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出血性卵巢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2010年6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种鸭和蛋鸭发生一种疾病,以突发产蛋急剧下降为特点,根据病变,暂将该病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duck hemorrhagic ovaritis,DHO)。从不同地区的发病鸭群采集34份样品,取15份样品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0个鸡胚分离物和5个鸭胚分离物。RT-PCR检测结果表明,15个分离物均为禽流感阴性,14个分离物为新城疫阴性。选分离株YY5株进行了电镜观察和PCR排查,结果表明,该毒株的毒粒直径为40~50 nm,呈鸭瘟病毒、水禽细小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甲肝病毒、鸭星状病毒、鸭圆环病毒、鸭冠状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PCR阴性,但为黄病毒RT-PCR阳性。基于黄病毒NS1序列合成引物,用RT-PCR检测15株病毒分离物和其余19份临床样品,黄病毒阳性率为82.4%。用YY5株的221-nt NS1序列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YY5株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Ntaya virus group)的巴格扎病毒(Bagaza virus)具有相近的遗传进化关系,但遗传距离介于病毒种的水平。用一株鸭胚分离株感染91日龄临近开产的麻鸭和232日龄的产蛋麻鸭,可复制出卵泡膜出血的病变。结果表明,从DHO自然病例分离到一种新的黄病毒,暂称为鸭黄病毒(duck flavivirus,DFV),DFV可能与DHO有关。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来,浙江许多地区蛋鸭发生了一种以产蛋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鸭主要群发性食欲下降,产蛋异常,鸭群产蛋率急剧下降,严重的从90%下降至30%,但病鸭病死率很低(0.5%~2%),发病鸭主要为蛋用鸭及种用鸭。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发病鸭EDS76抗体阳性率高达83%。对产蛋异常鸭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近91%病鸭感染了EDS76。  相似文献   

3.
广东地区鸭黄病毒JM株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生以产蛋鸭产蛋急剧下降为特点的疾病。从广东省江门地区某鸭场的发病鸭群采集样品,接种鸭胚后分离到一株病毒,并命名为JM株,经RT-PCR检测为黄病毒核酸阳性。序列测定后分析显示,该分离株JM株与黄病毒属Tembusu病毒的对应序列相似性最高,其中与Tembusu病毒JS804株相似性最高达98%。结果表明,JM株为黄病毒,与该病鸭产蛋急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解广西玉林市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 DuCV)的流行情况,项目组通过ELISA血清抗体检测的方法对玉林市周边140个规模化鸭场采集的血清样品4 200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ELISA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6.33%(686/4 200),表明玉林市鸭群存在DUCV隐形感染的可能。1 样品采集对玉林市所辖地区进行采集,每个县各采集20个规模场,共采集了4 200份血清样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福建省龙岩市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的隐性感染情况和使用疫苗后的血清抗体水平,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龙岩市2011—2014年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共858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JEV的抗体水平检测,并对临床疑似猪乙型脑炎的41个病例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表明:已免疫规模猪场和农村散养户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17%和57.72%,规模场JEV的免疫合格率要好于散养户(P0.01);免疫猪群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69.71%)与未免疫猪群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68.89%)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011—2014年检测规模猪场和农村散养户JEV血清抗体水平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PCR检测41个疑似猪乙型脑炎病例,确诊阳性21份,阳性率为51.22%,其中农村散养户猪只的JEV核酸阳性率显著高于规模场(P0.01)。说明龙岩市JEV的免疫效果不理想,JEV感染仍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安徽省番鸭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省内部分番鸭群进行鹅细小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病鸭进行了病原的PCR检测。结果发现,在被检测的44份血清样本中鹅细小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34.1%;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样品中,有2份为鹅细小病毒阳性,1份为番鸭细小病毒阳性,且3份被检样品均来自雏番鸭。该研究结果表明,该省番鸭群中存在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感染,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宜良县某鸭场产蛋期樱桃谷母鸭群出现产蛋异常,对发病鸭群进行了病理剖检以及细菌分离培养、主要疫病血清学抗体的检测和病原核酸的RT-PCR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样品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ND、H5、H7、H9抗体水平没有异常变化,A型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RT-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鸭坦布苏病毒RT-PCR检测结果阳性,样品PCR产物测序分析显示该核酸序列来源于DTMUV基因组,表明该样品感染了坦布苏病毒。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针对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防治措施与效果观察,诊断该鸭场产蛋下降的异常情况是由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检测新发现的鸭巴泰病毒(BATV)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及初步了解相关地域BAT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浓缩纯化的BATV ZJ-01株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BAT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仅与BAT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禽流感病毒等8种常见鸭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表明其特异性强;经敏感性试验测定,阳性血清1∶320倍稀释时检测仍为阳性,显示其敏感性高。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低于5%,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低于10%,证明其重复性良好。经30份血清样品的比对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中和试验符合率为100%。应用该方法对采自闽浙赣三省发生产蛋下降种(蛋)鸭群、生长不良肉鸭群共493份血清样品分别检测,结果总阳性率高达29.41%。本研究为BATV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日本脑炎病毒(JEV)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所收集的山东省不同地区在2003~2007年间的2459份血清样本进行JEV抗体检测,并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年份的血清学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调查猪场全部都表现为JEV抗体阳性,猪场的阳性率为100%;对不同种类、不同年龄阶段的猪血清检测结果表明,种猪的血清阳性率为95.6%,保育猪的血清阳性率为94.5%,育肥猪的血清阳性率为92.0%。  相似文献   

10.
以 NDV 强毒,弱毒分别感染麻鸭,30天后检测其血清 HI 抗体水平、并与自然感染 NDV 动物、对照组动物血清 HI 抗体水平作比较;强毒感染动物血清与其所产蛋卵黄上清 HI 抗体水平作比较.结果表明.麻鸭群为 NDV 野毒感染;鸭群血清 HI 抗体水平检涮,以50%以上检样出现7(log_2)以上的 HI 效价,可作为鸭群已受 NDV 野毒感染的标志;鸭卵黄不宜替代鸭血清作 NDV HI 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春夏之交,我国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北等省的种(蛋)鸭群暴发一种以产蛋量大幅下降的新疫病,给广大养鸭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产蛋率高的鸭群患病后一周内从产蛋高峰迅速下降至20%~30%,甚至停产;刚开产种(蛋)鸭产蛋率上升缓慢或减蛋,长时间低产蛋率或无产蛋高峰出现。经科研人员对其病原进行分离、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RT-PCR检测及序列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黄病毒科的坦布苏病毒[1-7]。2011年5月,南平市某养殖户饲养的一批蛋鸭,5d内产蛋率下降76%,同  相似文献   

12.
以NDV强毒,弱毒分别感染麻鸭,30天后检测其血清HI抗体水平,并与自然感染NDV动物,对照组动物血清HI抗体水平作比较;强毒感染动物血清与其所产蛋卵黄上清HI抗体水平作比较,结果表明,麻鸭群为NDV野毒感染;鸭群血清HI抗体水平检测,以50%以上检样出现7(log2)以上的HI效价,可作为鸭群为受NDV野毒感染的标志;鸭卵黄不宜替代鸭血清作NDVHI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省清远地区某蛋鸭场采样,接种鸭胚后分离到一株疑似鸭黄病毒QS株,经PCR、RT-PCR检测为黄病毒阳性。序列测定后分析显示,QS株与黄病毒属Tembusu病毒相似性最高,其中与Fengxian株相似性最高达99%。结果表明,QS株为黄病毒并与该病鸭产蛋急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2010年4月至2011年春季,我国多地鸭群普遍流行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病鸭群主要为产蛋的肉种鸭群和蛋鸭的产蛋鸭群,青年鸭和雏鸭也可发病,产蛋鸭发病临床症状为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5.
正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2种基因型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在我国鸭群中的混合感染情况,根据鸭圆环Cap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2种基因型DuC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1拷贝的DuCV核酸。使用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对收集的山东省6个鸭群150只病死雏鸭的组织D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50.0%(3/6)的鸭群检出DuCV-1和DuCV-2的混合感染,33.33%(2/6)的鸭群检出DuCV-2的单独感染。19只雏鸭被检出感染DuCV,其中2.67%(4/150)的雏鸭检出DuCV-1和DuCV-2的混合感染,10.0%(15/150)的雏鸭只感染DuCV-1或DuCV-2。结果表明,山东省鸭群中存在较为严重的DuCV-1和DuCV-2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鸭新城疫(ND)是由禽副黏病毒Ⅰ型感染引起鸭的一种传染病,又称鸭副黏病毒病。患鸭的主要症状为急性水样腹泻、两脚无力或瘫痪、呼吸困难及母鸭产蛋下降。近年来,由鸭源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鸭临床发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的病例日趋增多,对养鸭业危害严重[1]。吴峻华[2]对福州市部分鸭场530份血清样品进行新城疫抗体检测,检测出阳性血清152份,阳性率达28.7%,在未免疫新城疫疫苗情  相似文献   

18.
<正>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精简鸭群秋末冬初,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制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二、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摄氏度。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要注意搞好防寒  相似文献   

20.
1调整鸭群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2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要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