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采用适宜的肥育方法饲养瘦肉型肥育猪应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又叫一贯肥育方法或直线肥育方法)。采用这种肥育方法,在我国通常将肉猪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因素在商品肉猪生长肥育过程中,猪的品种与经济类型对肥育的效果(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影响较大,由于形成不同品种与经济类型的猪的自然条件与培育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3.
严竞天  陆信国 《饲料工业》1997,18(10):15-16
全植物性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的报告宁波市饲料工业公司严竞天陆信国生长肥育猪的消化吸收系统已趋完善,应给予既能促进肉猪生长,饲料报酬高,总体经济效益又好的饲粮。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以合理利用植物性蛋白质来源,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生长肥育猪进行全植物性饲料饲...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肉猪的瘦肉率和改善其胴体的品质,除引进肉用型公猪通过杂交来改变种猪的内在基因外,合理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技术也不能忽视。多数国家对肥育猪实行分阶段饲养,日粮粗朊水平采用肥育前期高而后期低。如美国国家科委(NRC)将生长肥育猪分为20~35、35~60、60~90公斤活重三个阶段,其日粮粗朊水平分别为16%、14%、13%。英国农业科委(ARC)认为,肉猪肥育前期(55公斤以前)粗朊占风干饲粮的16~17.5%,后期为13~14%,对增重与饲  相似文献   

5.
刘荣宗 《养猪》1996,(2):26-26
推介生长肥育猪混合饲养法刘荣宗(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目前,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方式一般是根据不同体重阶段的猪的营养需要量标准,配制2~3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实行2阶段或3阶段肥育。如将整个生长肥育期分为20~35千克、35~60...  相似文献   

6.
肉猪是指生长肥育阶段的猪,即从断奶到出栏(屠宰)的猪。肉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肉猪生产效益也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饲养肉猪的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低、数量多、质量好的猪肉,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价廉的猪肉,并使生产者获得经济效益。为此,必须掌握和利用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控制营养和环  相似文献   

7.
1品种与经济类型的影响在商品肉猪生长肥育过程中,猪的品种与经济类型对肥育的效果(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影响较大,由于形成不同品种与经济类型的猪的自然条件与培育条件不同,使其经济特性有一定的差别。例如: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等瘦肉型品种猪,生长速度快,瘦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饲料日粮,在生长肥育期阶段应用,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使用抗生素所产生的副作用,促进生长;可降低排泄物中粪氮、粪磷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发酵饲料中还因整合了丰富的机体代谢必需的调节因子和促生长因子,使得饲养的肉猪肉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和E等物质,提高猪肉品质。本试验应用玉米-豆粕型肥育猪基础日粮,通过微生物固体发酵,观察生长育肥猪的增重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家畜饲养及育种研究工作的发展,家畜的营养供给量需要及时调整。这是提高家畜生产性能从而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一、肉猪饲养标准的主要变化及生产水平近30年来,人们对生长肥育猪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其饲养标准也在不断调整。1988年的NRC的《猪的营养需要量》将生长肥育猪仍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生长期(20~50千克),后期延到110千克。其中规定,20~50千克猪消化能增加到6400千卡/日,50~  相似文献   

10.
肉猪是指体重从20kg饲养到约95kg时出栏销售的猪。肉猪生产是生猪生产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生猪生产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肉猪生产的目标是:改进肥育技术、缩短饲养期、提高出栏率、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换率,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肉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肉猪料肉比是指肉猪在饲养期内总耗料量与饲养期内总增重量的比值,是影响猪场生产效益的一个重点指标。我国农村散养猪的肥育性能较低,出栏日龄在200d以上,肥育期日增重500g左右,饲料转化率4∶1左右;低水平规模养猪出栏日龄180d以上,肥育期日增重600g左右,饲料转化率3.5∶1以上;中等水平规模养猪出栏日龄160~180d,肥育期日增重在600~700g,饲料转化率3.0~3.5∶1;高水平规模养猪出栏日龄在140~160d,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区于1979年8月至1980年6月,进行了生长肥育猪的饲养试验,共39个试验组,367头猪。试验统一按南方7省小型早熟猪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试验设计要点”,分别设计试验方案,用3个不同的营养水平,对以肇庆地区地方猪种为母本,外国种公猪(长白、约克、巴克夏)为父本的杂种一代进行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13.
在商品肉猪的生长育肥过程中,影响肉猪生长肥育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品种的不同以及经济杂交品种、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饲料与营养水平、日常的饲养管理、以及肉猪的生活环境,现从以上五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影响肉猪生长育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养猪场中,商品肉猪数量占总饲养量的80%以上。商品肉猪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养猪生产者一定要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满足生长肥育猪的各种营养需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从而达到猪只增重快、耗料少、胴体品质优良和效益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肉猪的生长规律在猪的培育和肥育中,人们期望用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多的瘦肉。肉猪在体重30千克以内每日瘦肉增加量呈增加趋势(加速期)。之后,增加量几乎平衡,即每日瘦肉增加量大致一定(恒速期)。为提高瘦肉产量而进行改良的肉猪,这一加速期略长(例如到体重35千克),其结果每日瘦肉量增加较多,随后进入恒速期。不去势公猪这种倾向强,母猪稍差,去势公猪最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消化代谢试验与试猪在试验笼内个体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B系猪生长肥育期消化能饲养标准,给出了推算生长肥育期B系猪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试验结果还表明:B系猪生长肥育阶段用中能日粮饲喂效果最好,全期平均日增重0781kg,20~90kg体重饲养日90d。高能日粮取得与中能日粮相近的效果,低能日粮饲喂效果差  相似文献   

17.
赖氨酸是猪日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此,满足生长猪所需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对其肥育效果和胴体品质有直接影响。试验研究了在日粮含有不同水平赖氨酸的情况下限制饲养(减饲10—17%)与充足饲养(满足饲料需要)对猪肥育效果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见方案)。每试验组10头猪。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气候炎热,降雨量增多,容易形成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对肉猪生产十分不利。因此,必须给人为控制,创造一个适于肉猪生长的环境条件,不断提高肉猪生产水平。合理调整猪群密度与猪群大小:猪散热主要通过呼吸、排泄粪尿、热传导(猪体与床面接触)、体表辐射等途径。猪群密度过大,由于辐射散热增加,使得舍中温度升高,猪食欲下降,同时也会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如中暑),不利于肉猪生长;密度过小,会造成猪舍有效面积利用不合理。兼顾肉猪饲养效果和合理使用猪舍面积两个方面,建议每头肉猪不同生长阶段所需面积为:35千克以前0.5平方米/头,35~60千克0…  相似文献   

19.
养猪生产可分为种猪生产和商品肉猪生产两部分.就整个养猪生产而言,猪的肥育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猪肉为养猪生产的终结产品,用来生产猪肉的猪均称为生长肥育猪(20~100kg).饲养这类猪的目的,就是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产出量多、质优而成本低的猪肉供应市场,并从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广西南宁市民族为禽药厂生产的猪用复合饲料添加剂—捷帆牌饲精1、2号,经多次饲养生长肥育猪试验,在基础日粮营养浓度较低的条件下,CDE3.2兆卡,CP14%左右)能提高试验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缩短肥育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于农村养猪户和肥育猪养殖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