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俗语说"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亦可以说是衰老离你而去。苹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如糖11%、脂肪0.4%、蛋白质0.3%、碳水化合物14.9%,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B。在美国和欧洲,苹果被认为是一瓶维生素,其消费量居第三位,仅次于柑桔和香蕉,且实现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2.
红紫香蕉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月岭村蕉农 1991年从市农科所调进香蕉试管苗种植 ,发现其中有 3株香蕉结的果实呈红紫色。据蕉农反映 ,多年来“红紫香蕉”长势良好 ,单株产量 15~ 2 3kg。红紫香蕉平均株高 3 78m ,茎粗 0 79m ;假茎、叶柄、叶片主脉及果皮颜色均为红紫色 ;叶片青绿色 ,长势较直立 ,一生叶片数 4 6~ 5 3片。果指肥大 ,果形较直 ;夏、秋季采收的果实单果重可达 2 5 0g ;每果穗有果梳 4~ 6梳 ;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 2 2 71%、维生素C7 6mg 10 0g、总酸 0 2 39%、还原糖 4 2 36%、蔗糖 12 989%、全糖 17 2 2 5 %。果实…  相似文献   

3.
海南五指山区茶树蜂花粉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指山区茶树蜂花粉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 :总氨基酸含量 12 6 7% ,蛋白质 14 5 83% ,脂肪 1 75 % ,还原糖 2 5 2 % ,蔗糖 9 6 % ,维生素C 18 97mg 10 0g ,AAS 10 4 99。结果表明 ,海南茶树蜂花粉具有明显的低脂、低糖、富含维生素C、高AAS的特点 ,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营养源和保健品  相似文献   

4.
"北华2号"是中熟鲜食加工兼用型蓝靛果忍冬新品种。2016年12月通过吉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单果重1.05 g,果实长径1.84cm,短径1.17 cm。果味酸甜,有草莓香味,总糖含量3.29%,还原糖含量2.33%,酸度1.02%,维生素C含量0.19 mg/g,维生素B1含量2.1μg/g,原花青素3.09 mg/g含量,花青素清除DPPH的清除率97.68%,出汁率68.2%。  相似文献   

5.
以晚熟的棱晚脐橙、奉晚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果实的品质、冷库贮藏(冷藏)性及其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采摘的棱晚脐橙和奉晚脐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和维生素C(Vc)含量均是先上升后降,而总酸含量则一直下降。贮藏时间越长,TSS、总酸、总糖和Vc含量下降越多,但果实失水、腐烂率和干疤率不断上升。综合评价,棱晚脐橙3月中下旬是其最佳采摘时间且贮藏期不宜超过90天,腐烂和干疤果之和为4%;奉晚脐橙3月上中旬是其最佳采摘时间且贮藏期不宜超过60天,腐烂和干疤果之和为6%。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减施化肥和配施氨基酸有机肥提高香蕉生长、产量、品质及改善土壤质量,为海南省香蕉产业减肥增效、改善土壤环境提供思路。以“南天黄”香蕉为试材,以农户施肥为对照(CK),设置2个处理:配方肥(减施化肥29%)和氨基酸配方肥(减施化肥36%)。分析各处理对香蕉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户施肥相比,配方肥处理的香蕉产量增加13%,果实维生素C提升25%,土壤碱解氮减少13%;氨基酸配方肥处理的香蕉产量增加30%,孕蕾期株高和假茎围均增加20%,果实维生素C提升32%,土壤pH增加0.6,碱解氮减少36%,速效磷增加50%。因此,减施化肥36%+氨基酸有机肥是适合海南省香蕉产业的减肥增效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维生素C及其生物学功能维生素C是己糖的衍生物,具有酸性,也称l-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抗坏血功能早被人类所认识。Waugh和King(1932)首先分离出纯的维生素C,并证明它是抗坏血因子。Abet等(1938)认为维生素C还具有抗感染和抗自由基的作用,在机体内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平衡过程中,维生素C起重要作用。Stocker和Frei(1991)报道维生素C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质。Sies认为维生素C通过有效的抗活性氧自由基,减少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来保护生物膜免遭过氧化物的损伤。维生素C是电子供体,为还原剂。当它供给一…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的油棕(Elaeis huneesis)花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来西亚油棕花粉进行了蛋白质、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还原糖、蔗糖、粗脂肪、磷脂、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多糖、多肽以及矿物元素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油棕花粉营养成分丰富而全面,且具特色,很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区域性试验是新品种推广的重要环节,可客观评价作物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由于香蕉品种‘南天黄’抗病性和商品性综合效益的原因,近年来在各产区开始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本试验在海南省北部的澄迈香蕉产区开展该品种大田试验研究,通过测定果实性状变化、单株产量以及几种病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362 d,从抽蕾后至采收,可溶性糖及蛋白呈增加趋势,维生素C变化反之;通过恰当增加钾肥措施,最高单株产量达24.19 kg/株(折算亩产为3.87t),枯萎病发病率仅为0.8%,与对照品种巴西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蕤核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对蕤核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而为蕤核果实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营养学方面的依据。蕤核果实外形美观,色泽艳丽,诱人,而且果肉酸甜适口,口感好,营养全面而丰富,初水分含量为78.23%,总水分含量为92.75%,单宁2.24%,分析结果表明,蕤核果实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较全,含16种氨基酸。蕤核果实中除氨基酸外还富含还原糖和总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叶酸5种维生素。此外还含有Ca、P、Zn、Fe、Se等多种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11.
以香蕉、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凝固型酸奶。结果表明:香蕉最佳护色工艺为100℃,热烫8min后加入0.2%柠檬酸、0.1%半胱氨酸及0.1%维生素C混合打浆;凝固型香蕉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乳酸菌用量5%,脱脂奶粉用量12%,香蕉浆用量6%,蔗糖用量6%。产品清香爽口、凝乳均匀、酸甜适当、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在4℃下可储存9d。通过果蝇生存试验证实,该酸奶具备延缓衰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香蕉适宜机械化操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P)(P1:2190株/公顷、P2:2340株/公顷、P3:2520株/公顷)为主区,行距(R)[ R1:(宽行5.10米+窄行1.00米)、R2:(宽行4.80米+窄行1.30米)、R3:(宽行4.50米+窄行1.60米))]为裂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能显著影响香蕉株高和茎围,P和R对香蕉单产、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1、P2香蕉单产较P3分别显著提高10.29%、10.88%,P2总产量较P1显著提高6.62%;R3单产、总产量最高,R1单产、总产量最低。分析产量构成可知,R3能提高香蕉商品蕉采收率;P1、P2单果重较P3显著提高,R3单果重较R1、R2 分别显著提高21.23%、4.44%。P1果指长较P3显著提高,R2、R3间果指长、果指围显著高于R1。P和R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影响。P3可滴定酸含量较P1、P2显著提高,P1、P2维生素C含分别较P3显著提高19.38%、15.78%;R3较R1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8.77%。综上所述,宝岛蕉品种种植密度为2340株/公顷,宽行4.5m、窄行1.6m时,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商品蕉采收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试验结果为今后宜机化栽培的香蕉种植密度和行距的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巴西蕉为材料,研究香蕉配方肥在海南玄武岩砖红壤上应用效果,以期探索出促进香蕉生长的配方肥配方及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肥的施用提高了香蕉株高和茎粗,增加了香蕉产量,每公顷增产20.9%,每梳果指数、果长、单果重、果实Vc含量、糖度、可溶性蛋白、糖酸比等都有所提高;配方肥施用处理中,香蕉N、P、K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37%、13.90%和3.65%,肥料贡献率提高了14.48%,肥料农学利用率提高了8.69kg/kg;每公顷的施肥成本节省了2352.75元,纯收入增加了36.60%。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南天黄’香蕉果实的催熟浓度、温度等条件,以期为生产上催熟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以‘南天黄’香蕉果实为材料,研究1 g·L-1 、0.8 g·L-1 、0.5 g·L-1催熟浓度及14°C、18°C、22°C贮藏温度对果实后熟进程、果皮色度、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催熟浓度及贮藏温度提高,香蕉果实色差H值及硬度下降速度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速度加快,后熟进程加快。并且贮藏温度对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明显,在 14°C、18°C和22°C催熟的香蕉,转黄成熟级别分别在10、5和3 d达到可供上市的成熟度。另外,1 g·L-1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在18°C贮藏后再转入14°C贮藏能较好的保持果实品质13 d。综上所述,建议根据‘南天黄’果实上市计划长短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催熟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产后15~20 d、跗关节炎患牛与正常奶牛血清中蛋白、甲状腺素(T3、T4)、维生素、葡萄糖、乳酸、丙酮酸、Ca、P等生化指标的比较,探讨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奶牛骨关节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α-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酸和丙酮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糖、VA、VC、VE及Ca、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产后关节炎过程中T4、VA、VC的含量降低使关节软骨的胶原及蛋白多糖合成减少,解聚相对增多,引起血清蛋白组成发生变化;而产后血糖水平降低,引起乳酸、丙酮酸含量升高,低血糖又抑制了VC的合成;关节炎过程中可见Ca、P水平降低,可能是通过影响骨质代谢而促进了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热水提取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进行半仿生降解,旨在确定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胃液及肠液中的降解方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DNS法测定降解过程中桦褐孔菌菌核的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降解产物的分子量。[结果]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半仿生降解过程中糖含量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还原糖含量变化不明显;降解后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HPLC中的保留时间与未降解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降解前后的多糖分子量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胃液及肠液中的降解并非从糖链末端、支链的糖苷键逐个断裂,而是通过将多糖的糖链断裂成短链的方式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疏花对无核荔枝果实和树体营养的影响,以不疏花为对照,在初花期对其进行疏花处理,统计疏花量、记录果实发育情况及成熟日期,并测定果实成熟时的品质和整个过程中树体叶片营养变化情况。据统计,每株树的平均疏花量达到80%-90%左右,疏掉的小穗数、支穗数和侧穗数分别为89.81%、89.74%、81.82%。试验结果表明,疏花使无核荔枝的果实发育情况及果实成熟时的可食率、单果重、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均高于对照;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株产量提高70.59%;疏花处理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前7天左右;该过程中树体叶片N、P、K、S、Ca、Mg含量在前期高于而后期稍低于对照。疏花加快了无核荔枝果实生长发育,并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保全苜蓿草颗粒贮藏过程中维生素及营养品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草颗粒为研究材料,研究贮藏时间(0,60,120,180,240 d,冷冻240 d)与蒙药黄芩(0%,0.5%,1.0%,1.5%)对其维生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与其他添加量相比,添加1.5%黄芩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5、维生素C和α-维生素E含量。贮藏60 d及以上显著降低了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1、维生素B3、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贮藏120 d时苜蓿草颗粒DM含量趋于稳定;苜蓿草颗粒贮藏180 d后其CP含量显著降低;贮藏0~180 d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颗粒NDF和ADF含量显著升高。与常温贮藏240 d相比,冷冻贮藏相同时间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中维生素B1、维生素B5、α-维生素E和OM含量,显著降低DM、NDF和ADF含量。因此,1.5%黄芩添加剂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含量,且常温贮藏时间不宜超过60天。  相似文献   

19.
测定和比较26个甜杨桃和酸杨桃不同种质的果实成熟期果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含量的差异,并对杨桃种质果实糖酸含量与抗氧化物质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果甜杨桃1号”、“台湾红杨桃种质1”和“闽引新加坡黄杨桃”果实风味好,可作为良好的育种亲本材料;酸杨桃组果肉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高于甜杨桃组,酸杨桃是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种质;相关性分析表明,杨桃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糖含量与有机酸含量、维C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