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武隆县长坝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3年发种888张,产茧525担,蚕农收入30.56万元,1994年发种1465张,产茧924担,蚕农收入53.83万元,1995年发种2344张,产茧1500担,蚕农收入80万元。1995年发种、产茧、蚕农收入分别比93年增长163.9%,185.7%和162.3%,保持了全区蚕桑生产增长第一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丝绸行业困难,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1996年春发种比95年同期增长25%,蚕茧产量增长24.8%,蚕农增收23%,养蚕单产超30公斤,全镇蚕桑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正> 纳溪县石棚乡方山村二社,共产党员王银成,1989年养蚕19.25张(其中原种52.5克),产茧747.5公斤(其中原蚕茧288.2公斤),茧款收入8543.47元,共育原蚕110张,收得共育费2216元,合计收入10759.47元,比1988年增长58.48%,一跃成为超万元的蚕桑重点户。养蚕收入占全年农副业总收入16976.47元的  相似文献   

3.
<正> 我区今年春蚕生产,在遭受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又喜获丰收。全区共发蚕种11046张,产茧337820公斤,平均单产30.6公斤,蚕农售茧收入483.8万元,张平收入43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发蚕种1036张,增长10.4%;增产蚕茧18648公斤,增长5.8%;增加收入195.4万元,增长67.7%;单张收入增加150元,增长52.1%。  相似文献   

4.
<正> 岳池县是一个10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坚持10年改革,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格局已初步形成。蚕桑生产已成为振兴岳池经济,富国裕民的骨干项目。1989年全县养蚕11.7万余张,产茧304.4万公斤,单产26公斤,农民茧款收入2700多万元,发种产茧分别比1978年增长2.1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蚕茧单产大幅度下降,尽管发种量年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蚕茧总产量却不能同发种量成比例增长。盐亭县1979年发种105146张,产茧313.6万公斤,单产30.1公斤。1989年全县发种142025张,产茧297.9万公斤,单产21公斤。10年间,发种增加35.1%,单产下降30.2%,总产量减少5%。分季来看,1979年春、夏、正秋、晚秋四季的单产分别为30.1公斤、27.1公斤、28.8公斤、32.4公斤,1989年心季单产分别为22.9公斤、15.3公斤、  相似文献   

6.
<正> 双流县委、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依靠科技,振兴经济”号召,因势利导,狠抓桑树基础建设,培训技术力量,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该县属成都市郊,很少农民养蚕。1990年全县发种1102张,比1989年发种417张增长60.9%,总产茧22833公斤,比1989年产茧11315公斤增长98.2%。今年在县委、政府统一规划下,充分利用丘陵荒坡、田边、地边、河渠边和屋前屋后空隙地栽桑发展蚕茧生产。在3年内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实现1户1亩桑,1年3张蚕,收入超千元的目标。1991年养蚕3000张,产茧、收入翻番。目前已从广东引进桑种600公斤培育桑苗,加强现有投产桑肥培管理和嫁接良桑,  相似文献   

7.
<正> 华蓥市是四川省南充地区一个工农结合的新兴工业区,有16个乡镇、24.6万农业人口,6.9万多农业户中,养蚕户占总农户的15.6%。1990年春、夏两季养蚕发种4332张,产茧138,725公斤,张平产茧32.02公斤,比全地区的张平产茧23.7公斤多8.32公斤,提高了35.1%;比该市去年同期的30.5公斤提高4.9%。其中:春蚕发种2450张,产茧99178公斤,张平产茧40.5公斤。比全地区张平产茧25.5公斤多15公斤,提高58.8%。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正> 富安镇37个树中有36个树养蚕,养蚕户1.05万户,占总农户的58%,有新老桑园11985亩。占总耕地的12.8%。1984年跨入全省第一批500吨茧乡镇的行列,1988年产茧1075吨,1989年总产突破1500吨,亩产茧超150公斤,亩桑收入1640元,1990年蚕桑生产再上新水平,全年饲养蚕种55610张,比上年增加9918张,生产蚕茧1665吨,收购164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1%、9.3%。亩产茧159公斤,比上年增5.6%,亩桑收入1739.92元,比上年增加67.92元。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区四季发种31502张,全面实现了散卵化,总产茧1000吨,收入819万元。比去年发种、产茧、收入分别增长22%、52.6%、152%。单张产茧31.7公斤,收入260元。据大面积调查,在基本同等条件下,散卵蚕种比  相似文献   

10.
《江苏蚕业》2005,27(4):53-53,56
<正>据初步统计,江苏省现有桑田140万亩,今年全省发放饲养蚕种290多万张,其中:春季139.9万张,夏秋约155万张,饲 养量较上年增加约2%。全年生产蚕茧约10万吨,春季5.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6%,夏秋季产茧4.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 产近20%,年产茧量减1.1万吨,减产幅度约10%。全省蚕茧收购均价1100元/50公斤,比上年提高约200元/50公斤,增幅 近20%,预计全年蚕茧生产总值增加约2亿元。集中产区蚕茧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南通蚕茧收购均价1221元/50公斤、盐城 蚕茧收购均价1289元/50公斤,分别比上年提高295元/50公斤和325元/50公斤。但由于各地蚕桑生产水平不一和秋季减 产损失程度差并较大,一些蚕区的蚕农收入将比上年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正> 邛崃市战斗乡肖建昌全家3人承包荒地50亩,91年用38亩栽成桑园,92年养蚕27张,收入8910元;93年养蚕40张,收入13400元;94年共计养蚕66张,单产35公斤,产茧2310公斤,收入3.9万元;共育小蚕800张,收入1.2万元,共计收入5.1万元,实现全家人平收入1.7万元。计划95年养蚕100张,单产35公斤,产茧3500公斤,收入6万  相似文献   

12.
我县是1989年初引进小蚕片叶立体育新技术的,1990年在273户试验、示范,养蚕种1633张,占县总养蚕量16.78%,产鲜蚕茧37.93吨,平均单张蚕种产茧23.23公斤,比当年平面育的单张产茧增产 16%左右,1991年全县计划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8000张占总养蚕量的60%,平均单张蚕产茧比平面育要求提高1.5kg, 总增加蚕茧量1.2万kg.蚕茧总产值要求增加10.8万元(每kg蚕茧按9.00元均价计).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际推广10623张,占当年总养蚕量的65.43%;超计划32.8%.平均单张蚕产茧24.12公斤,比  相似文献   

13.
<正>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下游的南充地区,在1987年增产蚕茧315万公斤的基础上,1988年又获丰收。1988年产茧2675万公斤(26.75万公担),比1987年的2389万公斤,增产286万公斤,增长12%,单盒产茧23.8公斤,比1987年有些下降;农民茧款收入2.05亿元,比1987年的1.2亿元增收0.85亿元,增长70.8%。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自治区15个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1989年全县有桑园4560亩,饲养蚕种1.6万张,产茧325吨,收购(即丝茧和原种茧)255吨。桑园比上年增加1960亩,养蚕种增加1倍,收购量增1.42倍,并出现有常乐平心、阳月、火星三个村公所年产茧超50吨;有莲北村新联队,火星村苫西头队,阳月村西头队三个生产队养蚕户均收入超4000元,人均收入近千元,有王瑞辉等19户养蚕收入超万元;有新联队大面积186.4亩亩产茧143.25公斤;有王瑞奎等7户亩桑产茧超200公斤,其中:王瑞奎种桑3.8亩,亩桑产茧234.4公斤。  相似文献   

15.
<正> 城固县:全县养蚕3038张,产茧88929.5公斤,产值369918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1.86%、17.17%、41.85%。涌现出产茧2.5万公斤以上的区1个,1万公斤以上的乡4个,5000公斤树4个,养蚕收入上千元的346户,2000元以上者147户,7000元以上者1户。鲜家庙乡包家营村今年养蚕272张,产茧9040.5公斤,产值38702.2元,户均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 海安县沿口乡居湾村养蚕大户居子忠, 1989年承包的15.6亩桑田,养蚕47张,产茧2060.1公斤,平均张产茧43.8公斤,茧款收入23027.47元,张种产值489.94元,亩产茧132.06公斤,亩产值1476.12元。扣除化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当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春茧单产大提高。全县1993年春蚕发种6873.5张,产茧25.94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净增蚕茧5.05万公斤,增长20.17%;平均张种单产达37.74公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略阳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自1987年初交农牧局分管后,连续三年创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全县发种8022张,产茧20万公斤,平均张产25公斤,产茧量比1986年的9.9万公斤翻了一番多,张产提高6.5公斤,产量平均每年以25.6%的速度增长。但是,生产形势并非乐观,产、供、销环节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已使生产出现了潜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优质蚕桑基地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蚕茧丝绸业是我国的传统资源型创汇顺差产业,成都为蚕丝绸的故乡之一,曾为我市农户增收和出口创汇作出过显著贡献。根据《成都市农业区划》,蚕桑生产布局调整已由近郊平原转移到中远郊的低山丘陵区,到2001年,全市有桑树5.5万亩,养蚕3.58万张,产茧1042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27.0%、27.1%和25.3%。投产桑园亩桑养蚕1.0张,平均单张产茧29.11公斤。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忠县重拳出击,狠抓蚕桑,走出了一条桑蚕兴县的农业特色之路.全县发放蚕种93332张,产茧1336.5吨,实现产值1514.36万元.虽然蚕种较1997年减发7465张,但是,蚕茧产量比1997年增收45.43万公斤,增长51.5%;蚕农增收472.89万元,产值增长45.4%.丝绸公司上交税金134.8万元,较1997年54.6万元增缴80.2万元,实现了财税收入大幅度上升.1998年蚕茧生产出现了恢复性的发展,单产提高,效益增加,蚕农的收入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