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2.
贾永彪 《现代农业》2011,(5):150-151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建设新农村的引擎,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今我国的农村问题,不是单纯的农村问题,而是国家城市化问题在农村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业已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我国有9亿多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8亿多亩.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超过4000万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至少有3.5亿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将带动8亿多农业人口转移出去.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就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此,就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用技术》2012,(11):12-13
当前,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也很大。农业农村改革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农业农村发展和富裕农民方面受到较多关注的有三大问题:一是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二是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问题;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问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切实解决好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1.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不足1.1需要完善农业经济的管理体制如今,我国慢慢构建了管理农村经济的有效体制,并且该管理体制已经相对成熟,能有效管理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然而,在社会迅猛发展,深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当前管理农村经济体制的问题逐渐凸显,问题主要是:(1)管理制度没有针对性,在确认登记农村土地的后续管理、农业经济新现象和农业经营的新主体等方面,没有制定有效及时的健全机制。(2)农村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吴宏军 《河南农业》1998,(12):32-3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本文试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做一研讨。  相似文献   

15.
以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李育民,廖世功我省是农业大省,8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全省实现小康的进程。显然,没有80%的农业人口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基于这种认识,省委、省政府在1991年就提出了"将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信息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何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主要从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障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在解决途径、方案和对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的重点是解决好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傅景远  王宁 《农业与技术》2004,24(2):26-27,30
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做基础.国民经济就不会顺利发展.中国人多地少.只有依靠亿万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同步发展.从而推进农业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现代化-中固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正努力的脱贫奔小康.但在中固农村这一庞大体系的发展进程中,重重障碍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使其不断徘徊不前.像农业生态问题.劳动及土地资源问题等正不断给我们敲起警钟.本文拟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分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以唤醒人们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推力和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推力分析(一)我国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体制导致了迅速增长的农村人口没有随国家工业化进程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有限的农业资源严重限制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我  相似文献   

19.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1、农业已经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按每个农户3口之家计算,约1.2亿农业人口,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国10亿农民,其中至少80%即8亿农民,属于“多余”人口,应当转移出来.他们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地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5,(13)
<正>农民组织化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政策中的大问题。自1949年建国至今的60多年间,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农村改革后的30多年间,农民组织化问题被长期搁置,致使农民长期处于无组织、小规模、零散的孤立经营状态,结果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未能实现预期的大发展,而且农民政治地位,尤其是农民利益屡受侵犯,引发城乡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农村改革硕果累累,但在推进农村改革30多年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