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菱在浙江中部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以水塘深水栽培为主,采摘时间迟,产量低,经济效益较差。2000年以来,随着浅水田菱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采摘时间提早2个多月,早中期产量增加,产值效益大幅提升。大棚田菱栽培,是在浅水田菱栽培技术基础上,集成大棚栽培、无公害栽培、平衡施肥等技术而形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5月初菱角开始采摘上市,采收期可  相似文献   

2.
大棚田菱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菱在浙江省金华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以水塘深水传统栽培方式为主,产量、经济效益低下;大棚田菱栽培技术的开发应用是菱栽培史上的一项技术革新,由于菱具有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无限生长的特点,通过大棚覆盖育苗及大棚栽培技术,可提前3个多月采菱,5月初开始上市,采收期可延长至11月中下旬,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产量。据调查,每667m^2大棚菱角产量2200~3000kg,产值13000元以上;若采用大棚育苗、露地栽培方式,每667m^2产量1200~1500kg,产值6000元左右;而传统水塘种植方式一般每667m^2产量仅为750~1000kg,产值3000元左右。因此,采用大棚栽培技术可极大地提高菱的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3.
正菱角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之一,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幼嫩菱角可当水果生食,菱盘是菱角的茎和叶梗,可作为特色保健蔬菜食用,鲜食或腌制均可。菱角在河塘或露地普通栽培,采收期短、上市期迟、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为此,我们通过开展大棚栽培菱角技术研究,实现了菱盘和鲜菱角春提早栽培提前上市、秋延后管理延迟采收的长季栽培,菱盘和鲜菱角在5月中旬即可采摘上市,秋冬季可  相似文献   

4.
烟叶漂浮育苗营养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烟叶移栽后,育苗营养液常被废弃,研究发现营养液只需添加适量的氮素即可满足空心菜的生长需要。为了充分利用农业废弃资源,作者开展了利用废弃烟叶漂浮育苗营养液和育苗大棚进行空心菜栽培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心菜表现正常,且病虫害发生少,较露地种植提早上市20 d,平均产量1 200 kg/667 m2,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准备栽培池和漂浮盘、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利用废弃烟叶漂浮育苗营养液和育苗大棚种植空心菜技术。  相似文献   

5.
塑料大棚栽培早熟南瓜始收较露地提早50天左右,4月中旬可采第一个瓜,市场售价5.00元/kg左右.用"降蔓式"栽培每667 m2可栽2 000株左右(一般爬地栽培700株左右),充分利用大棚空间,前期产量集中,而且产量高,667 m2大棚可收嫩瓜6 000 kg左右,高产可达7 500 kg,667 m2产值万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绿早生是专食嫩瓜的中国南瓜杂交种.耐低温,低温下果实生长速度快,较目前已推广的早嫩南瓜提早15天上市,增产35%以上.瓜皮翠绿色有光泽,商品性好,延迟采收或贮藏数日不变色,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适应各种土壤条件及大棚、露地、搭架或爬地栽培.采用大棚吊蔓式栽培,盛收期放蔓,667 m2植2 000株,667 m2高产达7 500kg,产值超万元(参见本刊2002年第2期第27页).现已在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喜食嫩南瓜的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浅水菱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改种植稻麦产量低、效益差的低洼田为栽植浅水菱,并选用早熟高产良种,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使菱的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30d左右,667m2产量一般在750kg以上,高产田块超过  相似文献   

8.
茄子是益阳市消费者喜欢食用的大宗蔬菜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2666.67 hm^(2)以上,主要的栽培方式有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塑料大棚10月冷床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春露地及地膜覆盖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大棚越冬育苗床育苗或翌年1月上中旬电热温床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大棚秋延后栽培(6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定植)等,以春露地及地膜覆盖栽培为主。茄子的经济效益除了与产量有关外,还与质量有关,不同等级的茄子价格不同,要种出质量高的茄子,应加强茄子坐果期的管理,益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员、赫山区科技专家服务团经济作物小组专家总结了益阳市茄子坐果期间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供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桃树萌芽开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保护地栽培是为了创造一个先于露地生长的温度条件,以达到提早开花,提前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设施栽培诱导果树比自然条件下提前开花,使花芽发育过快而不充实,无效花增多,坐果率降低。目前,坐果率低是造成果树保护地栽培失败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0.
荆甜优1号是一个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果实圆形,单瓜重1.3 kg左右,果面白色光滑,果肉橙红,中心含糖量15%~18%,肉质脆,口感好.植株生长势、抗性强,易坐果,早熟.适宜大棚或温室栽培,每667 m2产量2 500 kg左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移栽至大棚,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5月上旬可上市.  相似文献   

11.
心里美2号是大名县麒麟种苗有限公司最新推出杂交一代早熟厚皮甜瓜品种(见插11彩版)。植株生长稳健,栽培容易,坐果性极好。果实近圆形,白皮光洁,果肉浅橘红色,肉脆爽口,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以上。完全成熟后皮色白里透红,外观漂亮,商品性好。开花至果实成熟38~40天左右,单果重1.5~2kg,大果可达2.5kg以上。果蒂不易脱落,果皮坚韧,不易裂果,耐贮运。适宜春秋保护地栽培,育苗移栽。日光温室或大棚内高架栽培,667m2栽1600~1800株;覆膜高垄畦,1畦双行,小行距70cm,大行距80cm,株距50cm;单蔓整枝,1株1果或双果;坐瓜节位13~15节,主蔓28片…  相似文献   

12.
2009~2012年在张家港杨舍镇福前村进行了翠冠梨连栋大棚促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7年生翠冠梨树进行大树移栽,移栽后第二年即可获得502kg/667m2,第三年达到806kg/667m2,成熟期比露地分别提早15d和20d。移栽后第三年产值达30000元/667m2以上,比露地栽培增加50%,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于红 《吉林蔬菜》2007,(5):16-16
1培育壮苗早春温度低,大棚一般在2月中下旬才能适合荷兰豆的生长。所以,为提早栽培,提早采收上市,一般采用先在加温温室或节能型日光温室中提前育苗,待大棚中的温度适宜时再移栽。  相似文献   

14.
衡阳地区喜食油罐茄,采用大棚+小拱棚+电热加温线于9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在10月中旬假植1次,11月底定植于大棚的春提早栽培模式,通过提早培育壮苗、年前定植,栽培过程中结合农业、化学等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促使茄子上市期比露地常规栽培提早45~50天,种植户利用该模式栽培茄子每667 m2可增加经济效益3 000元以上,在本地区累计推广应用6.67 hm2。  相似文献   

15.
海丰14号辣椒是以优良的花培品系“96-1-6”作母本,自交系“96-9-4”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可实现对年采摘,果色浅黄绿,平均果长21.2cm左右,果横径约3.0cm,果面光滑有光泽,果实品质和商品性好,耐病、耐热性好,早熟丰产,每667m2平均总产量为3320.1kg,适合北方早春大棚和露地及秋大棚延迟栽培,南方春季露地和大棚早熟栽培均可。  相似文献   

16.
春大白菜栽培在宁夏地区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提早上市,防止未熟抽薹,通常采用育苗移栽.但育苗较为费工,管理麻烦且定植后缓苗期长.为了探索较为简便,且早熟、高产的栽培技术.我们于1997~2000年采用膜下直播技术获得成功.于4月1517日播种.6月20日左右采收,每667m2(亩)产净菜5000kg(公斤)左右,每667m2(亩)产值2000元以上.4年来未发现未熟抽薹现象.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草莓育苗通常采用露地育苗方式,植株一旦发病,迅速通过匍匐茎或流水等传播到附近健康植株,种苗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采用容器无土育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还可以提早打破休眠,促进早开花结果,且移栽成活率达到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大棚春提早高效甜瓜种植模式,采取小苗膜下移栽技术,以期为甜瓜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小苗膜下移栽的定植时间较常规膜上移栽提早11 d,采收时间提早13 d且差异极显著。小苗膜下移栽的甜瓜纵径、横径、单瓜重大于膜上移栽的,其余指标变化与之相反,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及时破膜造成膜下温度持续偏高,影响到植株的开花坐果。因此需要加强技术改进,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并显著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9.
菱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菱别名菱角、龙角、水栗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解积暑烦热,生津健脾,和气益胃.在我国分布广泛,既可浅水栽培,也可深水种植. 菱的大田种植分直播和育苗定植两种方式.水深1.5 m以下的较浅水面,播种后较易出苗,可以直播.水深2~4 m的水面,一般直播出苗困难,即使出苗,也较迟缓,瘦弱纤细,产量较低,可以采用育苗定植.若准备提早种植或菱种不足时,也可育苗定植.  相似文献   

20.
江蔬1号番茄是以自交系4170p和C94-3224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属中早熟,有限生长类型,抗ToMV、枯萎病、叶霉病.果实圆形、红色,果面光滑,果皮厚,耐贮运,商品率高.单果质量210 g,一般春季大棚每667 m2产量4 500 kg左右,高产可达5 500 kg,适于早春大棚栽培及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