同品种的桑叶饲育同一品种、批次的家蚕,并对其饲养成绩及茧丝质指标等结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