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东深供水工程的部分供水泵站中,为了水泵组在正常停机和事故停机时有效地防止水锤发生,在机组出水口安装了液压缓闭蝶阀,其蝶阀的控制部分为德国Rexroth公司的插装阀.介绍了这种插装阀的使用情况和针对泵组实际所作的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液控蝶阀的两阶段关闭时间、关闭角度对长距离供水工程水力过渡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以山西省庄头泵站为依托,对泵站内一台机组在不同关闭时间、不同关闭角度下的停泵水锤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蝶阀两阶段关闭角度一定时,管路最大压力随着蝶阀第一阶段关闭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管路最小压力与水泵最小转速呈降低趋势,随着第二阶段关闭时间的增大,管路正负压变化呈现平缓、变化较大、平缓的趋势;蝶阀两阶段关闭时间一定时,压力管路的最大压力与蝶阀第一阶段关闭角度成反比,管路最小压力与水泵最小转速则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蝶阀第一阶段关闭角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对以后两阶段液控蝶阀在长距离供水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宁东供水工程采用的高扬程、大容量水泵电动机组初次启动及运行中停机后再启动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机组正常停机和事故停机水锤防护措施。在输水工程启动前对水泵出水系统高压压力钢管进行预充水,在水泵出口应用大口径液压控制蝶阀,保证了水泵电动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弥补液压系统领域中插装阀仿真理论和方法的不足,课题组研究了插装阀在AMESim软件中的仿真建模方法。采用AMESim的HCD(液压元件设计)库,按照原理图与HCD已有元件一一对应,设计了插装阀的仿真模型,给出了方向、压力和流量插装阀的超级元件封装方法,最后再通过仿真回路绘制出液压缸位移与时间输出关系仿真曲线。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插装阀仿真建模方法具有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两阶段关闭蝶阀是水锤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研究如何合理的确定两阶段关闭蝶阀的关阀程序,应用水锤基本理论和特征线法,结合某实际工程,对长距离有压输水管道系统在八种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停泵水锤过程进行了计算,分别得到1080组两阶段关闭蝶阀的关阀程序在八种工况下管线的最小水锤压力、泵出口最大压力、倒转转速和超过额定转速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吉县10处集中供水工程还有相当一部分富余供水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供水能力,采取兴建节水园区,扶持高效产业,加强工程管理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供水工程的效益。并由此提出了有关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插装阀在静止状态下,由于静摩擦的原因,导致阀芯与阀套出现卡滞现象;在运动状态下,由于压差和阀芯微偏移的原因造成阀芯与阀套发生磨损;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带有导流槽的插装阀阀芯。基于缝隙流动和液压卡紧分析,建立插装阀阀芯与阀套间隙的CFD优化仿真模型,通过N-S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卡紧力方程联立得到阀芯与阀套间卡紧力的推导公式。基于CFD仿真模拟分析,比较新型阀芯与原阀芯不同模型间隙的切线应力、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入口压力为12 MPa时,原阀芯的切线应力在12 000 Pa上下波动,大于新型阀芯切线应力4 200 Pa;在入口压力为8 MPa时,原阀芯的切线应力在7 200 Pa上下波动,大于新型阀芯切线应力3 000 Pa;且原阀芯切线应力的波动范围远大于新型阀芯。新型阀芯在阀套间的受力更加平稳,磨损更小。研究结果为插装阀优化以及减少能量损失和改善润滑条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D71X -1.0小口径自锁蝶阀是在手柄蝶阀的基础上 ,研制的高科技专利产品 ,与普通蝶阀相比 ,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阀体全部采用内置螺栓连接 ,一般工具不能拆卸 ;②采用三角型内置套管开启 ,一般工具不能使其启闭 ;③采用凸起的密封面结构 ,可以排走泥砂 ,增加密封效果 ,确保在泥沙较大的情况下 ,具有良好的闭合性 ;④采用了橡胶O型阻圈 ,一般不会出现阀杆漏水现象 ;⑤阀杆转动部分采用了尼龙轴套加上阀杆镀铬 ,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即使长期不开启也能启闭自如。综上所述 ,D71X -1.0自锁蝶阀具有良好的防盗性、密封性、防锈性、避沙性和灵…  相似文献   

9.
冯卫民  肖光宇  袁波  左磊 《排灌机械》2010,28(4):315-319,324
以连续性方程、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基于各向同性涡粘性理论的k-ε方程组成蝶阀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组,并根据数值计算具体要求,设定出适当的边界条件,采用结构与非结构网格相结合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应用CFD软件Fluent对双偏心蝶阀、单偏心蝶阀、桁架式蝶阀以及龟背式蝶阀进行内部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在获得蝶阀宏观性能曲线的基础上,分析其内部微观流场结构与宏观外部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桁架式蝶阀全开时的过流特性最优,双偏心蝶阀改善了阀门的动力特性和逆向自密封性,使它具有优良的调节特性和增加阀门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比分析,获得四种蝶阀的性能以及各种蝶阀的特点,从而为蝶阀的设计和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本坤 《排灌机械》1998,16(4):44-46
介绍了IBM PC在高层建筑供水泵房中的应用。该系统利用PC机的并行口采集供水管路压力,信号送入微机处理后,控制水泵的启停,实现了供水系统的闭环控制。硬件部分介绍了PC机并行口压力检测,输出控制等技术细节;软件部分给出了系统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三偏心蝶阀在开启过程中涡流与时间的关系,采用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三偏心蝶阀的二维物理模型,编写不同时刻的UDF函数,利用动网格技术及用户自定义函数对三偏心蝶阀开启过程出现的涡街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开启后不同时刻下的涡流速度和涡流长度.结果表明:在三偏心蝶阀刚开启的瞬间蝶阀的下流产生喉口效应,流体介质小开度下由于流阻较大,导致蝶阀的振动强烈,随着开度的增大,流阻急剧减小,蝶阀的振动逐渐减弱,导致三偏心蝶板边缘前后均产生强烈的涡流,下端出现了较明显的涡街效应,随着开启行程的增加,涡流速度不断减小,而涡流长度先增加后缓慢减小,最终消失.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蝶阀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找到了涡街现象的形成和脱落的时间.此模拟为三偏心蝶阀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采用数学逼近方法,将小型高压离心式风机的性能曲线(Q-H)近似为二次抛物线,与流体管道阻力方程联立,求得风机风量Q与圆管蝶阀阻力系数ξ的一元二次方程。将已知的ξ随蝶阀开度α的变化值代入方程,并描成图,得出风机的风量Q与蝶阀开度α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可应用于定量控制和调节风机的风速和流量,为设计蝶阀开度的有级档位和自控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立式叶片过滤机及排渣口密封蝶阀在粮油加工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就金属硬密封蝶阀的结构及使用性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温室滴灌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温室滴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供电和供水两部分组成:供电部分采用太阳能电池阵列,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驱动水泵工作;供水部分采用电动直流隔膜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无需逆变器,直接驱动水泵工作,降低了系统成本;水泵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在太阳辐照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供水。该系统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和充分利用太阳能。  相似文献   

15.
小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工程量多面广,是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以及未来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意义重大。对其存在的问题应给予充分重视,并通过开展试点、创新机制,在农村供水发展进程中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魏光新 《排灌机械》1995,13(4):3-4,27
分析了水泵过渡过程机理,结合实例进行了蝶阀事故关闭的过渡过程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多泵且多分水口输水系统在无防护抽水断电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负水锤带来的危害,建立了全长106.46 km的大型供水工程的数学模型进行系统过渡过程计算,选择空气阀与两阶段液控蝶阀联合防护与单向塔防护2种方案消除其负水锤,在前者远不达理想防护效果后针对后者进行优化.结合工程实际在确定了单向塔的数量、位置以及塔高后,对不同位置单向塔的底面积进行多种方案的对比选取,最终选用塔1#的底面积为28.26 m2,塔2#的底面积为176.63 m2;为了防止单向塔漏空需要分水口以及供水终端调流阀配合关闭,在确保管道最大压力不超出其承压能力的前提下,创新性地对各分水口调流阀与供水终端调流阀的关闭时间规律进行了效果比较,使输水系统能够更加经济安全地稳定运行,为此类长距离多分水口多泵供水工程的水锤防护提供了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8.
季节性河道引水灌区优化配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季节性河道引水灌溉理想优化供水与实际供水具有一定差异的特点,在研究常规渠系优化供水基础上,提出了供水过程修正和渠系实际配水过程设计,其理论在典型灌区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制定合理水价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合理的水价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确定水价的三个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一种包括年运行费、年折旧费、年税金、年利润和投资利润率的供水工程水价的动态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逐年供水费用的变化,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市场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当地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240m3,经济社会发展大量依靠外来水源解决。主要供水工程为东深供水工程和东部供水工程,在上述两条供水主干线上又兴建了众多支线,支线与各中小型水库相连,形成了整个深圳市引蓄供相结合的供水网络。由于供水水源众多,深圳市原水供水系统复杂,各供水水库工程所在的区域和境外引水途径不同,其原水水价也不同,甚至相差较大。通过对深圳市原水供水现状和原水供水价格的执行情况,论述深圳市实现原水“同城同价”或“同网同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