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2.
鹅饲养技术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养鹅投资少,效益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 28℃,以后每周下降 1~ 2℃。雏鹅在出壳 24 h内毛干能独立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 20℃左右)。第 1 d饮用 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雏鹅成活率。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 2份切细的…  相似文献   

3.
在养鹅过程中,由于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最关键的一环。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才能发挥其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优势。雏鹅培育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幼鹅的生长发育,而且关系到成鹅的生产能力。在雏鹅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养鹅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下雏鹅,中雏鹅较少发生。2004年7月10日,汪清县郊区杨某饲养的2月龄中雏鹅突然发病,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亚急性小鹅瘟。  相似文献   

5.
雏鹅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雏鹅饲养所需的环境条件、雏鹅的饲养方式、雏鹅的开水和开食时间、雏鹅放水和放牧时的注意事项、雏鹅的饲养管理以及雏鹅的饲料配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对雏鹅饲养所需的环境条件、雏鹅的饲养方式、雏鹅的开水和开食时间、雏鹅放水和放牧时的注意事项、雏鹅的饲养管理以及雏鹅的饲料配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4周龄内的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雏鹅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粗饲、可放牧饲养的节粮型草食类水禽,是天然的绿色产品。随着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养殖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及对肉食品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养鹅已成为投资少,见效快的热门养禽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广大农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养鹅效益不能充分体现,甚至亏本。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养鹅经验认为养鹅要取得较好的效益,必须抓好1~30日龄雏鹅的饲养管理。现将这技术介绍如下:1雏鹅舍的准备1.1清洁和消毒将雏鹅舍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墙壁,将洗…  相似文献   

9.
赵艳 《水禽世界》2008,(1):19-20
“鹅好养,雏难育”,雏鹅饲养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笔者通过大量的咨询、现场观察和死鹅剖检中发现: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阶段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给饲养户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雏鹅(1~30日龄)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雏鹅的成活率、中鹅的生长发育和种鹅的产蛋率。刚出壳的雏鹅体小,绒毛稀,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也较弱,怕湿、怕冷、怕热。若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疾病,造成死亡。所以在育雏阶段,应当给雏鹅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实行精心饲养管理,才能养好雏鹅。  相似文献   

11.
提高雏鹅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幼小体弱,管理稍有不当,就易发生死亡,因而雏鹅的饲养技术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雏鹅成活率的高低。据调查,农村一些养鹅地区雏鹅的成活牢一般为60%~70%,有的甚至仅30%~40%,严重影响了养鹅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7年以来,先后引进雏鹅8809只进行多次育雏探索,基本掌握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雏鹅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鹅养殖大多以农村农户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饲养管理水平低、条件差,再加上雏鹅机体抗病能力弱,雏鹅饲养期的疾病多、危害重,很容易引起其疾病暴发,影响经济收人。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就雏鹅几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作如下总结,供同行和广大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春季是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规模饲养中,1~3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一般占全期死亡率70%以上。其中因饲养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数占雏鹅死亡总数的15%左右。现将春季雏鹅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1雏鹅的第1次饮水和开食雏鹅出生后24小时左右第一次饮水。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类添加剂。第一次饮水后0.5~1.0小时可以喂食。可以根据所饲养肉鹅品种推荐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料。每次添料根据需要确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饲料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要使饲养的雏鹅育雏率高,又使育出的雏鹅生长发育好,就要在接雏前充分做好育雏的准备工作,并选好雏鹅,运好雏鹅。  相似文献   

16.
雏鹅痛风是近几年在肉鹅养殖业引起雏鹅死亡率较高的因素之一,雏鹅痛风的原因包括饲养过程中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饲料保存不当、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阴冷潮湿、雏鹅缺乏运动等,鹅星状病毒(GAstV)是引起新型雏鹅痛风病的病原。该病给我国肉鹅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尚无针对雏鹅痛风的特异性药物和疫苗,且现有治疗手段效果不显著。因此本文将从雏鹅痛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讨论,为今后饲养雏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春末夏初,是北方地区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无论是规模饲养,还是小群放牧,或是家庭散养,1~30日龄是雏鹅饲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日常管理、营养调剂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都有很大难度,所以雏鹅的发病率很高,其死亡率均占整个生长期死亡率70%以上。现将这期间的饲养管理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雏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雏鹅病毒性肝炎是5~20日龄雏鹅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鹅或带毒鹅从粪便中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本病常发生于5~20日龄的雏鹅,成鹅不易感染。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鹅舍潮湿,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由于本病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鹅业的快速发展,常规饲养法需 7个多月才能出栏,而强化育肥 3个月即可出栏。如何进行肉鹅强化育肥,是当前养鹅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   吉林省梅河口市柳某在 2000年 5月 1日购入雏鹅 480只,到 8月 8日出栏 470只,经过 100天的饲养,成活率达 97.9%,每只鹅均重达 3.51 kg,只均耗料 10.2 kg,饲料转化率 2.91∶ 1。费用支出 6 480元,每只鹅费用成本 13.50元 (鹅雏 4元 /只、饲料 9元 /只、药费等 0.5元 /只 )。纯收入 2760.2元,均只鹅纯效益 5.87元。主要经验是: 1育肥雏鹅的选择   雏鹅要体质健壮活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