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小西瓜作为特色品种已在我区农村逐步得到发展。笔者经过三年多来在碧湖平原地区早春大棚种植,其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早熟、市场价格好等优势。据统计,三年来平均每667m^2产量达2000kg,小西瓜5月10日至25日上市,批发价达3.00元/kg,可实现产值6000元/667m^2。因此,小西瓜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且市场前景较好,可在我区推广种植。现将早春大棚小西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嫁接西瓜每667m^2产量3000~3500Kg。由于这一茬西瓜在五一节前上市,正值北方春季水果淡季,销售价格较高,近几年科研机构相继培育出适宜早春大棚生产的抗低温早熟新品种,大大提高了大棚西瓜的品质,因此早春大棚西瓜的销路好,生产的效益也很高。保定市南王庄西瓜由于土壤为沙性土,加上瓜农种植经验丰富,目前已成为河北省有名的大棚西瓜产地。现将种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芳 《河南农业》2014,(19):34-34
<正>新郑市大棚西瓜常年种植面积在200hm2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3 500~4 000kg,大棚西瓜上市后,价格最高4.0元/kg,最低1.6元/kg,每667m2经济效益在万元以上,效益比较可观。大棚西瓜5月份上市,月份清田后又可因地制宜种植市场适销蔬菜,实现堵淡增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笔者根据新郑市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提出大棚西瓜后茬口8种蔬菜高效种植技术。一、秋花椰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加大,2004年上半年种植两瓜20万亩(1亩=1/15公顷),以大棚设施栽培模式为主。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种植年限的加长,连作田块面积增加,2004年西瓜枯萎病大面积发生,部分田块损失严重。据调查,2004年大棚两瓜枯萎病发病棚率40%,病株率10.12%,是发生面最普遍、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枯萎病已严重制约了西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选用适宜品种 适宜早春大棚种植的西瓜品种有冀农欣秀、美抗九号、早巨龙、京欣一号、美抗六号、96-26、双抗京欣、京宝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早春保护地(主要是塑料大棚)内种植小果型西瓜,能够达到在瓜果的淡季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通过在漯河地区早春大棚内小果型西瓜的栽培示范,对品种选择、育苗的关键技术、大棚管理、植株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种植户在早春大棚内种植小果型西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桐庐县地处浙西半山区,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均稳定在2万亩左右,是我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西瓜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前几年我县西瓜品种复杂,主打品种不突出,并且大都以传统的露天粗放栽培为主,受气候条件抑制,上市时间集中,其产量、产值、商品性起伏较大,经济效益不稳定。为了改善我县西瓜生产的不利因素,提高瓜农经济效益,从而整体提高我县西瓜生产知名度。近年来借鉴外地生产经验,县农技部门于2005年引进新疆生产的“天山”牌早佳84-24西瓜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并采用大棚全程覆膜栽培新技术,1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反季节保护地西瓜上市时间错开了大路西瓜集中上市期,经济效益好,越来越受到瓜农重视,种植面积也逐年稳步增加,但冬暖大棚西瓜生产中座果率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棚西瓜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洋县是传统的西瓜种植大县,常年西瓜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远销四川、湖北、重庆等毗邻省、市。2003年,我县示范大棚西瓜栽培技术,示范面积100亩,平均亩纯收益3000元左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丁建飞 《农家致富》2004,(22):31-32
经笔者3年的种植试验,掌握了一套大棚优质小西瓜连续结瓜、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每亩产优质小西瓜3700公斤,产值8000-10000元。  相似文献   

11.
冬暖大棚种植一般每年6月前茬拉秧到9月下茬定植,因棚内高温而休闲。此期若充分利用,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土地的潜力到底有多大?靠集约农业闻名全国的扶沟县曾创出了“七种七收”的效益模式。但因为种植的不过是平常品种,亩产值也不过4000多元。但如果把有限的土地和高科技品种联系在一起,那效益可就成倍翻番了。扶沟县柴岗乡塔湾村的施玉芳在1.5亩地上依靠大棚种植新品种西瓜,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亩均收入竟然达到万元。  相似文献   

13.
陈宝宽 《农家致富》2006,(12):32-33
春大棚西瓜、番茄、茄子6月底至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可因地制宜适当种植秋青椒、秋西瓜,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下列蔬菜,实现以秋补夏、堵淡增收。  相似文献   

14.
设施大棚西瓜早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范种植,在常规栽培技术基础上,总结出了早春西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选用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早、中熟品种,整地施基肥和作畦、育苗、定植、植株调整、采收一系列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西瓜地套作玉米的栽培技术研究. 西瓜套作玉米,在采收青玉米时,尽可能提早青玉米上市,效果显著.每亩可产青玉米200~300kg,比单作西瓜增产值700~1000元.早春大棚套作的青玉米上市早,长势旺,品质好,虫害少.只是在西瓜进行人工授粉时,操作者会有所不便.  相似文献   

16.
草莓、西瓜轮作是冬暖大棚高效种植的发展方向,它能充分利用冬暖大棚的有效资源,使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四膜一苫"覆盖栽培,是由"三膜一苫"演变而来,即包括地膜、大棚内膜、大棚外膜、草苫及草苫外再加一层塑料薄膜,可增强大棚的保温效果,使棚温提高4~5℃,西瓜上市时间提前10天左右.采用草莓、西瓜轮作栽培,打破了冬暖大棚草莓或西瓜的单一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潘玲玲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07-107,170
西瓜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早春大棚西瓜具有上市时间早、产量高、销售价格比普通西瓜高等特点,实现了比露天西瓜早上市25-30天的目标。早春大棚西瓜的栽培模式可以促使西瓜的播种期和成熟期大大提前,实现了人们在不同季节对新鲜水果的需求。本文主要从早春大棚西瓜栽培的选种、育苗、定植的后期管理以及病虫还防治等几方面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探讨,希望能为早春大棚西瓜种植的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浏阳市经过三年的探索,总结出了大棚早春西瓜和秋延后辣椒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每亩毛收入1.3万~1.6万元,纯收入0.9万~1.2万元,该模式还较好地解决了湖南元旦、春节辣椒完全依靠外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多年的生产试验,对大棚西瓜、青笋的茬口进行紧凑安排,落实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操作简便,已发展成为陕西省勉县种植业的又一种高效农业生产种植模式,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中牟县早春大棚西瓜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可观。早春大棚西瓜栽培与露地西瓜栽培相比,环境条件特殊,相应的管理技术要求也较高。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早春大棚西瓜的高效栽培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