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串红是较好的布置节日花坛的材料。成批量生产时,多采用播种繁殖。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播种 1.播种期:一串红从播种到开花需要4个月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用花的日期。现将用花时间与播种期分别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串红生长和开花特性对高温反应的品种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串红是我国夏秋季节常用的红色草花,温度超过30℃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本试验研究了9个一串红品种在田间自然高温下的生育期及田间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一串红不同品种间在生育期上存在显著差异,火娃和辉虹开花天数最长。在自然高温胁迫条件下,一串红不同品种间在株高、冠幅、花序长度和花序数上存在显著差异,所有品种生长放缓,并且均出现了少量叶片萎蔫的现象,但高温并未对一串红的正常开花起到显著影响。在整体表现上,辉虹、皇后、火娃和红孩表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有较强的耐热性,适于在高温下生长。  相似文献   

3.
红蓼采种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种期是影响红蓼采种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播种过早,苗期营养生长时间长,开花结荚早,花期正遇高温天气,发虫率高影响产量。播种太迟,生长时间缩短,营养体尚小就开始花芽分化,产量不高;另外,开花结荚推迟,青籽率明显增高,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实践证明,长江流域红蓼采种适宜的播种时间在4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一串红通常作一年生栽培,春播、秋花(花期9~12月)。但实际上,一串红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温度适宜,几乎可常年开花。因此,若培育一串红越冬植株,可使其提早于5月开花,且因植株高大,开花繁茂,花色鲜艳,观赏价值更高。其终花期与当年播种苗的花期相同,故而实际观赏花期可增加5个月。  相似文献   

5.
谁都希望新春佳节多些鲜花,多些喜气,那么,开着金色小花的金盏菊一定能满足您这种愿望。但是怎样才能让它从4月开花变成春节盛开呢? 金盏菊性喜凉爽,不耐暑热,通常情况下都作二年生草花栽培,10月播种,冬季(华北地区)稍加覆盖越冬,来年4月盛开。如要让它花期提前,必须首先提前播种期。可在9月上中旬播种,此时闷热的夏季已过,适合  相似文献   

6.
一串红的繁殖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串红又名西洋红、爆竹红,原产南美巴西,为唇形科鼠草属植物。常见的一串红品系有:“必俏”系列“、新手”系列、“莎莎”系列、“展望”系列、“维多利亚”系列。颜色有:猩红色、橙红色、淡紫色、紫色、酒红色、红白双色、玫瑰双色、白色、混色等。形态特征与生长特性一串红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25~30cm,植株矮壮,株形美观,花序成串,色红鲜艳,花期长且不易凋谢,既适于露地花坛栽植,又适于盆栽观赏。一串红喜暖好阳,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能耐高温,但盛夏气温过高时生长发育转弱,30℃以上生长迟缓,植株和开花会有不良表现。3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下月花事     
1.陕西读者谷金生问:盆栽彩串红已经收获种子,苗仍很好,能在温室越冬吗?明年播种会不会返回成普通串红?用什么方法才能保证这个突变品种? 答:彩串红实际是一串红的突变品种,如欲越冬栽培,应于降霜前移入温室或封闭阳台有光处,脱盆换土。土壤采用园土40%、腐叶土50%、农家腐熟肥10%(因当地土壤  相似文献   

8.
为给皖北及邻近地区引种大麦新品种"花11"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11"品种在皖北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播种密度为22 万/667 m2较为合适,其中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小,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设置更多的播期、适当再提高播种密度可能有助于找到更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来提高"花11"在皖北地区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瓜叶菊(Cineraria cruenta Mass)是重要的温室盆花之一,其生长适温为15~20℃,苗期不耐高温,因此,在江浙地区瓜叶菊的安全播种期为8月中下旬,其自然开花期3~5月,形成瓜叶菊开花上市集中,经济效益低。为了克服平原夏季高温对瓜叶菊播种期的限制,本试验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于7月下旬在高山播种,约在11月上旬将瓜叶菊盆栽苗运回本所(杭州钱塘江畔)塑料大棚内继续培育,可以促使瓜叶菊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给皖北及邻近地区引种大麦新品种“花11”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11”品种在皖北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播种密度为22万/667m2较为合适,其中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小,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设置更多的播期、适当再提高播种密度可能有助于找到更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来提高“花11”在皖北地区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种期对高粱红缨子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缨子”高粱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5个不同播种期对其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红缨子”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株高、单稳粒重、千粒重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基本按规律缩短,生育期最长139d,最短的为108d.各处理中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达到261.35kg/667m2,其它处理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单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都呈下降趋势.通过试验结果比较,“红缨子”高粱的适宜播种期可以考虑在4月15日前后.  相似文献   

12.
紫花地丁种子的萌发性状及其栽培繁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本美  孙运涛  孙超  魏玉凝  郭琛 《种子》2003,(5):24-25,28,T001
紫花地丁是北京地区早春开花的野生花卉。萌发过程中种子对温度十分敏感 ,既忌高温 (>30℃ ) ,又忌低温(<2 0℃ )。在高温下根系变褐色并霉烂 ,在低温下萌发及生长缓慢。最适发芽温度为 2 5℃。田间播种试验表明 ,撒播当年5月采收的野生紫花地丁种子 ,最适播种期为 8月下旬。与此前 (7月 )此后 (9月 )播种期相比较 ,8月播种的出苗率及植株生长量最高 ,并于当年 10月初开花。种子最适播种量为 1g/ m2 。  相似文献   

13.
国外绿化草花生产较早,均已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主要用的品种是矮化万寿菊、矮牵牛、矮串红、郁金香等。例如:美国春季绿化主要用矮牵牛,秋季则改为矮万寿菊。而荷兰常年用郁金香美化环境。我国在80年代初主要用一串红、美人蕉等。由于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观点的提高,要求绿化形式的多样性。我们便从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卉盆景》2008,(4):34-34
用雪水浇花促进花卉生长的说法有一定科学依据。雪水在花卉栽培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雪水浸泡的种子播种后,可加快花株的生长速度,并能提前开花结果,如蜡梅、一串红、千日红、鸡冠花、冬珊瑚等;二是用存储的雪水浇灌盆花,不仅可加快其高粗生长,而且可使其长得叶绿、花大、果艳,如梅花、杜鹃、茶花、蜡梅、天竹、金橘等。  相似文献   

15.
播种期和品种对萝卜现蕾、抽薹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炳良  邓俭英  曾广文 《种子》2003,(3):15-17,20
对冬性强弱不同的4个萝卜品种进行周年播种,以探讨其现蕾、抽薹和开花的响应。结果表明,从播种至现蕾、抽薹和开花所需的时间不仅品种间和播种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正品种与播种期之间的互作效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播种后现蕾、抽薹时间越短,现蕾时叶片数也越少、初花期植株越矮小。在杭州的气候条件下,“白玉春”和“早春大根”周年播种在现蕾前均能够获得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肉质根,但尽可能避免11月下旬至2月下旬;“一点红”只要在4月至11月初播种亦可在现蕾、抽薹前获得大小正常的肉质根;“短叶13”只有在6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时方能在现蕾、抽薹前获得大小正常的肉质根。  相似文献   

16.
非洲菊 系列特征 "皇家"("Royal"):株高25~35cm,花色以市场最受欢迎的黑心为主,早花、多花,花色丰富亮丽,花径7~10cm,单朵花花期20~30天.盛花期间,单株同时开花数量可达10朵以上.生长期短,温度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周年生产,开花不断,是理想的温室盆栽花卉品种.播种到开花4~4.5个月.  相似文献   

17.
天竺葵是多年生草本花卉,群花密集如球。花色红、白、粉、紫,变化多样。昆明地区四季如春,天竺葵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开花。繁殖昆明地区四季均可进行种植,以冬、春季室内盆播为好。发芽适温为18℃~26℃。天竺葵种子不大,播后覆土不宜深,约4~6天发芽。秋播第二年夏季能开花。播种繁殖的实生苗可选育出优良的中间型品种,花多叶少。  相似文献   

18.
矮串红为一串红的变种,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多作一二年生草花栽培。笔者近年来,将其作多年延续栽培成功,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一串红不同品种的发芽情况,以及不同的光照条件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温度对一串红种子发芽有一定影响,对发芽势影响较大;适量的遮光有利于一串红的生长和开花.  相似文献   

20.
桂花几年不开花,主要原因有二: 一、开花年龄较晚。桂花寿命长,一般可活几十年至几百年,有的甚至活几千年,因而开花晚.播种的实生苗要10年左右开花,扦插苗要4年多;嫁接的金桂、银桂,在次年仅有1/5的花;嫁接的四季桂虽当年开花,但花很少,总之达不到开花年龄,是不会正常开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