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石器时代谷物加工方法演变试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石器时代是原始氏族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如何,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不清楚的。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裴李岗与河北磁山遗址的发现,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极大地关注。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发现,对探讨我国农业的起源和畜牧业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给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我国农业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因此,对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的  相似文献   

2.
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遗址。1976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等单位进行了发掘,分为三个发掘区,揭露面积2579平方米。发现了房址、灰坑、沟壕等遗迹,出土了富于特征的大平底筒形盂、倒靴状支架、三足钵、深腹罐、长颈壶、平底钵、圈足罐等陶器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等各种石器和骨器,表现了这一文化遗存的年代较早,面貌独特,它与河南中部发现的裴李岗遗址共同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发展,在中原地区发现一种与仰韶文化性质不同,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种遗存因最初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故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它的年代据碳~(-14)测定,为公元前5495—4905年。目前经过发掘或试掘的遗址,有河南新裴李岗密县莪沟北岗、马良沟和巩县铁生沟等处。从发掘的情况来看,当时的村落规模不很大,一般只有七、八千至一万平方米左右,大一点的约两万平方米,但为数不多。这些村落都靠近河流,不过与现代河床的距离相当高。如裴李岗遗址高出双洎河约25米,莪沟北岗遗址高出洧水约70米。这是因为年代久远河床被侵蚀而逐渐下降所致。当初人们居住在这里时是没有这么高的,否则取水就太不方便了。  相似文献   

4.
略论裴李岗文化“台地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李岗文化的分布以嵩山东麓河流台地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距今约8000--7000年,属新石器早期偏晚的阶段.聚落环境特征为山前河流台地、低丘或河湖阶地,其聚落生业的典型结构为"台地(低地或阶地)农业"."台地农业"不仅是全新世大暖期地理气候条件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产物,也体现了人类从山地向平原过渡进发的阶段性生业环境特征,其中还蕴涵了早期人类社会为生存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技术形式及原始社会组织结构,这对探讨中原地区文明肇端前夜的人类聚落形态及原始社会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生产工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生产工具的初步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杨肇清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城北22公里、北舞渡镇西南2公里的贾湖村东。遗址发现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仅当作一般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对待。1983年春经过试掘才知是一处单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1)。...  相似文献   

6.
从半坡遗址考古材料探讨原始农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遗址地层与原始农业的关系地层,在考古学上是判定原始社会文化早晚分期的主要依据。在原始社会的大多数遗址中,都发现有早晚叠压的地层关系,这些地层的形成原因我们认为应与农业弃耕迁徙有关。因为不论是火耕农业还是锄耕农业,由于耕地肥力下降与树木的滋长就要不断更换,所以遗址地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居住地点随着耕地的变更而往返迁徙造成的。从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来说,是有一个或几个部落的氏族在不同的时间内往返迁徙,就形成了早晚不同的地层。而不同的地层就会有不同的文化面貌与器物特征,这在考古研究中就出现了分期与类型。遗址有大有小,地层有薄有厚,这与往返迁徙次数和居住时间长短有关。还应指出迁徙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遗址周围环境能否给氏族提供必须的生活用品:传染病的流行等等,都可能促成氏族迁移。  相似文献   

7.
江西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截至目前为止,仅是万年县仙人洞洞穴遗址一处。根据两次对仙人洞遗址发掘所得资料,我们曾判定它的上、下层文化是属于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类型,而它与江西其它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由于目前工作上的缘故,现在看来,还是有一段缺环的,因而是不相衔接的;从仙人洞出土的各种文化遗物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它的经济形态,是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两次发掘,还没有发现表明其已产生了原始农业的明显迹象。但目前对仙人洞洞穴遗址的看法,除了有的仍然坚持认为它不可能太早而外,还有下列几种看法是值得提出来商讨的。  相似文献   

8.
马家浜文化的社会生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1975年《考古》第5期上发表T(从钱山漾等原始文化遗址看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卜文中,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并认为太湖地区的古文化遗址的年代序列为马家浜文化一一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由于该文主要是分析阐述良渚文化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但是,它的私有制等的产生问题,是有它的根源。因此,对马家洪文化的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作了简要的说明。在20多年后的今天,考古资料的积累,认识上的提高,有必要对马家at文化的遗存作一定的分析阐述,也是对在嘉兴市召开的"纪念马家浜遗址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座谈会"的一份小礼品。…  相似文献   

9.
新郑沙窝李遗址发现碳化粟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窝李遗址位于郑州市南约15公里的小乔公社,属新郑县,是一处裴李岗文化的同类型遗址,据碳14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5220±105年(ZK1130,未经树轮校正)。1972年发现 1981—1982年进行试掘和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新郑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年12期),发现了一批墓葬和灰坑,出土了大量的有科研价值的遗物。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址第二层距地表0.5米深处,有一片比较密集  相似文献   

10.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88年秋,湖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中见到了水稻遗存。它不仅是中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证据,也是现阶段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资料之一。毫无疑问,这里的发现对于稻作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彭头山文化稻作遗存与经济生活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稻作农业的若干问题。一、彭头山文化的稻作农业与经济生活彭头山文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支新石器早期文化。已正式发掘过的遗址有湖南澧县彭头山、湖北宜都城背溪、枝城北等。  相似文献   

11.
沂源扁扁洞遗址是一处新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通过对遗址文化层的年代测定,厘清了遗址的年代;通过对出土动物骨骼、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还原了先民的食物结构。结论如下:遗址的年代为距今9550~10120年,处于新石器文化早期;先民们以渔猎采集为生,主要渔猎对象有鹿、野猪、竹鼠、犬等哺乳动物及鸟类和鱼鳖蚌螺等水生动物,主要采集朴树、核桃和部分豆科植物的果实。  相似文献   

12.
彭头山史前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崇安 《农业考古》1991,(1):178-180,194
湖南澧县彭头山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被誉为1989年中国的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因为它再次证明了华南地区存在有早于中原裴李岗诸文化的新石器早期遗存。对于农业考古来说,彭头山文化遗存的碳14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结果,那更是一次不容忽视的重大发现!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经体视显微镜观察,是夹杂在大量的陶片层内,其中有稻谷和稻壳,它们在当时显然是作为一种陶器的羼和料而被使用的。由于这些稻谷和稻壳已全部炭化,作为粒型观察的标本其形态已  相似文献   

13.
一、考古的有些遗址带有全局性或环节性,认识与理解了它,可以解释一个时代(可以联系一系列或一大片遗址,甚至可以联系现代社会和民情)。而龙虬庄遗址就有这种关联性。“江淮东部考古遗存尚未见有早于七千年者。龙虬庄遗存七八层属江淮东部第一阶段原始文化。陶器可分为炊器、食器、盛器和水器。其文化水平与邻近地区是同步的。由于在江淮东部无渊源可寻,又由于突然出现,可视为一种文化迁徙时l)。它是从那里迁来的呢?可以推断,它的来源中介也已迁走,并且已在别处发现。例如我国已经有一批一万年前左右的文化遗址是突然出现和无渊…  相似文献   

14.
家鸡是由野生鸡种驯化而成的。据考古发掘,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遗址,即已发现了鸡骨,但因数量较少,尚难肯定是野禽还是家鸡。到了公元前3,000年属于龙山文化的一些遗址中,均发现有鸡骨和出土陶鸡,说明我国最迟在公元前3,000年,养鸡已较普遍了。(编者按:我国养鸡可能早至裴李岗文化,距今约八千年。参见本刊上期387页)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伦三家子遗址是一处高台山文化晚期的遗址。2012年,伴随着发掘的进程,我们采用针对性采样法和水桶法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浮选。本次浮选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炭化植物种子,包括以粟黍为主的农作物种子,以及禾本科、藜科、菊科、豆科等杂草类植物种子。作为首次开展浮选工作的高台山文化遗址,三家子遗址的浮选工作使我们对高台山文化的生业形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为日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河姆渡“石磨盘”质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渭金  卢小明 《农业考古》2000,23(1):197-201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和发掘使我国南方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吸引了考古、建筑、农史等诸多学科专家学者投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弄清楚了许多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歧议和疑问。 牟永抗先生在《钱塘江以南的古文化及相关问题》和《浙江省新近十年的考古工作》两文中首次指出河姆渡遗址原先混杂在数量甚多的砺石中间,有相当部分是与原始农业有关的石磨盘,并把它作为钱塘江以南地区的一项重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伟权 《农业考古》2005,(4):195-196
一、从河姆渡遗址探索原始茶 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以其七千年左右的文明史震憾中外。那里4米厚的四个文化层,众多的出土文物如厚厚的史书,展示了原始社会后期的新石器时代社会风貌。原来普遍认为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摇篮,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向世界宣告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均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民间形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其中茶在原始社会的形态,从地处江南的河姆渡遗址追溯考证,无疑是一条较为科学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8.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地下发掘炭化果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文献查阅、观察记载、实物比对、历史气候分析、专家走访等方法,确认了裴李岗遗址发掘的有梅核、酸枣核。梅和枣是中国原产、应用历史最久的果树。  相似文献   

19.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坯土和红烧土中掺和着大量的稻谷颖壳和植物,在研究稻作起源和早期稻作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遗址没有发现炭化稻谷和与稻作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本研究通过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对古稻的文化属性、稻作生产在先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栽培稻系统的演化方向等进行了探讨.遗址地层和遗迹土壤中高密度的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反映了稻米是在小黄山遗址先民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于野生稻的双峰乳突形态特征表明当时已经开始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稻米;运动细胞硅酸体形态特征解析结果显示遗址土壤硅酸体来自粳稻,且带有热带粳稻特性.另外,遗迹硅酸体分析结果也为认识遗址功能区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原始社会发生的6次社会大分工的分析,系统阐述了我国原始社会职业教育的6种教育形式、7项教育内容以及3种教育方法.从原始社会职业教育属性、手的教育、人文走向等诸多方面对其早期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