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贵州茶园害虫区系考查及优势种演替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种茶历史悠久,茶园害虫种类丰富,在近些年考查鉴定基础上,记载了隶属于53科10目2纲的茶树害虫231种、害螨5种及其地理分布,其中鳞翅目18科110种,同翅目12科77种,这两目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81%.就优势种演替趋势来看,20世纪50年代前期茶树害虫不防治;从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主要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毛虫,其中50年代茶牡蛎盾蚧、椰圆蚧和茶网蝽等害虫也较严重,60年代卷叶蛾类、尺蠖类等鳞翅目害虫严重为害,70年代刺蛾类、蓟马类严重发生.80年代初以来,侧多食跗线螨、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黑刺粉虱和茶牡蛎盾蚧等小型刺吸式害虫为害重,鳞翅目和鞘翅目等咀嚼式害虫降为次要害虫.分析优势种演替主要原因,认为:茶园耕作制度从茶树种籽的单丛种植、单行条植、到双行密植和多行密植,再到无性系良种双行条植,氮肥施用量大量增加,显著改变了茶区气候、茶园生境小气候,改善了茶园肥力,芽叶持嫩性增强,营养组成改善,生境愈趋稳定,害虫种类和个体数量增多;其次,茶树品种不断更换,主推的高产品种增多,营养组分含量增加,刺吸式害虫增多;尤其是化学农药的常年使用,致大体型、代数少的害虫逐渐减少,小体型、多化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促使茶园昆虫区系的演替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茶园害虫840种,在四川主要的茶园害虫有茶尺蠖、茶小绿叶蝉等10来种,长期以来,茶园频繁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加上茶园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导致茶园害虫发生加重,防治次数增多,用药量增加,并造成农药残留问题,影响茶叶安全和茶叶的上市、出口。为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食品安全,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药剂来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树害虫,我们进行了苦参碱防治茶尺蠖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园蜘蛛调查和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茶园蜘蛛初步统计达28科289种,茶园蜘蛛发生数量占捕食性天敌的65%~97.8%,茶园蜘蛛对茶园害虫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分析了化学农药施用、害虫的发生数量、气候和生境等影响茶园蜘蛛数量的因子.阐述了加强蛛虫测报、采用配套的农业措施、应用物理机械防治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等茶园蜘蛛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菊酯类农药是广谱性杀虫剂,具有速效、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安全等特点,除对140多种害虫防治有特效外,有些菊酯类农药还对地下害虫和螨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会使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菊酯类农药时应注意以下4点:  相似文献   

5.
茶叶瘿螨是茶园重要害虫,成螨和若螨以针状口器吸食叶片汁液。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安徽茶区采获茶园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107种,鉴定了66种,分属于2目15科。主要有茧蜂、小蜂、缘腹卵蜂和寄蝇等类,均对害虫具有较大的自然控制效应。茶园山林植被繁杂,有利于多种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存繁衍;大量施用农药,则对天敌昆虫威胁很大。作者认为应发展生物防治,建立良好的茶园生态系,充分发挥寄生性天敌昆虫对茶园害虫的制约效应。  相似文献   

7.
陈茂春 《湖南农业》2005,(11):14-14
菊酯类农药是广谱性杀虫剂,具有速效、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等特点,除对多种害虫防治有特效外,有些菊酯类农药还对地下害虫和螨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会使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菊酯类农药时应注意以下3点:一是严格控制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8.
氰戊菊酯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用于茶叶防治害虫,由于其乳油的含量和用药量高,在茶叶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它菊酯类农药.大量茶叶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氰戊菊酯成为我国茶叶中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农药之一.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得非常严格.自2000年7月1日起,欧共体对茶叶中的氰戊菊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将改为0.1毫克/公斤(德国为0.05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我国对中药材储藏期孳生的螨种进行了调查研究,经对以往大量文献资料的归拿整理,现已分离鉴定出的中药材螨种有66种,隶属于4亚目16科37属.  相似文献   

10.
柑桔红蜘蛛猖獗原因探讨及其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1950年以前,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虽然在某些年份曾发生灾害,但是并不是一种年年为害的主要害螨;这种螨类上升为主要害螨是50年代后期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后才引起的。 近20年来,各地已先后使用了近20种农药来对付这种害虫,除柴油乳剂、洗衣粉及松脂合剂外,红蜘蛛都产生了抗性;到目前为止在四川、广东仍有些地区极少使用农药,红蜘蛛也很少有大发生的记录。 实验证明,红蜘蛛的大发生是由于滥施农药杀伤天敌引起的。 在广东及四川,植绥螨已被证明是红蜘蛛的主要天敌,常见的种类有德氏钝绥螨(Amblyseius deleoni M.et D),短毛钝绥螨(A.okinawanus E.),拉戈钟绥螨〔A.largocnsis(M.)〕纽氏钝绥螨〔A.newsami(E.)〕卵形钝绥螨〔A.ovalis(E.)〕四会钝绥螨(A.obtuserellus W.et B.),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E.et L.)及一种植绥螨(Phytoseius hawaiiensis P.),德氏钝绥螨是最常见的重要种类。由于世代历期短及繁殖快,在田间对红蜘蛛的控制能力很明显。 干旱对植绥螨及致病真菌芽枝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发生不利,因此对红蜘蛛的猖獗有利。 作者建议在果园边植林及间种绿肥以增加果园湿度,使有利于植绥螨及致病真菌的繁殖;使用对植绥螨杀伤力较小的选择性农药进行挑治;在有条件  相似文献   

11.
柑桔全爪螨属于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又名瘤皮红蜘蛛、柑桔红蜘蛛.主要以口器刺破叶片、绿色枝梢及果实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片呈现出许多灰白色小斑点,失去光泽,严重时全叶灰白,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近年来,某些地区由于使用农药不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柑桔全爪螨已上升为头等重要害虫.为探索低毒无公害杀虫杀螨剂对柑桔全爪螨的防治效果,2003年用10.2%阿维·哒乳剂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2.
山区茶园生态环境好,其茶叶产品质量上乘,但山区茶园多与森林相邻,害虫种类多、危害频繁,给茶园虫害防治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几年来,古丈县广大茶农推广5种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法,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既节本、增效,又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13.
永春县是全国芦柑最大的生产基地,被称为“芦柑之乡”。全县现有芦柑面积10069hm^2、产量30万t,2005年出口17个国家54069t,并第1次出口24000kg到欧盟的荷兰。但生产上为防治红蜘蛛、锈壁虱等害虫的为害,果农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柑桔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限,而且导致天敌死亡、害虫抗药性增强。而利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锈壁虱等为害柑桔的主要害虫,可有效控制害螨为害,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芦柑品质。为此,永春县桃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02~2005年开展了芦柑以螨治螨生物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防治农林作物病虫害。到50年代,这些有机氯农药被广泛应用。农药的问世,的确取到了高效、快速杀灭害虫的显著效果,同时农作物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化学农药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止污染已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由广西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集琦虫螨克,是最新一代广谱高效杀虫杀螨剂,它能有效地防治众多的、对现有常用农药敏感的或具有抗性的植食螨类和其它害虫,如美洲斑潜蝇、蜘蛛螨、锈螨、小菜蛾、木虱和线虫等.  相似文献   

16.
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结果】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的LC50分别为0.104 1mg/L和1.223 3mg/L;对截形叶螨的LC50分别为0.081 4mg/L和6.356 7mg/L;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278 9和0.192 4,即阿维菌素吡虫啉.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TSR1,具有正向选择性,吡虫啉的TSR1,具有负向选择性.【结论】建议生产中优先考虑阿维菌素进行害虫螨防治,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益螨,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运用.  相似文献   

17.
农药的合理混配能够提高防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阿维菌素主要以胃毒和触杀为主,对成螨、幼若螨有很好的杀伤作用,但杀卵作用较差,田间使用时持效期较短.四螨嗪是高效杀卵剂,对若螨效果差,对成螨无效,田间药效迟缓.本文主要探讨这2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合理混配后对苹果叶螨的防治效果,于2006~2007年用10%阿维·四螨嗪悬浮剂对苹果叶螨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振枝法和杀虫灯检测法对湖南省长沙市高桥茶场无公害茶园和常规茶园进行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并比较无公害多种措施相结合对茶园重要害虫黑刺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行间覆草、悬挂杀虫灯和施用植物源农药集成的茶园无公害防治技术,与常规防治相比,较好地保护了茶园的天敌,提高了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抑制了黑刺粉虱的暴发为害。表明茶园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能使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逐渐上升,维护生态平衡,避免黑刺粉虱等少数害虫在没有农药压制的情况下暴发为害,能保证茶叶的食用安全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昌吉州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叶螨、白粉虱、蚜虫、潜叶蝇和地下害虫等害虫危害特点以及发生条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选用高效、低毒、安全农药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旨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纵观历史,害虫抗药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40年代以前无机杀虫剂时代,农药种类很少,农药靶标很广,抗性发展缓慢.(2)40~80年代,有机氯、有机磷时代,农药靶标明确,作用机制单一,农药种类相对较少,抗性发展较快.(3)80年代后,拟除虫菊酯、生长抑制剂等农药出现,农药靶标单一,抗性发展十分迅速.但当前农药药剂种类多,新品种不断开发研制,增加了轮用、换用、混用的机会,对害虫抗性治理出现转机.人类可战胜害虫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