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柑桔脚腐病是危害柑桔主干基部的病害。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柑桔脚腐病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进行了21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寄生疫霉菌丝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其中毒力作用最强的是烯酰吗啉,EC50为0.2598 μg/mL;其次是唑醚-代森联、春雷霉素、丙森锌和多抗霉素,EC50分别为1.0476μg/mL、3.1074μg/mL、3.2056μg/mL、4.9501μg/mL。甲基硫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高达1713.833μg/mL,不推荐继续用于柑桔脚腐病的防治。这些药剂的筛选为田间进一步防控柑桔脚腐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中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苯甲.丙环唑对病原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强,测试的8个浓度均完全抑制了菌丝的生长;百菌清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100%;对病原菌芽管的生长抑制率最高的是百菌清和苯甲.丙环唑,达到100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十三吗啉、异菌脲和甲基硫菌灵的毒力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3.3768×10﹣5、0.0432、0.2692、1.2462和4.5994 μg/ml。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长速率法对34种果园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药剂在不同试验浓度下对柑桔黑斑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其中苯醚甲环唑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036μg/mL;戊唑醇次之,EC50为0.1262μg/mL;其次为氟硅唑、丙环唑、甲基硫菌灵、腈菌唑、唑醚?代森联、烯唑醇、异菌脲、咪鲜胺,其EC50均在1μg/mL以下。 此研究为田间大面积防治柑橘黑斑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对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的敏感性,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当地分离株(F447),通过孢子萌发抑制和菌丝生长抑制试验,使用线性回归评估了两种药物对该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对A. oligospora孢子萌发的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3.3770μg/mL和0.3283μg/mL,对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4.0206μg/mL和0.1005μg/mL。结果证明,不论是分生孢子还是菌丝,酮康唑对试验真菌比两性霉素B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蜂糖李果实采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香芹酚对其抑制效果,从蜂糖李贮藏期病果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病原菌致病性进行检测以及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香芹酚(0.1、0.15、0.20、0.25、0.30 mg/mL)对蜂糖李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蜂糖李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为多子座链核盘菌(Monilinia polystroma)、烟管菌(Bjerkandera ecuadorensis)、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黄囊孔菌(Flavodon ambrosius)以及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经体外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香芹酚能抑制Monilinia polystroma、Bjerkandera ecuadorensis、Penicillium expansum、Flavodon ambrosius和Penicillium italicum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在体外培养对照组长满时,香芹酚对蜂糖李采后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0.21、60.66、91.19、80.07和85.74%;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EC50)分别为0.2121、0.1699、0.0524、0.2275和0.0558 mg/mL。因此,适宜浓度的香芹酚能够有效抑制蜂糖李贮藏期病原菌的生长,后期可将其用于蜂糖李采后病害的防治及贮藏保鲜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深绿木霉对引起禾草腐霉病原菌瓜果腐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深绿木霉菌与瓜果腐霉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可以包围、覆盖瓜果腐霉的菌落,同时产生大量孢子;当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4.65×106个/mL时,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率达53.56%。通过深绿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和3种药剂对草坪禾草腐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与25%甲霜.霜霉的抑菌效果接近,分别为77.37%和79.57%。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丝缠绕在瓜果腐霉菌菌丝上,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或与瓜果腐霉菌的菌丝平行生长,再侵入瓜果腐霉菌内寄生。深绿木霉菌对瓜果腐霉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PE2501菌体和在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基、培养基量、转速条件下获得的发酵液对草坪炭疽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SPE2501菌体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NB和BPY中培养获得的发酵液的抑制作用高于在LB和PD中的抑制作用,其1倍发酵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6.2%和65.5%,明显高于LB(53.5%)、PD(45.8%)的抑制率;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44.6%、43.1%,高于LB(35.2%)、PD(28.6%)的抑制率;在NB中培养72h、培养基量为100ml、培养转速为150r/min等条件下获得的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获得的1倍发酵液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85.3%和46.9%、75.7%和43.1%、67.2%和43.4%.  相似文献   

8.
深绿木霉对引起禾草腐霉病原菌瓜果腐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深绿木霉菌与瓜果腐霉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可以包围、覆盖瓜果腐霉的菌落,同时产生大量孢子;当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4.65×106个/mL时,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率达53.56%。通过深绿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和3种药剂对草坪禾草腐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与25%甲霜·霜霉的抑菌效果接近,分别为77.37%和79.57%。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丝缠绕在瓜果腐霉菌菌丝上,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或与瓜果腐霉菌的菌丝平行生长,再侵入瓜果腐霉菌内寄生。深绿木霉菌对瓜果腐霉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柑橘青霉病菌、绿霉病菌及西瓜枯萎病菌等15种常见植物病原菌作为指示菌种,对中草药桂枝两种主要活性成分肉桂醛和肉桂酸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对15种供试菌毒力测定中,肉桂醛对猕猴桃拟茎点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179 mg/mL,对柑橘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0.9243 mg/mL;而肉桂酸对枣拟茎点霉菌和葡萄座腔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均为0.0061 mg/mL,对柑橘指状青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差,EC50为0.9945 mg/mL。本实验结果将为桂枝活性成分在植物病害防治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新虎  何静  沈慧敏 《草业学报》2008,17(3):99-104
以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苍耳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对灰霉病菌菌丝形态、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菌体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苍耳提取物浓度为20 mg/mL时,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70%以上,EC50为11.74 mg/mL;经浓度为30 mg/mL的提取物处理的灰霉菌产生的孢子数仅为33 500个,与对照的孢子数225 000相比,抑制率高达85.1%,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77.4%,对孢子的形成和孢子萌发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苍耳提取物能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造成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增加;灰霉菌菌丝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阻碍灰霉菌菌丝的生长,经苍耳提取物处理的菌丝变细、分枝增多、节间拉长;分生孢子少且呈畸形,孢子芽管短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