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生 《中国果菜》2003,(4):26-26
一、贮藏特性 番茄原产于热带地区,是冷敏感作物,果实长时间低于8℃会发生冷害,果实局部或全部呈现水浸状凹陷,蒂部开裂,表面出现褐色小圆斑,不能正常完熟,易感病腐烂。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转色期至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 用于贮藏的番茄应选种子腔小、皮厚、肉致密、干物质和含糖量高、组织保水力强的品种。长期贮藏的番茄应选含糖量在3.2%以上的品种。 番茄品种不同,贮藏性和抗病性差异很大,晚熟品种如橘黄佳辰、满丝、苹果青、台湾红、可果美…  相似文献   

2.
常敏 《中国蔬菜》2003,1(3):57-58
番茄又称西红柿 ,属于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 ,原产于秘鲁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 贮藏特性番茄为呼吸跃变型果实 ,其呼吸高峰始于变色期 ,半熟期达到最高值 ,此时果实品质最佳 ,然后呼吸强度下降 ,果实衰老 ,完成转红过程。若采取措施 ,抑制这个过程 ,就可延长贮藏期。不同成熟度的番茄适宜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期也是不同的。番茄多以未充分成熟的绿熟果入贮 ,经过后熟的成熟果供食用。因此 ,贮藏温度的控制应以尽量延缓后熟和减少腐烂 ,使贮藏期得以延长为目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番茄后熟的速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慢 ,腐烂也随之减轻…  相似文献   

3.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红玫1号(适用大棚栽培) (二)试验方法:采收不同熟度的冬番茄果实,轻拿轻放,剔除病、劣、伤、畸果,分类预热1天后入库。库房为普通向阳砖砌房,贮前用高锰酸钾(0.5g/m~3)加适量的福尔马林消毒库房,以及塑料框、地膜、报纸等贮藏用具,消毒时间24小时。消毒后将塑料框铺上地膜,内衬报纸。将不同熟期的果实分别入框,每处理1箱,装果7.5—15公斤,重复3次,共8个处理。装果后将地膜和报纸折盖于果面,造成简易气调环境。库房用电炉控温至10℃左右,加水调节空气湿度至RH85—90%。每隔5—7天考查果实熟度、硬度、耗损率及发病情况等,并即时剔去腐烂果,直至贮藏到过熟阶段。果实分级标准参照西南农业大学编著“果品蔬菜贮藏保鲜”一书(1986)。  相似文献   

4.
鲜枣收获后在室温下存放5天,失重达8%,并失去鲜脆状态;如果存放8天,失重达14%,果实完全皱缩,维生素大量被破坏。现将鲜枣简易贮藏法和冷库冷藏法介绍如下。1简易贮藏法此法适于枣果成熟季节气温较低的北方地区。选择耐藏的迟熟品种,以果实处于果皮半红的脆熟期贮藏为佳(成熟度不足时,果皮保护组织发育不健全,易失水失重,而完全红熟时,果实生活力低、抗性差,亦不耐贮藏)。为减少贮期水分蒸发,贮果最好装入0.04~0.07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封扎袋口后,存放在阴凉棚(或窖洞)中的分层贮藏架上。2冷藏法此法采用机械制冷的冷藏库进行贮藏,可使…  相似文献   

5.
以京采8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在4℃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品质变化,并利用番茄品质指数(TQI)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的硬度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糖酸比分别在贮藏3、7、7 d时最高,硝酸盐含量在贮藏3 d时最低;半熟期和坚熟期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3 d时最高,完熟期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则在贮藏7 d时最高;半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在贮藏1 d时最高,坚熟期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则在贮藏3 d时最高;不同成熟度果实的TQI在贮藏3 d和7 d时较高。综合来看,半熟期、坚熟期和完熟期的果实,采收后在4℃条件下分别贮藏7、3、3 d,可在延长番茄货架期的同时获得果实最佳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 品种‘卡罗’果实为材料, 研究了1-MCP处理对不同成熟度果实采后20℃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Le2ETR4表达和乙烯释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1-MCP处理可以抑制跃变上升期(破色期) 番茄果实乙烯释放及Le2ETR4表达; 对跃变前期(绿熟) 和跃变高峰期(粉红期) 果实Le2ETR4表达也有抑制作用, 但对乙烯释放无明显影响; 对跃变下降期(红熟期) 果实Le2ETR4表达不仅无明显影响, 反而促进了乙烯释放。  相似文献   

7.
脂氧合酶与番茄采后成熟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0  
罗云波 《园艺学报》1994,21(4):357-360
采后番茄果实组织的脂氧合酶(LOX)活性随成熟衰老期的进程而改变,从绿熟期(MG)到转红期(T)LOX酶的活性逐渐增高,然后降低,其模式呈现跃变型果实的特点。利用外源乙烯分别处理绿熟期、发白期和转红期的果实,其LOX酶的活性较对照都有明显提高。用LOX酶处理番茄果实组织,乙烯产量没有明显提高,然而电导率有大幅度增加,二羟基萘(DHN)能部分抑制LOX酶的这一作用。LOX酶的活性增加需要有果蔬体内乙  相似文献   

8.
1–甲基环丙烯对番茄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番茄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和抗病性的影响,以绿熟期的‘浙杂205’番茄为试材,用1 μL · L-1的1-MCP在20 ℃下处理番茄果实6 h,然后将其置于3 ℃冷藏14 d后转入20 ℃后熟16 d。结果发现,1-MCP处理加重了冷藏番茄后熟期间的冷害,但是延缓了硬度和可滴定酸度的下降,推迟了番茄红素的增加和乙烯峰的出现,诱导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降低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虽然1 μL · L-1的1-MCP处理延缓了冷藏番茄果实的后熟,却加重了番茄后熟期间冷害和病害的发生,不适合在番茄冷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红巴梨自发气调贮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期采收的红巴梨分别放入厚0 .0 3、0 .0 4 mm MA气调袋,预冷2 4小时或不预冷,然后置于冷藏库在- 0 .4~0℃贮藏,贮藏4个月后经在18~2 0℃后熟,果实保持了固有风味,不预冷果实品质好于预冷果实。  相似文献   

10.
比较硬果型番茄TS330 和软果型番茄A57 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硬度变化,结果表明: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TS330 果实硬度均显著高于A57,其中绿熟期果实硬度差异最大。绿熟期TS330 果皮细胞壁厚度、细胞致密度(单位厚度的细胞层数)和果胶含量显著高于A57。TS330、F1(TS330×A57)、A57 绿熟期果实硬度依次为26.86、21.09、19.11 kg ·cm-2。番茄果实硬度与果皮细胞致密度(相关系数0.96)、果胶含量(相关系数0.99)密切相关。TS330×A57 的F2 果实硬度 趋向正态分布,表明果实硬度受多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