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晓刚 《齐鲁渔业》2009,(12):44-45
淋巴囊肿病据外观病状即可进行诊断,是发现最早的鱼类病毒性疾病之一,于1874年就有记载,也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鱼类病毒病,目前国外曾报告包括海水、淡水和半咸淡水在内的9科42目125种鱼类患淋巴囊肿病。在淡水鱼上主要是危害丽科的鱼,如各种慈鲷和短鲷;海水鱼类有鲈形目、鲽形目和纯形目中的一些种类。  相似文献   

2.
鲤鱼痘疮病     
<正>病原或病因病原为鲤疱疹病毒(Herpes-virus cyprini),为有囊膜的DNA病毒,病毒最适传播温度为为15℃~20℃。临床症状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后变厚、增大,逐渐在鱼体形成一层白色粘液层。随着病情发展,粘液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如石蜡样物质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时,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可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流行病学流行于秋末至春初温度较低的高密度养殖池塘,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后,病鱼可自愈,一般不会  相似文献   

3.
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 ic disease简称LD)是由虹彩病毒科的淋巴囊肿病毒(L ymphocyst ic viru s简称LCV)引起的。牙鲆淋巴囊肿病发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防治。牙鲆鱼淋巴囊肿病的特点是呈亚急性暴发,感染率高达809,6以上,病鱼死亡较多。但在同一养殖场的不同养殖车间,使用不同育苗场的牙鲆鱼苗种养殖的则未见发病,而使用同一厂家牙鲆鱼种苗所养殖的牙鲆鱼则普遍发病。  相似文献   

4.
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杰 《河北渔业》2005,(4):39-40
近年来,我国工厂化养殖牙鲆鱼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病害也日趋增多。2004年天津市病害测报中淋巴囊肿病是牙鲆鱼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是牙鲆工厂化养殖的高发病,我市测报牙鲆淋巴囊肿病发病面积1246m^3,累计发病率13.76%,经济损失逾百万元。牙鲆淋巴囊肿病可导致工厂化养殖大面积暴发流行,感染率高,损失惨重,因此加强病害综合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海水鱼淋巴囊肿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上旬,本岗位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一个试验基地鲤鱼主养池塘发生了严重的鲺病,鲤鱼的感染率几乎为100%,而且感染强度非常大,平均感染强度为50个左右。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治疗措施,基本控制了鲺病的危害。7月初,岗位专家王桂堂研究员接到中科院水生  相似文献   

7.
鲤鱼痘疮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很少报导的鲤鱼痘疮病(病毒性),1994年至1995年先后在青海省大通、西宁和平安等地区越冬池出现,造成大批量越冬鲤鱼种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鲤鱼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引起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一、二龄鲤鱼鱼种。一般流行季节在秋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5℃以下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的鲢、鳙、草和鲫都不感染。 病鱼在发病初期鳍和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数量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我县一中4.5亩水面的鱼池中,因鲤鱼放养密度高,60%以上的鲤鱼患了痘疮病。为治疗此病,我们试验用福尔马林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DNA疫苗(核酸疫苗)是利用现代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技术研制而成的新型疫苗。核酸疫苗被导入宿主动物体内后,由体细胞摄取,并在细胞内表达病原体的蛋白质抗原,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比较广泛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与传统的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相  相似文献   

10.
<正>大菱鲆英文名为turbot,商品名叫多宝鱼,原产于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冷水性鱼类,其性格温顺,体型优美,肌肉丰厚、白嫩、骨刺少、出肉率高,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口感爽滑,是理想的保健和美容食品。自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教授把该鱼引入我国,雷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攻克了亲鱼培养、苗种繁育、成鱼养殖等技术环节,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面积达到了400万米2,年产值近40亿元。葫芦岛市在2000年引进多宝  相似文献   

11.
牙鲆淋巴囊肿病的病理和病原分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常规显微和亚显微技术观察和分析患淋巴囊肿病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oaceus)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其病原——淋巴囊肿病毒,并利用牙鲆细组织细胞系FG—9307为感染基质,观察淋巴囊肿病毒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患病牙鲆的囊肿组织是一些淋巴囊肿细胞的集合体,这些囊肿细胞排列紧密,直径为10—100μm,细胞近圆形,细胞质内散布有大量的嗜碱性包涵体,且多数集中在细胞的边缘部分;囊肿细胞内含有大量病毒粒子,其衣壳外形呈六角或五角形,直径为150—230nm,大多数病毒粒子中央有一致密的核,核外周包围着一双层核衣壳,核衣壳的表面可见一圈把手样亚单位。以患病牙鲆囊肿物制备的上清液接种细胞,7d内未见细胞异常,经盲传2—3代后,细胞出现较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正>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直接导入动物体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动物实验证明,在合适的条件下,DNA接种后既能产生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核酸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牙鲆淋巴囊肿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草药制剂作为一种无药物残留、无抗药性且能有效治疗鱼类疾病的药物已逐渐被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本试验研究开发的防治鲆鲽类淋巴囊肿病的中草药制剂是在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反复试验论证,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研制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水产养殖以鲤鱼为主要品种,近年来鲤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以鲤鱼痘疮病发生为重,影响鲤鱼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魏建平 《内陆水产》1995,(12):21-21
据笔者下乡了解,由于我市去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造成塘库蓄水减少、水位陡降,影响了正常投食,部分精养塘库的鲤鱼出现了萎瘪病。即当地群众所谓的“干瘦病”。这种病的显著特征:体型瘦长,背部两侧肌肉收缩下陷,形成脊梁发硬不能自由弯曲活动。病雄鱼型似鲢体,两侧扁平,雌鱼腹部放于平地不倒。解剖病鱼,可见胆囊轻度肿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几十年来的南苗北运和养殖密度的逐年加大,许多北方过去没有的鱼病也在我省逐步蔓延开来。笔者从事水产工作二十多年,专项从事鱼病防治工作也有近十年历史,深感到鱼病防治的好坏是当前影响我省渔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鲤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哈尔滨市水产所实验鱼池、哈尔滨市西郊渔场养殖的鲤鱼种、鲤成鱼连续发生绦虫病,感染率高达30~50%,并在一、二年间迅速蔓延开来,严重影响了鱼的生长和产量。尤其越冬后期至饲养初期,在水温升高、绦虫生长加快的情况下,常发生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90%。为了控制此病的流行,我们分别用敌百虫药饵和别丁药  相似文献   

20.
<正> 鲤鱼痘疮病欲称白膜病,症状早期为白色斑点,覆盖一层很厚的白色粘液。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到全身,患病部位的表皮增厚而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高出体表1—5mm。若不及时治疗,轻者体重下降,重者引起死亡。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很高,经过调查发现,发生痘疮病的原因有二:一是放养密度过大,二是营养不良,造成鱼体粘液增加所致。为治疗此病,我们试验用福尔马林治疗,效果很好。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