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糯性和半糯性水稻品种成熟胚组织培养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晓东  李霞  周丽慧  姚姝 《核农学报》2012,26(1):6-10,16
为建立江苏优质糯性水稻品种的成熟胚再生技术体系,以非糯粳稻南粳44为对照,选择糯稻品种苏御糯和半糯性品种南粳5055为研究材料,以其成熟胚为外植体,分别从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分化和植株再生进行了比较,研究糯性水稻的成熟胚再生技术。结果表明,以M8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同样的激素组合(蔗糖3%,琼脂0.8%, 2,4-D 3mg/L,KT 0.1mg/L,ABA 0.2mg/L),诱导20d,苏御糯出愈率为98.81%,南粳5055为81.00%,均比对照南粳44的 99.32%略低,而且3品种的出愈快慢有差异,与对照南粳44相比,苏御糯的和对照相当,表现出愈较快,而南粳5055则比较慢。在分化过程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蔗糖3%,琼脂1%,山梨醇1.5%,2,4-D 0.1~0.4mg/L,6-BA 1~2mg/L),苏御糯和南粳5055在0.1mg/L 2,4-D和2mg/L 6-BA组合中分化率达到最高,分别是86.54%和56.5%,而对照南粳44只有21.42%,但南粳44在0.2mg/L 2,4-D和3mg/L 6-BA组合中的分化率最高,达到了66.67%。不同基因型的最高再生率分别为:苏御糯87.5%,南粳44 78.38%,南粳5055 65.3%。  相似文献   

2.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玉米杂种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远缘杂交单倍体胚植株再生频率,剥取胚龄16~20d的小麦单倍体胚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不同配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直径< 500μm的小胚在1号培养基、直径>500 μm态的较大胚于2号培养基能一步成苗直接发育成具有丛生芽和健壮根的幼苗;若把丛生幼芽分开后分别转移到1/2 MS基础培养基,则可分化增殖为多株麦苗.小胚培养基配方为:1/2MS +0.1mg·L-12,4-D+0.2mg·L-1 BA +300mg· L-1 LH(水解乳蛋白)+50g·L-1蔗糖+7g L-1琼脂,pH =5.8,成苗率71%;大胚培养基配方为:1/2 MS +0.1mg· L-12,4-D+0.2mg·L-1BA +30g· L-1蔗糖+7g·L-1琼脂,pH值5.8,成苗率83%以上,以上培养基维生素部分为正常MS培养基维生素加入量的2倍.适宜于小麦单倍体胚再生和繁殖的生长素效果:2,4-D>IBA>IAA,培养基加入2,4-D后经继代培养途径形成单倍体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增加了单胚再生植株数和植株丛生苗数量,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胚成苗率以及染色体加倍效率,从而提高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水平,缩短小麦新品种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3.
魏晓东  李霞 《核农学报》2016,(11):2104-2111
为揭示不同粳稻品种成熟胚的愈伤诱导特性,以17个优质高产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比较其愈伤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出愈率,并对出愈率较高(宁9213)和较低(南粳41)的品种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状态、细胞的结构及其蛋白组分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不同激素组合中愈伤诱导率高低顺序为:2,4-D+KT2,4-D+6-BA2,4-D+KT+6-BA。宁9213在2种培养基(2 mg·L-12,4-D+0.3 mg·L-16-BA和2 mg·L-12,4-D+0.3 mg·L-1KT)中愈伤的诱导率均显著高于南粳41,二者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中的诱导率高于添加6-BA的诱导率。仅添加了KT和6-BA 2种激素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超微结构差异不大,均表现为细胞间排列较紧凑,细胞质浓厚,具有大的细胞核和核仁,核膜完整,具有较多的线粒体和较少的质体。南粳41在添加了KT的培养基中愈伤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在添加了6-BA的培养基中细胞处于衰老状态。蛋白质组分分析显示,宁9213缺失了59 k D蛋白,而南粳41缺失了70 k D蛋白,但不同培养基诱导对两者愈伤组织的蛋白组分影响不大。因此,品种间成熟胚出愈率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基因型品种成熟胚对外源激素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其愈伤组织细胞生理功能、衰老速度以及特异蛋白表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水稻成熟胚愈伤诱导的规律,并利于加快水稻基因改良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羊茅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高羊茅(Festuca anmdinace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组分的最适配比,建立了高羊茅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MSM 5mg/L 2,4-D 0.02mg/L KT诱导高羊茅种子出愈率高达92%;愈伤组织可在培养基MSM 4.5mg/L 2,4-D 0.2mg/L KT上长期保持;愈伤组织在培养基MSM 2mg/L 2,4-D 0.2mg/L KT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后,可在添加2mg/L KT和20mg/L蔗糖的SH培养基(MSH)上诱导分化形成丛生芽,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96%。再生芽在1/2MS培养基上14d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耐逆新品种是促进花生增产、增效的主要手段,但较低的花生外植体再生效率严重阻碍了花生基因工程的研究。因此,建立高效的花生再生体系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3份不同花生品种的子叶节作为外植体,探究不同预培养天数和不同浓度的不同植物激素对子叶节丛生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5d的子叶节芽诱导情况最好。不同品种进行激素诱导培养时也有一定的差异规律:麻油1-1和弗落蔓生的子叶节外植体在MSB_5+6 mg·L~(-1) 6-BA+2 mg·L~(-1) 2,4-D培养基中诱导芽效果最好;濮花23号的子叶节最佳诱导芽培养基是MSB_5+10 mg·L~(-1) 6-BA+2 mg·L~(-1) 2,4-D。  相似文献   

6.
以十二卷属花卉糯玉露叶片、基部分株叶片、花序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植物激素组合和浓度对其诱导分化、增殖培养、生根的影响,试图建立起糯玉露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其花序,其诱导率最高为74%;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7 mg·L~(-1)6-BA+0.1 mg·L~(-1)NAA,增殖率为650%;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MS+0.3 mg·L~(-1)6-BA+0.3 mg·L~(-1)NAA,平均生根数为5.36条,生根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7.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茜  孙振元  卢琦 《核农学报》2005,19(6):441-446
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无菌苗的茎尖、子叶、下胚轴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单独添加1~3mg/L的2,4-D或与0.5mg/L的6-BA配合使用,均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在愈伤组织诱导起始阶段,用含2,4-D 2.0mg/L、BA 0.5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在2,4-D1.0mg/L、BA 0.5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连续继代培养后,在含BA 0.5mg/LI、AA 1.0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最好,并从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上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
那日  杨生  邢万金  杨体强 《核农学报》2010,24(4):748-751
研究了不同电场剂量处理细枝岩黄芪种子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电场强度为7kV/m,处理时间为100min,诱导培养基为MS+2,4-D 2.0mg/L+6-BA 1.0mg/L时出愈率可达91.0%,且生长情况较好,褐变程度轻。在MS+2,4-D 2.0mg/L+6-BA1.0mg/L诱导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后的各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当电场强度为7kV/m,时间为100min时分化率最高,达到78.3%。  相似文献   

9.
蓝刺头组织培养和叶片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Tausch.)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蓝刺头的再生体系,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0mg.L-1+NAA 0.1mg.L-1为最适分化培养基,再生率达48.33%,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3.56;添加2.0mg.L-1的硝酸银以及暗处理15d均可显著提高不定芽的再生率和再生芽数,再生率分别提高到80.33%和63.33%。  相似文献   

10.
以幼胚为外植体,观察激素、培养基等对甘啤5号啤酒大麦出愈率、分化率及绿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愈伤诱导过程中,诱导培养基CIM2(MS+1.25 mg/L CuSO4+1.00 mg/L VB1+250.00 mg/L肌醇+690.00 mg/L脯氨酸+1 g/L 水解酪蛋白+187.50 mg/L谷氨酰胺+25.00 mg/L天门冬酰胺+2.00 mg/L 2,4-D+0.50 mg/L dicamba)出愈率最高(88.4%),CIM1(MS+1.25 mg/L CuSO4+1.00 mg/L VB1+250.00 mg/L肌醇+690.00 mg/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2.50 mg/L dicamba)与CIM2上形成的愈伤质量优于CIM3(MS+1.25 mg/L CuSO4+1.00 mg/L VB1+250.00 mg/L 肌醇+690.00 mg/L 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3.00 mg/L 2,4-D);相同培养基中,dicamba对甘啤5号的出愈率的作用优于2,4-D。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不同,DCM1的分化率高(45.8%),优于DCM2。甘啤5号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及绿苗分化率均较高,可作为啤酒大麦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1.
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再生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再生率的因素,本试验以3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影响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克隆指数和分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玉米自交系幼胚的愈伤诱导率差异极显著。 生长环境对975-12影响显著,对18-599和416051影响不显著。18-599和416051的胚大小为2mm时II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而975-12在胚大小为2.5mm时II型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3个自交系的克隆指数和分化率一般在第3或第4代时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表明,18-599和416051这2个自交系具有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克隆能力强、易分化的优点,是玉米转基因研究中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12.
小麦幼穗培养的植株再生及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个基因型冬小麦护颖分化期的幼穗进行诱导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接近100%。经120余天继代培养后再生植株,再生率达73.7—100%。将SC1代植株移入田间,在219株植株中观察到育性、株高、抽穗期、穗形、芒形、籽粒(大小、形状和颜色)、颖色和腊性等广泛变异。经测定,籽粒α-淀粉酶和醇溶蛋白也出现变异。11个不同基因型的变异频率不等,各性状的变异频率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的抗病基因导入受体植物,使受体获得抗病性,已成为抗病育种的一个新途径。叶片是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的受体材料,本实验以几个樱桃树种、品种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影响樱桃叶片再生的几个因素,旨在为基因转化提供一个高效、稳定的植株再生体系。1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45a人工油松林下的植物组成、多样性及幼苗更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坡向和不同干扰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阳坡林下的物种组成相似性系数达到74%;原状林与去枯落物林,原状林与采伐上层乔木林地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74%和38%。灌木的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D)在不同坡向表现为:阴坡>阳坡;均匀度指数(J)表现为:阳坡<阴坡,草本的各项指数均表现为:阴坡>阳坡;3种处理下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去枯落物林>原状油松林>采伐上层乔木林,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采伐上层乔木林>去枯落物林>原状林,草本各项指数均表现为:去枯落物林>采伐上层乔木林>原状林。采伐上层乔木林下幼苗更新最好,在阴坡表现出良好的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虞秋成  严建民 《核农学报》2001,15(6):345-350
为了把野生优质工业用油植物基因导入到普通栽培油菜品种中 ,本文报道了野生优质工业用油植物L .fendleri的原生质体培养及其原生质体与普通栽培油菜品种原生质体融合。结果表明 :L .fendleri原生质体及两种植物融合原生质体在P8培养基上诱导出愈率高 ;来源于下胚轴的原生质体出愈率高于子叶原生质体 ;低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原生质体融合 ;子叶原生质体间细胞融合频率高于下胚轴原生质体间细胞融合频率 ;B5培养基 +2mgZT L对提高融合原生质体细胞愈伤组织再分化最适宜 ;原生质体融合细胞再生植株高度 60~ 70cm ,叶片形状偏向L .fendleri,叶片大小、茎秆粗细、花药大小介于双亲之间 ,花型、花色偏于B .napus,花药空瘪 ,无花粉粒 ,自交不能结实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CDPF(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的再生性能及再生机理,该文利用发动机试验台,分别对催化剂负载量为0、530和636 g/m3的3组CDPF开展耐久循环工况下的再生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被动再生消耗NO2,530 g/m3 CDPF(CDPF1)在大负荷工况下,后端NO2浓度低于前端,随着催化剂负载量增加,636 g/m3 CDPF(CDPF2)的后端NO2浓度高于前端。在耐久循环的首个3 000 r/min、100%负荷工况时,CDPF1与CDPF2的排气压降比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低约14 kPa。耐久循环测试中,CDPF1的再生效率为87.5%,CDPF2的再生效率达到93.1%。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构建了组成Soot的大分子菲与NO2,在Pt(111)晶面氧化为CO和CO2的反应模型。通过DFT计算呈现NO2的N=O化学键断裂、解离产生的活性氧O与菲基的1号C在Pt晶面滑移并结合的反应历程。利用DFT计算得到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对CDPF1进行再生过程的一维仿真计算,排气压降的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范围在3%以内。研究结果可为提高CDPF再生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7.
Three tomato cultivar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n the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White embryonic calli were formed within two weeks of culture. Shoots emerged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explant or indirectly from the embryonic callus. Multiple adventitious shoots were formed by clonal propagation of somatic embryos in the presence of 2 mg zeatin L-1. The meristematic end of the hypocotyl of the cultivar Pontaroza showed a high regeneration frequency (70.2%) compared with the cotyledonary leaf explant (35.3%). The plants grown in the green house and the regenerants obtained showed a similar peroxidase banding pattern. The combined analysis of variance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shoot induction between cultivars was highly significant. Shoot induction frequency was 57.2%, 43.5%, and 35.5% for the cultivars UC-97, Pontaroza, and Zuishi, respectively. The regeneration frequency was 50%, 28%, and 20% for the cultivars UC-97, Pontaroza, and Zuishi, respectively.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shoot induction between cultivars were due to the gene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桧状青霉H16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于30℃,转速为200 r/min的SDYS培养基中培养了16 h的菌丝,经S1溶液洗涤后,在1 mol/L的NaCl为等渗溶液,采用浓度为10 mg/mL的酶液,酶解温度为35℃,转速为100 r/min的条件下处理1.5 h时原生质体量达到最佳,本实验范围内最高达到6×106个/mL;同时,选取含有25 mmol/L Ca2+的改良的察氏培养基培养经S2洗涤的原生质体时,原生质体可以达到较佳的再生率,本实验范围内最高达到24.3%。该研究为桧状青霉后期的菌株改造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地被菊花(Dendranthema grandiflomm cv.White Snow)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基础培养基上诱导培养,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2.0mg/L 6-BA和0.2mg/L NAA组合可获得93.8%的再生芽。将含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DREB1A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地被菊花White Snow叶盘,经PCR和PCR—Southem检测,DREB1A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2d后,将OD600=0.5~0.7的根癌农杆菌稀释30倍后侵染叶盘10min,再共培养2d,有利于获得最高遗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采伐迹地米槠林群落的演替恢复过程,通过野外标准地群落调查和重要值计算,分析了福建三明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结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3个标准地共调查到乔木有天然更新13科16属20种;人促更新5科6属6种;人工造林1科1属1种。2)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落群中米槠种群径级分布呈天然更新:低径级的个体占的比重较大,随径级增大,立木株减少;人促更新:低径级个体占的比重极小,而中、高径级个体占的比重极大;人工造林:呈正态分布。3)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中米槠种群的垂直结构呈天然更新:自上而下的递增趋势;人促更新趋于正态分布;人工造林服从正态分布。3种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为天然更新>人促更新>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