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穗花牡荆是牡荆的一个优良栽培品种,可作为灌木或小乔木栽培应用。穗花牡荆主干不通直,多分枝,耐修剪,蓝紫色圆锥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期7~8月。穗花牡荆因蓝紫色的大型花序而闻名,优雅的蓝色是植物造景中不可多得的色彩配置。因其落叶的特性,可与常绿灌木搭配,以弥补冬季效果。在少花又炎热的夏季,穗花牡荆是难得的时令花卉,是花境、庭院、道路两侧十分优秀的配置材料。  相似文献   

2.
牡荆又称荆条,是黄荆的变种,有大叶与小叶两种。牡荆为落叶灌木,干多而弯曲,侧枝繁茂,有向上或平生长势。有的小枝四棱形,老枝及树干的皮裂开、粗糙,有饱经风霜之态。叶片下有柄,呈三裂或五裂,叶边缘呈锯齿状。牡荆枝条顶生圆锥状花序,花为浅紫色或白色,花期较长。  相似文献   

3.
茶汤与色译     
有些同志拘执于叶绿素是脂溶性包素,不溶于水,而忽视茶汤色素的物质基础,否认绿茶汤中有叶绿素浸入。有些同志看到日本版本裕的1967~1970年研究报告:“绿茶汤色除黄烷醇和芸香苷、山奈酚(即飞燕草素)、檞皮素和杨梅酮糖苷外,还分离出四个黄色色素:牡荆苷、皂草素(牡荆素-7-葡萄糖苷,即异牡荆苷)、巢菜苷-1和巢菜-3类型,以  相似文献   

4.
正黄荆在我国各地分布广泛,用其制作的盆景具有取材容易、造型古朴苍劲、管理容易等优点,是杂木类盆景的重要树种。黄荆也称五指柑、五指风、布荆,为马鞭草科黄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叶具有特殊气味,小枝四棱形,灰白色,密被细绒毛。掌状复叶对生,具长柄,小叶椭圆状卵形,全缘或具有3~6钝锯齿。圆锥花序顶生,小花淡紫色或灰白色。相似种有荆条、牡荆、齿叶荆条等,也常用于制作盆景。  相似文献   

5.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提取物牡荆素鼠李糖苷(vitexin-2"-O-rhamnoside, VOR)是一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本实验旨在考察牡荆素鼠李糖苷对力竭训练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力竭游泳建立了力竭训练大鼠模型,训练当天对大鼠分别灌胃3个剂量(20, 40和80 mg/kg)的牡荆素鼠李糖苷,共给药4周。然后检测了大鼠的力竭时间、心肌损伤指标(LDH, CK和cTnI)、心肌形态、心肌氧化应激(SOD, CAT和MDA)和炎症(IL-1β, IL-6和TNF-α)指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Keap1、HO-1、NQO-1、p38 MAPK、p-p38 MAPK、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3种剂量的牡荆素鼠李糖苷均提高了大鼠的力竭时间,降低了血清LDH、CK和cTnI水平,升高了心肌组织SOD和CAT水平,降低了MDA水平,降低了心肌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了心肌组织细胞核Nrf2、HO-1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  相似文献   

6.
黄荆又名五指柑,牡荆,是马鞭草科,黄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叶对生,高可达5米,多分枝,有香味。圆锥穗状花序顶生。花冠有紫色、淡黄色、灰白色。果球形,褐色。花期7~10月,9~10月边开花边结果。黄荆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各省区,如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它  相似文献   

7.
聚酰胺树脂对箬叶黄酮碳苷分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薇  赵淳  韦琴 《保鲜与加工》2018,18(6):100-106
为提高箬叶的药用价值,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等箬叶中主要黄酮碳苷的含量,采用梯度洗脱法,考察了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这4种黄酮碳苷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30~6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醇-水初步梯度洗脱后,4种黄酮碳苷在30%和50%乙醇洗脱剂中基本洗脱完全;采用80~10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酸乙酯-乙醇-水的进一步梯度洗脱后,总黄酮的含量为94.69%,纯化倍数为16.3;4种黄酮碳苷纯化倍数超过25倍,回收率达9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箬叶黄酮碳苷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滨带优势灌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鄱阳湖滨带主要优势灌木种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含氮量的关系,笔者根据鄱阳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样地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蔓荆子在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迅速向集群分布过渡;牡荆在大多数尺度下均表现为集群分布。(2)不同类型的样地,蔓荆子和牡荆的聚集强度达到最大时的尺度也各不相同。(3)样地中土壤含氮量随着优势灌木种聚集强度的增大而显著地升高。群落中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受生境条件和种群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相互作用的影响,也是种群对生境长期适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荆条是北方常见的野生灌木,其生长速度快、用途广,短期内就能获得经济效益。荆条全身是宝,因此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一、荆条的特性荆条属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高1~5米,直径约4厘米。主产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地区。  相似文献   

10.
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别名金梅草,为毛茛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及内蒙古南部等地。性喜凉爽湿润及半阴环境,耐寒,耐阴,忌高温。根系浅,怕干旱,忌水涝,适宜富含有机质、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茎直立,株高30~70cm。基生叶具长柄,叶片五角形,3全裂或掌状全裂,裂片有少数小裂片和锐齿。花单生或2~3朵成聚伞花序;萼片黄色,花瓣状,椭圆状倒卵形;花瓣黄色,线状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裚果,成熟时顶裂。花期6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熟期为8月上旬至8月下旬。金莲花以花入药,含荭草甙、牡荆甙及生物碱类、挥…  相似文献   

11.
天然绿色屏障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株高1.5~2.5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北自太行山、燕山,向南绵延至中条山、沂蒙山、大巴山、伏牛山和黄山等山区。北京北部山区河北承德地区、内蒙古昭乌达盟和伊克昭盟等地区都有自然形成的天然绿色屏障分布,是北方干旱山区阳坡、半阳坡的典型植被,对荒地护坡和防止风沙均有一定的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荆,是中州盆景取材的主要树种之一。黄荆盆景造型艺术的地方特色,在中州盆景的艺术风格中占有重要地位。黄荆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中州地区,用于盆景制作的黄荆主要有4个品种,即荆条、齿叶荆条、黄荆和牡荆。黄荆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黄荆的木质结构紧密,质地坚硬,采挖出土后树桩失水较慢,因而一年四季均可挖取,极易成活。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还是以冬春两季为好。黄荆上盆之前,要因材取势,进行一次修剪。对枝干的修剪,要注意芽眼的位置与  相似文献   

13.
Cmponent Study on 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芦丁(II),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III),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IV)。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从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芦丁(II),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III),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IV)。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渗透性受制于许多外在与内在的因素,与植被类型、土壤性质等关系密切。为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以裸地为对照,以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与渗透总量表征土壤渗透性,对衡阳紫色土丘陵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渗透性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渗透性均优于裸地,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渗透性能大小依次为:枫香×苦楝>牡荆×刺槐>紫薇×糯米条>狗尾草×狗芽根>裸地,且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与渗透总量的关系符合方程:α=0.4865α1+0.4982α2+0.5123α3+0.5202α4(其中,αi为指标的标准化数据);(2)Horton水分入渗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值≥0.775,对所研究的区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渗透性与>2 mm的土壤组成的百分比、2~0.25 mm土壤组成的百分比、毛管百分比、非毛管百分比和饱和导电率为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为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层深度和<0.25 mm土壤组成的百分比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树丛在城市绿化植物布局中是上层的小品装饰,常作为桥、亭、台、榭、桌、池等建筑小品的陪衬物,或独设于草坪之中,或组团设于广场之旁.组成树丛的树木其数量不在于多,一般三五株,种类宜少,或独类树种,或至多三五个树种,如此既可体现群体美,也可突出某一树的个体美.  相似文献   

17.
《保鲜与加工》2010,10(1):52-52
1包装、打蜡、涂膜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塑料薄膜或其它防水材料将产品罩起来。也可将产品装在袋子、箱子或纸盒中。要注意的是包装在减少产品失水的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冷却速度。此外,包装材料的吸水能力也不可忽视.用复合蜡或松香处理包装可防止包装吸水.虽然造价较高.但在商业上有实用价值。另外还可以在产品表面打蜡或涂料,然后再加上适当的包装,防止产品失水。  相似文献   

18.
所谓盆花罩顶,就是用透明或不透明、透气或不透气的物品将盆花部分或全部罩起来,借以调整生长状态的一种方法。在家庭养花中用途甚广,这里不妨一一道来。一、遮光防止高温强光危害、降温保湿或增温保湿▲夏季室外一些植物在高温强光下影响生长甚至受害,此时适当遮光可予保护。如:早小菊在伏天用遮阳网遮荫后生长较快;大岩桐在遮荫后叶部可免受伤害;金盏菊在伏天遮荫后开花更艳;家养兰花等不耐高温又喜湿植物,可在小盆上扣上大盆,周围用上或珍珠岩围拢(大盆  相似文献   

19.
巴西铁是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的俗称,株形优美、规整,是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目前在我国各中心城市已栽培十分普及。栽培数年后的植株过于高大或茎干下部叶片脱落、株形较差时,可进行修剪。通常是从盆土面以上10厘米左右处将茎干剪下。剪下的茎干可切成数段,每段5~10厘米,作为扦插材料,然后以直立或平卧方式扦插在以粗砂或蛭石为介质的扦插床(盆)上;也可用水浸泡插条下部1/3左右。顶尖部分须带叶直立扦插或用水浸泡。温度在21~24℃时有利于生根。带  相似文献   

20.
正马蹄秆枯病可发生在茎秆、叶鞘和花器上。叶鞘感病、基部初生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可扩大至整个叶鞘,表面多生黑色长短不一的条斑(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最后病部呈灰白色。茎秆被害多由叶鞘上的病斑扩展而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一般为梭形,有时也呈椭圆形或同心轮纹状或不规则形。病部组织发软、凹陷,表面也生有黑色条斑。病斑可相互重叠成较大的枯死斑,严重时全秆倒伏、枯死,呈浅黄色稻草状。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花器染病,症状与茎部类似,多发生在鳞片或穗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