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皮日休与陆龟的有关茶诗,曾在《福建茶叶》1985年第一期上刊登过,但当时仅阐述了他们的《茶中杂咏》唱和诗(20首),对他们的其他茶诗,尚未提及,现特再作一续篇,俾得观皮、陆茶诗的全貌。 一、以茶祭神 包山祠 皮日休 白云最深处,像设盈岩堂。村祭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有一含茶成语柴米油盐酱醋茶,语见《元曲》: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作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成语大意是说,每天有7种生活用品是不可缺的,那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比喻必备的生活用品。说起中国的姓氏文化丰富多彩,上面所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姓,其他的不说,单说茶姓。茶姓源出多头并且均与茶有关。通常当我们发现对方跟自己同一个姓  相似文献   

3.
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良 《茶叶》2001,27(1):48-51
本文从综合开发利用茶叶资源的角度,概述了茶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意义,探讨了茶饲料与茶兽药开发应用的经济价值,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茶饲料的开发利用废茶和速溶茶、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等生产后形成的茶渣含有动物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高达 52 % ,但将其作为动物饲料 ,必须经过发酵处理 ,使废茶料的茶渣中的粗蛋白和多糖降解。具体方法是把废茶或茶渣烘干至含水分 6 %~ 8% ,机械粉碎 ,然后用2 0 %的氢氧化钠溶液于 10 0℃条件下处理 1h ,除去木质素。然后用果胶酶或木霉菌在 4 0℃条件下发酵 3~ 4d ,再在 70℃下烘干至含水量 4 %~ 5% ,经适当粉碎后包装备用。茶籽饼中含有茶皂素 ,具溶血性 ,故将其用于饲料之前需经脱毒处理。曾祥国提出的具体方法为 :将茶籽饼粉碎成…  相似文献   

5.
肖京子  徐仲溪 《茶叶通讯》2010,37(4):42-44,47
梅兰竹菊,迎霜竟放,傲雪独立,乃君中四子。绿(茶)青(茶)红(茶)黑(茶),历史悠久,声名远播,为茶中四语。本文探讨茶与花中四君子特点,深入发掘茶文化与花中四君子文化之间的联系,以他类文化促进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袁枚与茶     
袁枚(1716~1797),清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39岁便辞官侨居江宁,筑园于小仓山,号随园,世称随园先生,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对儒家“诗教”表示不满,部份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评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但多数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与茶     
欧阳修的一生,与茶相伴。他爱茶、好饮茶,常常作咏茶诗,或记录饮茶之事,或表达爱茶之情,又或赞茶之性。对茶事,他多有参与,既考评茶叶品质和泡茶之水品,又与友人互寄茶叶与水。对茶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关系,他见解独到,建议中肯,积极参与茶法改革。欧阳修对茶的喜爱,不但体现在个人生活与精神修养上,而且与他的政治见解和爱国之情相互交融。本文从欧阳修的咏茶诗、欧阳修的茶事活动、欧阳修的茶利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考证欧阳修与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齐己与茶     
齐己(863?—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益阳(今属湖南)人。早丧父母,七岁为大山同庆寺司牧,尝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入咸异之,出家后身价日高,后栖于衡岳东林。又欲入蜀。经江陵(今属湖北)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于江陵龙兴寺。自号衡嶽沙门。诗多登临酬答之作,部分篇什宣扬佛教出世思想,只少数作品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风格清润,语言简淡,与郑谷、曹松、方干为诗友。有《白莲集》十卷、《玄机  相似文献   

9.
趵突泉与茶     
赵国栋 《中国茶叶》2011,(11):36-36
趵突泉位于山东济南市中心区,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相似文献   

10.
茶与诗歌     
陈铭华 《茶报》2000,(1):39-4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茶与诗的结缘是自然的和必然的。自古至今许多诗人和文学家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茶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咏茶诗歌可分为以茶为主题的诗歌和不以茶为主题的涉及有关茶的内容的诗歌等两大类,即狭义上的茶诗和广义上的茶诗。它们对茶与诗歌的研究有着同样的价值,都形象生动的反映了茶的采摘、制作、沏泡、品饮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强至与茶     
强至(1022~1076),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历浦江、东阳、元城令。神宗熙宁九年(1076),迁何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著作有《饲部集》、《韩忠献遗事》。强至有茶诗九首一、谢通判国博惠建茶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计催春阳。茶傍万口噪地烈,惊破芽英不得藏。犹嫌旗枪已老硬,独爱鸟嘴嫩未长。撷而培之一朝就,更范圭壁为圆方。南州尚珍北固重,自非富贵宁预尝。浦阳贱官性怯酒,素许茶味为最良。日分牒诉费齿舌,口吻镇燥喉无浆。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尘埃填心渴欲死,…  相似文献   

13.
阮元与茶     
阮元(1764~1849),清学者,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历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先后出任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历兵部、礼部、户部、工郎侍郎,最后拜体仁阁大学土。阮元历任中外要职,所至提倡经学,主持风气,力持不懈。督学浙江,修《经籍纂估》,抚浙,立信经精舍。任国史馆总纂,创立《儒林传》。抚江西,刻《十三经注疏》。总督两广,立学海堂,编刻《皇清经解》。被海内学者举为山斗。他领衔主编的专书有《经籍纂诂》、《十三经校勘记》、《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  相似文献   

14.
乾隆与茶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为世宗第四子,清代皇帝,年号乾隆,1735~1796年在位,用兵平定准嘎尔部,消灭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管理。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严拒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举天圣进士甲科。庆历初,召知谏院,论事切直,后改右正言,知制诰。时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相继罢去,修上书极谏,出知滁州,徙扬州,颖州。还为翰林学士。在翰林八年,知无不言。嘉祐间,拜参知政事,与韩琦同心辅政,虽屡为群小所构,修意  相似文献   

16.
茶与人生     
我不善品茶,更不懂什么茶艺、茶道,但是去年夏天在泉州一家茶艺馆观看了一整个茶艺过程后,不但大开了我的眼界,而且翻动了我本己淡忘了的喝茶历程。 茶艺小姐用纤纤玉指娴熟地摆弄着小巧玲珑的茶具,先是洗杯、温壶道“仙女沐浴”,再是落茶、洗茶称“观音入殿、雨洗珍珠”,再是冲水、刮沫似“高山流水、春风拂面”,酹茶、点茶若“祥龙行雨、凤凰点头”,最后,姑娘将装着茶的高杯放在小小的托盘上,并逐一配上一个空的矮杯,双手捧到客人跟前,我接过姑娘送来的香茗,轻轻来个“鲤鱼翻身”,先是搓杯闻香,尽吸大自然草木之精华,然后徐徐而啜,细品玉液琼浆之甘淳。此刻,我在尘世中积聚的满腹浮躁已偃旗息鼓,所有的名利荣辱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像炎炎盛夏走进深山密林之中。  相似文献   

17.
茶与水     
茶,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饮茶是生活上的一大享受,是文化艺术的品赏。如今,饮茶广行于世,茶叶已成为消费最多、流行最广、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世界性保健饮料。口干时,喝杯茶能润喉解渴;疲劳时,喝杯茶能舒筋消累;心烦时,喝杯茶能静心解烦……。不仅如此,细斟缓饮“啜英咀华”,还能促进人们的思维。手捧一杯微雾萦绕、清香四溢的佳茗,你可以透过那清澈明亮的茶汤,看到晶莹皓洁的杯底,朵朵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与茶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担任过礼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他出  相似文献   

19.
茶与水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与茶     
章明斐 《茶叶》2000,16(3):168-170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坛举足轻重的大作家.其文学作品广为流传,曾写有不少和茶有关的诗篇,其中有两首<煎茶>诗非常著名.熙宁五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科场监试,作<试院煎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