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大杯蕈栽培料配方、原料发酵处理、接种时间及覆土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大杯蕈适宜配方为棉籽壳40%、阔叶树木屑40%、麦麸18%、CaCO31%、石灰1%,适宜接种时间为3月、4月,棉籽壳栽培料发酵或不发酵,脱袋覆土及袋内覆土均可。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6,(5)
正据悉,广西灵川县灵田镇正义村进行荷包豆套种大杯蕈立体栽培试验,目前杯蕈与荷包豆良好的共生共长,试验初步成功。据了解,荷包豆套种大杯蕈立体栽培试验是灵川县农业局探索的一种种植新模式。大杯蕈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而灵川县种植荷包豆历史已久,特别是灵田镇正义村委素有荷包豆"十里长廊"之称。但近年来,由于土质逐年劣化,荷包豆的产量和品质逐年下滑。为了改善土  相似文献   

3.
利用当地秸秆资源——桑枝杆栽培大杯蕈,并按适当比例添加大麦虫沙,分3组配方进行大杯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15%的大麦虫沙配方中所栽培的大杯蕈,其生物学效率最高,达88.5%,比不添加大麦虫沙的增产52.1%,同时其茵丝生长速率和长势均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大杯蕈不同菌株栽培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的大杯蕈菌株进行常规栽培品比试验。以获得较理想的生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2#、3#、4#及5#4个菌株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小,都适用于生产栽培。而1#菌株已发生病变,不适合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大杯蕈孢子为试材,采用平板涂布法,对影响其孢子萌发的培养基、温度、酸碱度(pH)、金属离子、三十烷醇浓度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大杯蕈遗传育种中单孢菌株的获得提供有效方法和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大杯蕈孢子最适萌发条件为使用20%马铃薯+2%蛋白胨固体培养基、20%马铃薯+2%可溶性淀粉固体培养基或2%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最适萌发温度为30℃;最适酸碱度为pH 5~6;最适金属离子为ZnSO4;最适三十烷醇浓度为0.050 mg·(100mL)-1;黑暗条件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大杯蕈深层液体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谦  姚钗 《食用菌》2010,32(1):19-20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杯蕈最佳发酵培养基:土豆20%,蔗糖3%,豆饼粉0.1%,KH2P040.20%,MgSO40.10%。在确定大杯蕈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下,分析发酵过程中菌丝鲜重、发酵液pH值及溶氧量的变化,最终确定:48h前为菌丝生长调整期,48~120h处于菌丝生长增殖生长期;发酵培养120h,菌丝鲜重即可达最大值32.2g,100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情况。方法:以大杯蕈CTM-1菌株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观察菌落长势,以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研究11种碳源、10种氮源对大杯蕈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杯蕈的碳源谱较宽,在11种碳源中,最适碳源为果糖,其菌丝长势浓密,菌丝生长速率为3.63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8.13;在10种供试氮源中,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其菌丝生长速率为3.41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7.04;磷酸二氢铵次之,其菌丝生长指数为14.66。结论: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后期表面不光滑,有肉质瘤状凸起,菌盖肉质肥厚;菌柄灰白色或黄白色,菌柄短,粗壮;菌褶不等长,分叉;菌盖、菌柄的半纤维素、粗纤维、纤维素的含量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麦芽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麸皮;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7~30℃;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9.
对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的形态特征及其菌丝体培养条件等进行了初步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大杯蕈属高温型真菌;适合菌丝生长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5%~70%,最适p H值为p H6~8;光线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较适合出菇的培养基为木屑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大杯蕈高产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杯蕈属中偏高温型食用菌,福建省夏天可以出菇,丰富了食用菌生产的淡李市场、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周年高产栽培以及产品保鲜加工等技术进行阐述。为菇农栽培生产大杯蕈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袋料大杯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杯蕈,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英文名(Big Clitocybe).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常被采集食用,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被誉称为"笋菇"和"猪肚菇".大杯蕈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似,目前市场货源紧缺,需求量不断增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猪肚菇(Clitocybe maxima)又名大杯蕈、大柄伞、笋菇、大漏斗菇等,子实体群生或单生,淡黄色,肉质肥厚,菇柄粗,口感如竹笋般清脆、如猪肚般滑腻,故而得名。猪肚菇营养丰富,其菌盖中含粗蛋白26.4%,纯蛋白含量高达18.5%,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与香菇、金针菇相当,高于木耳、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采用富硒土壤覆土对大杯蕈、黑皮鸡枞、灰树花3种食用菌硒含量的影响,检测栽培菌棒、灌溉水、栽培土壤和各品种食用菌采收前、中、后期子实体的硒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食用菌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不同,其中大杯蕈最强,前中后期硒含量平均为0.154 mg/kg,其次为灰树花硒含量平均为0.085 mg/kg,最差的是黑皮鸡枞硒含量平均为0.025 mg/kg。  相似文献   

14.
山墅 (宋)方岳 且莫嫌穷僻,山居尽自奇。 候樵分玉蕈,熏穴得香狸~[1]。 杯隽明冰片,崖寒孕雪芝~[2]。 不遣吾一美,惭尔野人为。 [1]玉蕈:一种蘑菇。宋陈仁玉《菌谱》载:玉蕈,生山中初寒时,色清晰可爱,故名玉”。 [2]雪芝:雪白的蘑菇,此处指玉蕈。  相似文献   

15.
王土金 《食用菌》2011,(6):59-59,64
对三明市场上随机抽取的金针菇、草菇、香菇、杏鲍菇、茶树菇、大杯蕈采用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对这6种大宗销售的新鲜食用菌中钙(Ca)、镁(Mg)、铜(Cu)、锌(Zn)、铁(Fe)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6种食用菌中微量元素的总含量最高的为茶树菇,最低的为杏鲍菇,其含量顺序依次为茶树菇〉草菇〉金针菇〉大杯蕈〉香菇〉杏鲍菇,5种元素中Mg平均含量最高,Cu平均含量最低。草菇中Ca、Cu、Zn三种元素平均含量值都高于其它5种食用菌平均含量。金针菇中Fe平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无公害防治新途径,通过室内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生产现场试验测定了8种植物精油单组成分化合物对平菇厉眼蕈蚊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α-松油醇(0.0625%~2%)和芳樟醇(0.125%~2%)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具有驱避活性,驱避率均随施用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芳樟醇还具有低浓度引诱的特性;香茅醛引诱效果不明显;而柠檬烯、柠檬醛、香叶醇、香叶烯和香茅醇均表现出明显的引诱活性。研究还表明,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平菇厉眼蕈蚊各虫态无明显的毒杀作用。因此,α-松油醇和芳樟醇具有用于食用菌生产中防治平菇厉眼蕈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香灵菜花菇"是永安市西南研究所从大杯香菇(大杯蕈)和白阿魏侧耳(白灵菇)多孢子杂交获得的菌株,该菌株子实体纯白色,形状如花菜,有的如扁平花菜,菌褶清晰.通过3年的栽培示范,该品种生物学特性基本稳定.经永安市科技局科技项目验收,参会专家暂定名为"香灵菜花菇".  相似文献   

18.
以黄板诱集蕈蚊虫口为指标,小区试验比较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Bti)制剂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thuringiensis HB-2,Btt)制剂的两种使用剂量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对眼蕈蚊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选用Bti制剂以10g/m2的剂量用于A、B两种菇房中,生产结果显示Bti制剂对控制眼蕈蚊数量有很好的效果,两种菇房在种群高峰期的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74.3%和98.6%,增产率达96.7%和132.5%。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1997,(4)
《四季种菇新技术疑难300解》由丁湖广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我国进入商品化生产的香菇、草菇、珍珠菇、姬松茸、猴头菇、凤尾菇、平菇、金针菇、蘑菇,竹芬、黑木耳、银耳、毛木耳为重点,兼顾珍稀菌蕈的鸡(土从)、羊肚菌、灰树花、玉蕈、金顶蘑、鸡腿蘑、长根奥得蘑、杨树菇,大杯伞,茶薪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甘薯老茎叶不同配方栽培大杯伞(Clitocybe maxima)。结果表明,在4种含甘薯老茎叶配方中,甘薯老茎叶50%、棉籽壳25%、麦麸21%、石灰2%、石膏1%、蔗糖1%,含水量65%组成的配方,其生物转化率最高。该配方成本低廉,其投入产出比高于以木屑为主料的栽培配方,适宜栽培大杯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