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理药动学模型作为一种数学机制模型,能够模拟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近年来在药物研发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对生理药动学模型的定义与分类、特征与意义、在兽医药学领域的应用3方面作一简要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药代动力学、新的体内药物检测方法和技术应用方面简要的介绍了国内兽医药物代谢定力学研究的进展,并对未来我国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规划.  相似文献   

3.
兽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在人类医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兽医临床中,由于药物种类较少及不规范使用而易使细菌产生交叉耐药性,头孢菌素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文章围绕兽用头孢菌素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安全性等方面,总结了畜禽专用头孢菌素主要种类、抗菌活性及其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比较了兽用头孢菌素的抗菌活性,以及其对敏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概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产生机制与耐药现状,并分析比较了各国在此类药物耐药性控制中采取的举措。通过对兽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发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有利于促进头孢菌素在兽医临床中的科学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4.
兽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在人类医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兽医临床中,由于药物种类较少及不规范使用而易使细菌产生交叉耐药性,头孢菌素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文章围绕兽用头孢菌素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安全性等方面,总结了畜禽专用头孢菌素主要种类、抗菌活性及其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比较了兽用头孢菌素的抗菌活性,以及其对敏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概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产生机制与耐药现状,并分析比较了各国在此类药物耐药性控制中采取的举措。通过对兽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发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有利于促进头孢菌素在兽医临床中的科学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5.
群体药动学及其在兽药监测和评价中的潜在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群体药动学的基本概念、群体药动学的各种参数及其意义。概述了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方法,并详细描述其代表性方法一非线形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的药理统计学模型和试验设计及数据收集。最后对群体药动学应用于兽医药理学的各个领域的重要意义,包括指导兽医临床用药、监测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新药的开发和评价及群体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3.1化药代谢动力学方面涉及药动学模型、动物或组织器官的药动学和群体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刘雅红报告“群体药动学”进展并综述其具体流程和方案,评价群体药动学表达的(包括动物群体和个体及群体中不同患病个体的年龄、体重、性别、疾病与剂量状况及合并用药等因素)的平均参数,在优化给药方案、药物残留及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新兽药研究的动物和临床兽药代谢动力学、兽用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新的体内药物检测方法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概要地介绍了国内兽药代谢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并简要地展望了我国兽药代谢动力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是将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用于研究药理效应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种模型。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评价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耐药性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将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引入兽药研究中,不仅能够优化给药方案,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也能够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论文对兽用抗菌药物的分类、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国内外兽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兽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兽用抗菌药物群体药动学及药效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群体药动-群体药效同步关系正成为兽医药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15头健康仔猪,分3组,每组5头:即健康组、脾虚组和四君子汤反证组。按20mg/kg的剂量内服进行左旋氧氟沙星的辨证药动学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健康组和脾虚组药动学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四君子汤反证组药动学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仔猪脾虚状态下明显影响左旋氧氟沙星内服给药的药动学特征(PK);四君子汤可使脾虚仔猪异常的左旋氧氟沙星的药动学特征得到恢复,为验证“辨证药动学”假说和完善中西兽医结合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中药药动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组分以及中药单方与方剂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边缘学科。与化学药物的药动学相比,中药药动学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研究十分活跃、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百家争鸣以及新理论、新方法的涌现使中药药动学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中药代谢动力学的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兽医群体药动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为科学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指导及评价新兽药研发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并进一步推进兽医群体药动学的发展,对提高我国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及促进兽医药理学向纵深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物亚迪蚕安宁在蚕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用抗菌药剂亚迪蚕安宁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研究该药物在蚕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作为制定蚕病防治合理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分别给家蚕5龄第4天健康幼虫添食2.5、5、10 mg/kg 3种剂量(药物与试验组蚕体总质量比)的亚迪蚕安宁后,于不同时间采集幼虫血样用抗生素微生物法检测血药浓度,药时数据经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AIC值分别为-0.208、11.387和38.806,显示拟合度良好。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148、0.190、0.281 h-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764、3.993、3.613 h,最高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2.334、3.576、9.786μg/mL,清除率(Cl)分别为0.089、0.134、0.133 L/h。以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理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相关系数(R2)和AIC值作为识别模型的指标,拟合家蚕食下亚迪蚕安宁蚕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亚迪蚕安宁在蚕体内具有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最高血药浓度与添食剂量成正比,消除半衰期较短等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适合日内多次给药。  相似文献   

14.
浅谈生理药动学模型及其在兽药残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药动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和排泄过程的速度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药动学研究中,经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速率过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房室模型。房室模型就是按照机体对药物的不同处置速度,把机体分为抽象的"一室"、"二室"或"多室"。每个隔室内药物的浓度时间关系,可用  相似文献   

15.
兽医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兽医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今后兽医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兽医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今后兽医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1 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长期以来 ,不论是临床医师还是药理研究工作者 ,多凭“经验”确定给药方案 ,缺少定量的依据。 60年代后 ,药物代谢动力学 (简称药动学 )的发展使临床用药有了理论依据 ,使给药方案的制定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同时 ,它对新药剂设计和临床前实验有了客观的评定标准 ,对一些老药的重新评价也有了准确的数据。但是 ,目前药动学研究的数据多来源于一组均匀的健康或患病个体 ,并在相同条件下 ,按设计好的时间与次数取样测定 ,从而得出药动学参数 ,制定给药方案 ;对食品动物亦依此制定休药期 ,以避免残留。但实际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概况,开展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评价以及对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新理论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兽医行业快速发展,作为兽医临床的常用药物,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其药理作用的特殊性,受到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政策和制度的严格管控。为平衡国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和兽医临床的迫切需求,本文研究了我国现有管制类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状,分析联合国和欧美国家的监管现状,对比差异,并调研国内兽医临床的需求,提出适合我国的研发监管并举、管制疏导并用的发展路径,以期推动《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20.
PK-PD结合模型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PK-PD结合模型的发展,其在兽用抗菌药中的应用研究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PK-PD结合模型理论的阐述,根据抗菌药物参数,对各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订作一简要分析,以期对优化临床给药方案和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