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金寨板栗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栗属植物中有 4种栽培种 ,分别分布在欧洲、北美、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中国 ,相应称之为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板栗 (中国栗 )。全世界食用栗总产量约 5 4万 t。欧洲栗是欧洲大陆唯一自然分布的栗种 ,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干果和硬木来源之一。但是 ,历史上由于栗疫病和根腐  相似文献   

2.
凤城栗树栽培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板栗,一种是日本栗。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凤城区域栗属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凤城市内主要栽种板栗和日本栗的品种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以及日本栗的引种栽培现状,这些优良品种分别保存在丹东凤城市日本栗良种基地和板栗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3.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野生板栗的果实作为食物。在世界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栗属中,除中国板栗外,还有日本栗、欧洲栗和美洲栗。板栗在我国分布地域广泛,目前有20多个省  相似文献   

4.
赵华  马云 《湖北林业科技》2012,(3):90-90,78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n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 800m的地区,多见于山地,由人工广泛栽培后现已成为分布和适应性广的干果主要栽培树种。由于其强枝强果的特性,栽植建园后的整形修剪成为板栗园稳定高产的主要技术手段,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可以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栗疫病(Cryphonectriaparasitica)是为害栗属植物的主要病害。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态和生理学上分析,认为除了气候因子外,栽培因子中不同的立地条件、间作物种类及其耕作方式和栗树生长状况在引起栗疫病发生为害方面存在差异。板栗的抗病性在品种之间亦存在差异。针对一些板栗地产区的自然条件,就如何预防栗疫病发生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为我国重要经济林树种之一 ,一直是重要出口产品。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板栗在我国分布广泛 ,北起辽宁 ,南至广东 2 1个省区都有板栗种植 ,年产量超过 3 0万 t,出口量达 4万 t以上。从世界板栗发展情况来看 ,年总产量大约 5 0多万 t,主要包括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和中国板栗 ,其中我国板栗年产量接近世界产量的 60 %。安徽省为南方板栗的典型代表产区 ,因此本文以安徽板栗发展现状出发 ,探讨科学技术在板栗进一步发展中作用和产业化发展中产 -供 -销一体化的策略。安徽是板栗…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板栗产业及世界栗属植物的生产、贸易和竞争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中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发展组织(FAO)的有关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了世界栗属植物生产发展情况和我国板栗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结果表明,我国板栗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单位面积产量却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是板栗的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板栗贸易竞争指数逐年下降,传统低价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针对我国板栗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投入、多元化精深加工及实施品牌战略等提升我国板栗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分布于世界上的10多种食用栗子中,属于经济栽培的有中国栗、日本栗、欧洲栗和美国栗等。近年来世界栗总产约50万t,其中中国、土耳其均在10万t以上,日本、韩国各约5万t左右。 欧美种栗均较粗放,常与其他树种混交,美国栗主作果材兼用树种栽培,欧洲栗多用台刈方式进行头状作业。数十年来美国一直致力于栗疫病及其抗性育种的研究,成果丰硕,初步摸清其发病机理,并培育出抗栗疫病的美中栗杂交种植株:西班牙国家林业试验场建有8_0  相似文献   

9.
前言板栗为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的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干果树种。据调查近50年来所栽培的板栗树,许多地区均发生了溃疡病,其中我省滇中地区板栗溃疡病已影响苗木、幼树及盛产板栗树的生长,病害严重时,造成大片栗园树势迅速衰退,直接影响到板栗的种植、发展和收益。  相似文献   

10.
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er)植物,广泛分布于全国23个省(区、市)[1],年产量约213.2万吨,是我国的传统木本粮食树种和优势经济林树种。北京是华北品种群的主要分布区,板栗主要分布于怀柔、密云、昌平、延庆、房山等地,其中怀柔地区板栗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分布着丰富的古板栗资源,据专家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栗属植物花粉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方式,以中国栗属植物4个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花粉萌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栗属植物花粉形状基本一致,均为长椭圆形,经P×E测算,花粉粒大小依次为板栗、茅栗、锥栗、日本栗。4种花粉萌发对培养基糖类的种类及其浓度具有选择性,萌发率均以5%糖类浓度最高,并随糖类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经5%浓度糖类处理后,板栗、日本栗和锥栗花粉在砂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而茅栗在蔗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在30~36℃下,4种花粉均保持较高萌发率,其中板栗、茅栗和锥栗的萌发率在33℃时达到最高,而日本栗在30℃时达到最高。栗属花粉萌发需要较长时间,培养至36 h各花粉萌发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24 h内4种花粉萌发率迅速增加,超过24 h后萌发率变化不大,萌发数量明显减少。4种花粉经12 h自然干燥后萌发率达到最高,干燥24 h其花粉萌发率仍然保持在67%以上,超过24 h后快速下降,因此干燥时间不宜超过24 h。栗属4种花粉萌发集体效应明显,其萌发率均随花粉密度增大而快速提高,当花粉密度达到550粒/视野时,各种花粉萌发率均达最大值,其中日本栗最高,达79.5%。4种花粉在-20℃的贮藏环境里其萌发率明显高于-70℃和0℃低温,经30 d贮藏后萌发率均保持69%以上,其中板栗最高,达78.6%,其次为茅栗、日本栗和锥栗。  相似文献   

12.
湖北板栗产业化生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湖北板栗产业化的优势1.1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宜于板栗的生产和繁殖,种植板栗历史悠久,是全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全省各县(市)均有板栗栽培,集中分布在大别山区、大洪山区和秦巴山区,其中罗田、麻城、随州、京山等地板栗在全国都享有盛名。湖北还有很强的品种优势,经过长期选育,已形成数十个板栗无性系品种,其中良种有:浅刺大板栗、深刺大板栗、大果中迟栗、中果中迟栗、羊毛栗、六月暴、红光油栗、乌壳栗、桂花香、九月寨、薄壳大油栗、中果早栗、油栗、红毛早、青毛早、白毛早、闭口红、浅刺早…  相似文献   

13.
李军 《防护林科技》2016,(4):107-108
宽甸县是辽宁省板栗产业化生产的主要区域,目前宽甸县板栗产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优良化程度低。加快宽甸板栗基地建设,提高板栗产量质量和效益,必须实现板栗良种化栽培,实践证明,对现有板栗进行嫁接改良是加速宽甸县板栗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适宜宽甸县栽培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有"辽丹系列板栗"、"辽栗系列板栗",嫁接改良的主要技术是皮下接、皮下腹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浙江省7个产地栽培的4个主要板栗品种共11个板栗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同时探讨了其营养价值。对板栗中17种氨基酸的分析表明,板栗几乎含有所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分析毛板红和魁栗的氨基酸,其组成极相似,且两者在地域上的差异较品种本身差异大。在所研究的几个地域中,浙南地区的板栗氨基酸含量高,浙东、浙西和浙北的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此外,所有被测样品中,日本栗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最低,二次结实板栗产最高。  相似文献   

15.
板栗为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木本粮食"和传统的农副产品,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近年来,板栗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已成为农村和山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板栗主要生长在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华北和长江流域栽培集中,产量也最大.湖北省是板栗大省,产量居全国第3位,全省板栗种植面积达33.33万hm2,2004年仅罗田县板栗产量就达3万t.按吨果吨苞推算,栗苞达3万t,大量的栗苞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该资源,我们开展了对板栗苞壳综合利用研究,本项目仅指板栗苞生产固型炭.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栗属种质资源现状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安徽省栗属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安徽省内主要栽培种板栗的品种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根据品种起源、特征特性、栽培数量将其分为3类,即主栽优良品种22个,一般栽培品种20个,逐步淘汰品种8个;展望了安徽省栗属资源的利用前景,并就如何开发利用野生栗属资源提出了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金寨板栗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板栗生产国,年产板栗达 37万吨,占世界板栗产量 90万吨的 40%,多年来,由于受关税壁垒的限制,我国板栗销售大都为国内市场,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 10%。加入 WTO,使横亘在我国与国际间的关税贸易壁垒随之解除。国际贸易空间的拓宽,带给我国板栗生产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中国板栗是当今世界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风味独特、色泽艳丽、涩皮易剥,对栗疫病、墨水病等病虫害有较强抗性。在欧美和日本遭以上二种病害毁灭性的打击下,这种特性尤其弥足珍贵。尽管近年来,欧美和日本积极开展对…  相似文献   

18.
补身入药话板栗缨士毅金秋时节,板栗上市了,家常的食谱中又多了一种美味。板栗,又名栗子、栗果、大栗等,系山毛榉科落叶乔木植物,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板栗北起吉、辽,南至川、贵、湘、滇,几乎各省均有栽培。天津板栗、无锡桂花栗、浙江上虞栗子...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是我国板栗经济栽培区的北界,在生产上有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和丹东栗(Castanea dandonensis Lieolishe)两个种。中国板栗比丹东栗品质好,含糖份多,涩皮易剥,但实生繁殖较丹东栗结果晚,产量低。我省现有栗树约1,500万株(丹东栗占86%),其中结果树约300万株,年产栗子600多万斤。当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收益少。针对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防止板栗园经常发生冻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该文介绍了丹东地区板栗冻害发生的原因和防控措施。调查发现丹东地区板栗发生冻害的原因主要与砧木、品种、地势和管理有关。建议选用当地抗寒、大果、亲和力好的栗树种子培育砧木,以增强其抗寒性和适应性;1月平均气温-12℃线以南为日本栗栽培区,以北为丹东栗栽培区;山脚不宜建栗园,尽量选择阳坡建园,避开西北坡;加强管理,如涂白、幼树主干绑草,控制结果量、幼树摘心,也可以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营养积累,提高幼树的抗寒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