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树造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福荫子孙后代的善举,我国历代著名诗人大都喜欢植树,被传为佳话。晋代诗人陶渊明爱柳,他不仅在田园水边栽柳,还在堂前种五株柳树,人送别号“五柳先生”。唐代诗人杜甫爱挑,他初到成都浣花溪,就求得数百株桃苗,并亲手种植,还留下“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材”的诗句。唐代白居易爱桂花树.他因直言揭露时弊,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便从江江西庐山移植一棵桂花树栽在厅前,后调在忠州写了一白诗:“持钱买花恻,历东坡上我,但购有死者.不限批琴底”他还啻双种松恻,在《我松涛你写道…  相似文献   

2.
栽培柳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周礼》中就有记载,《诗经》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植柳爱柳、以柳为号,为历代名人癖好,也留下众多的古柳佳话。“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一生淡泊名利,热爱山水花木,不但爱菊而更爱柳。他辞  相似文献   

3.
植树诗史寻     
植树造林,源远流长,历代诗人不仅喜爱植树,而且留下了许多植树诗,千古传诵,唤起后人植树爱树,绿化家园的情愫。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他中年弃官归田后,亲自在田园水边栽柳,以柳为友,怡然自得,自称“五柳先生”。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出了对柳树花木的深情。  相似文献   

4.
吟咏百花的诗人杨万里毛正树柳宗无喜柳,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独钟莲花,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则“千花万花不甚爱,只有梨花白恼人”。唯独宋代诗人杨万里,却普爱众花,不偏袒、局限于其一,堪称是一位吟咏百花的花圃诗人。稍有空闲,翻开诗集,流连...  相似文献   

5.
名人柳趣     
柳树,素来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且树姿婀娜,多被人们植于庭院、道旁和堤岸,点缀风景,美化环境,更为历代名人所钟爱,留下不少爱柳、植柳和咏柳的趣闻轶事。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从小喜欢赏柳,对柳观察入微。一次大雪天,她叔父谢安(宰相)问身边的侄儿:下雪象何样?一侄儿答:象银白细盐自空中撒下。谢道韫则说:似柳絮被风吹之纷纷扬扬。谢安听后大为赞赏,世称“咏絮才。”以嗜菊著称的大诗人陶渊明,对柳也十分喜爱,他在宅前种柳五株,自号“五柳先生”。公元650年,隋炀帝降旨开凿运河,诏令在堤两岸栽种柳树,民间每种活一棵,赏…  相似文献   

6.
树痴     
树痴陈琪去年金秋时节,我们拜访了一位以山为家,视林为子的“树痴”。有人说“树痴”一年365天,除了几天开会,都在山上,这话一点不假。到林场,我们扑了个空,场里人告诉我们,要找就到山上去吧。见到他时,他正敞胸露怀在山上开板车路。那落满杂草和泥土的头发,...  相似文献   

7.
古代士大夫、文人、学者养鹤较为普遍,唐宋以来更盛。宋代林和靖终生不娶,在杭州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委鹤于”之美谈。不过,说到爱鹤于心,养鹤于堂、且又爱咏鹤于口的诗人,那就首推唐代的白居易。白居易所作咏鹤诗之多,堪称历代诗人之冠。他的《池鹤八绝句》以寓言的形式出现,揣摹、推测鹤对乌、鸯、鸡、鹅的“答难”、“解嘲”,写出了这几种鸟的生活习性、品格与情操;融诗人品性、爱憎、志趣、追求于其中;笔调别开生面、诙偕有趣,令人捧腹。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买了两只幼鹤,紫养玩赏;后任期满而回长安任秘书监,将长大…  相似文献   

8.
“痴公”本姓施,获得助理工程师后,人们习惯称他“施工”。他平时有些事处理与众不同,又不合他爱人的心意。一天,有人到他家:“曾阿姨,施工在家吗?”“我们家没有施工,痴公倒有一个。”他爱人回答。从此以后,一传十,十传百,他便得名“痴公”。  相似文献   

9.
名人柳趣     
柳是报春的信使,春来哪先知。物邮的万条绿丝,起舞飞絮和顽强的生命力,无不给人以无穷的联想与启迪。春秋时代以研究贵族礼节著称的鲁国大夫展禽,因其“食色在柳下”而名柳下总,后来就行化为柳姓。晋代才女谢道很是谢安的侄女一个雪天,谢安问下雪是什么样子”有的说像一把盐从空中撒下,谢道投却说,不如说像柳絮被风吹得纷纷扬扬呢!谢安叹服_后世就称女才子为柳絮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仅嗜菊如命,而且也特别喜爱柳。他弃官归隐后在宅院边亲手栽上5保柳树,并常在柳荫下伤筋赋诗,终生与柳朝夕相处,人称“五柳先生”一隋大业元…  相似文献   

10.
灵性     
感动别人是享受自己,享受自己心灵中最好的一部分。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爱的最大境界是爱天下。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在现实中告别的,都在回忆中相聚。障碍我们认识一件事物的,往往不是相反而是相似的东西。人生最强劲的力量都是你的对手给的;对手多强,你有多强。老人在夕阳把他的报发照成金发的黄昏里,忽然悟到,全部人生,不过为了创造几件刻骨铭心的往事而已。商人说:“我喜欢作梦,因为他不必付钱。”官员说:“我喜欢作梦,因为它不必负责。”诗人说:“我喜欢作梦,因为它比我更高于想象。”你不去选择…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选择     
父亲的选择赵志华父亲退休后,不听我的劝阻,义务为林场护林。1981年,他的右眼被盗伐者打伤了。在医院里,我又一次问他:要树?还是要我?我真没有想到,在树与我之间,栽了一辈子树,爱了一辈子树的父亲竞意外地选择了我,这使我很感动。父亲并非只是一个“树痴”...  相似文献   

12.
古人咏柳     
杨柳是春天的舞女,以其婀娜多姿和顽强的生命力,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爱柳植柳。历代文人墨客也将杨柳作为长吟不衰的题材。 “一夜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如丝。”瞧,春天柳芽初绽,就被诗人盯上了。“想见熏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盛夏,她仍然是诗人眷恋的对象。“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丝拂玉塘。”直到秋凉风冷,诗人还对杨柳念念不忘。 “枝枝总到地,叶叶自生春。紫燕时翻羽,黄鹏不露身。”杜甫笔下的春柳多么富有  相似文献   

13.
阳春话柳     
在寒意未尽的初春,当自然界绝大部分树木还处在冬眠状态时,柳树的枝头就巳经泛出了点点新绿,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信息。柳树婀娜多姿,多受古今名人珍爱,有的赋诗作画,有的亲手栽植,在历史上流传下了许多名人爱柳的史话。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种柳成癖,辞官后曾在宅前种了五棵柳树,并自号“五柳先生”。魏文帝曹丕称杨柳为“中国之伟木”,并亲手在庭院里植柳一株,精心管理。隋炀帝杨广巡游江南时,也曾心血来潮,采纳臣下的建议,命人在通济渠两岸栽柳成荫,并御书赐柳树姓“杨”,故后人沿称  相似文献   

14.
肖晓 《绿色天府》2019,(4):60-61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的品种。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独爱兰花,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他的爱兰情怀也一直影响着后人。  相似文献   

15.
漫话杨柳     
“桃红如锦,柳绿如丝”。这是古人赞美春天胜景的佳句。春天有了绿柳才倍加美丽。杨柳,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记述。古人与亲友分别,便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传说文成公主嫁到西藏时,就“折柳赠别”,藏王松赞干布视为珍物,把柳枝插在拉萨大昭寺内,随着岁月转移,杨柳成荫,至今仍有柳树生长在大昭寺内。早在隋炀帝杨广时,滥用民力,掘运河,开驰道,并发动民众在运河两岸栽植杨柳。至唐朝栽柳蔚然成风。在京城长安街两旁,栽植许多杨柳,形成“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情景。古代诗人陶渊明,便喜欢植柳。他4…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诗人中的植树模范我国古代诗人爱树植树的不少,以诗词吟咏树木花草者更多,现介绍几位堪称植树模范的诗人。柳宗元,一代文豪,名扬后世。他不仅酷爱植树,且对植树技术颇为精通。他总结的植树要领十分精当:“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  相似文献   

17.
杨勇 《云南林业》2011,(5):61-61
“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赞颂紫薇花的诗句。目前正是紫薇花怒放的季节,许多城镇的庭院公园、街道两旁,紫薇花开得正艳,繁花似锦,一丛丛、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我读大学时分回广东省工作的同窗好友王能贵(爱称“阿贵”)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旅游并与我见面。彼此畅谈人生感悟,触及森林与人类的话题,谈得十分开心。我给他介绍了大理的民俗、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引起他对岭南诗人宋湘创作并书写的《种...  相似文献   

19.
紫薇长放半年花□莆昭和常言道:“花无百日红”。然而,紫薇却是例外。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咏紫薇诗:“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因紫薇从农历五月间始开,可持续到九月,花期达百日以上,故人们又叫它“百日红”。紫薇,落叶乔...  相似文献   

20.
“渭城朝雨逸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代诗人笔下的长安如此清丽可人,历经千百年来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的兴起。昔日“八水绕长安”,“灞柳风雪”,“草堂烟雾”的亮丽景象几乎已荡涤殆尽。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西安己成为今天城市管理者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