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刺蛾是一类为害茶园的新型害虫,虫害爆发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调查发现南昌地区茶园刺蛾类害虫主要有茶刺蛾、扁刺蛾、褐刺蛾、丽绿刺蛾、黄刺蛾和龟形小刺蛾等.较系统地阐述了南昌地区茶园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为茶园刺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刺蛾类是为害柞树等林木的重要害虫.1964年以来,在辽宁地区发现为害柞树的刺蛾有20余种,大发生时常将柞叶食光,严重影响柞蚕生产.笔者曾对数种刺蛾进行生物学观察和防治试验.本文仅就国内尚未见报道的迷刺蛾Miresina banghaasi(Hering et Hopp)和客刺蛾Ceratonema retractatum Walker的观察结果报告如后.分布与寄主根据现有记录,迷刺蛾分布在辽宁、四川等省.主要食害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相似文献   

3.
江苏兴化地区常见为害桃树的害虫有:蚜虫类、叶螨、刺蛾类、桃蛀螟、桃红颈天牛等。同时也有丰富的害虫天敌资源可以利用,采用一些生物、人工防治方法能有效控制一些害虫严重为害,可以减少化学防治次数,减轻农药对果品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山东菏泽地区近几年柿举肢蛾为害日趋严重 ,以幼虫钻食柿果 ,致使幼果干枯 ,大果早熟变红、变软 ,造成大量落果 ,无法食用。一般年份虫果率即达4 5 %~ 6 5 % ,严重影响柿果产量和品质。柿举肢蛾在菏泽地区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皮缝隙和根附近 5~ 10cm深的土中越冬 ,少数在树上干果或柿蒂上越冬。越冬代幼虫翌年 4月下旬化蛹 ,蛹期 19天左右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5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 5月下旬第 1代幼虫开始孵化为害幼果 ,6月为为害盛期 ,7月上旬出现第 1代成虫 ,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 2代幼虫 8月初开始为害柿果 ,直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潜叶蛾在柑桔秋梢上发生比较严重,对柑桔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其幼虫危害新梢嫩叶,潜入嫩叶表皮下蛀食,形成银白色蜿蜓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幼虫为害的伤口有利于溃疡病菌侵入,常诱发溃疡病大发生,其被害卷叶又为柑桔红蜘蛛、卷叶蛾等多种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增加了越冬害虫防治的困难。潜叶蛾在湖南一年可发生8~9代,湘南可发生10代以上,广东、广西一年约发生15代,且世代重叠。但其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衰落、回升、盛发、下降和次盛等5个时期。而食物条件(嫩梢)是影响潜叶蛾夏秋季发生量的关键。潜叶蛾发生盛…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在安阳市果树上属于偶发性次要害虫。然而近年来对部分苹果的为害趋于严重。 1995年在安阳县安丰乡调查 ,幼果受害率高达 32 % ;1998年在滑县四间房乡调查 ,幼果受害率为 12 7% ,最高达到 35 %。年均为害面积 35 0 0hm2 以上 ,占苹果总面积的 10 %左右。1 为害习性棉铃虫在安阳一年发生 4代 ,个别年份有少量的第 5代发生。 5月中下旬 ,第 1代幼虫开始为害苹果幼果 ,6~ 8月进入为害盛期 ,主害代为第 2代和第 3代。棉铃虫在苹果树上的为害有趋嫩性。成虫昼伏夜出 ,将卵散产在嫩叶、嫩梢及果实上。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 ;1至 2龄幼虫…  相似文献   

7.
1 食叶害虫食叶害虫为害树叶 ,影响光合作用 ,削弱栗树树势 ,并引发其他害虫为害 ,从而影响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常见食叶害虫有鞘翅目丽金龟科的四纹丽金龟和蒙古丽金龟 ;花金龟科的斑青花金龟和小青花金龟 ;象甲科的呈贡灰象。半翅目蝽科的异色巨蝽、麻皮蝽和沟腹贷蜡 ;缘蝽科的哈奇缘蝽和锈赭缘蝽。鳞翅目蓑蛾科的大袋蛾 ;刺蛾科的黄刺蛾 ;枯叶蛾科的栗黄枯叶蛾 ;大蚕蛾科的绿尾大蚕蛾等。2 枝干害虫枝干害虫蛀食树干、主枝和芽 ,导致栗树死亡 ,对产量影响极大。枝干害虫主要有同翅目蚜科的果蚜 ;大蚜科的板栗大蚜 ;盾蚧科的红圆蹄盾蚧…  相似文献   

8.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和卷蛾科(Tortricidae)等16个科的柞树害虫8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刺蛾类、卷蛾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刺蛾对桃树为害较严重,为害严重时不少叶片被食尽叶肉仅剩叶脉、叶柄,影响花芽分化,削弱树势。1虫态特征黄刺蛾成虫体长13~16mm,体色为黄色或褐黄色。老熟幼虫体背有两端宽中间窄的鞋底状淡紫色斑纹,体侧中部有两条蓝色纵纹。蛹椭圆形,黄褐色。茧灰白色,质地坚硬,形似雀蛋。绿刺蛾成虫体长15~16mm,头胸部绿色。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褐色,近外缘黄色,后翅及腹部淡黄色。幼虫体长25mm,头略呈长方形,体黄绿色,头部黄褐色缩于前胸内,体上有毛瘤。腹部末端有4个较大的黑色毛瘤,腹面淡黄绿色。蛹长15mm,椭圆形,暗褐色,似树皮。2发生规律黄…  相似文献   

10.
桑褶翅尺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褶翅尺蛾(Zamacra excavata Dyar,)属鳞翅目,尺蛾科。据资料记载,分布在我国的河北省等地以及日本、朝鲜。主要为害桑、杨、林檎等。苏南也曾有发生,近年来在无锡地区发生面积有所扩大。该蛾幼虫主要于春季为害桑树嫩叶。虽然一年只发生一代,但因其幼虫为害期,正是春芽萌发及春叶生长阶段,在其发生地区,它的为害对春叶的产量、质量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尔夫球场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县国际高尔夫球场为试验基地 ,依不同的植被种类及管理水平 ,将该球场划分为 3个区 :草坪区 (球道和高草区 )、水域区和林灌区。对高尔夫球场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中蛴螬 (White grub)的种类、种群动态及空间生态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据调查 ,共有 7个属、13个种 ,分别属于丽金龟科 (Rutelidae)和鳃角金龟甲科 (Melolonthidae) ;在草坪草全年的生长期中 ,蛴螬种群动态数量有 2个高峰期 :5月上旬至 6月上旬和 8月下旬至 9月中下旬 ;蛴螬种群数量变化的年际间无差异 ,高水平的草坪管理措施对蛴螬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春季是防治蛴螬的最佳时期 ,高草区、结缕草草坪、槐树林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深圳高尔夫球场草坪蛴螬发生及其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深圳2个高尔夫球场春季草坪蛴螬发生情况,研究了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茵对球场不同龄期蛴螬的致病性。调查发现,不同草坪样地的虫口密度为0-16只/m^2,对草坪危害不严重,草坪质量为中等偏上;虫口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虫口密度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草坪色泽、根系完整性都与虫口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草坪密度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二者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从球场采集到主要为害虫为红脚绿丽金龟成虫,经产卵和孵化饲养获得幼虫用于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绿僵菌对各龄期幼虫均有较强致病力,其中对1龄幼虫作用最强。在土壤舍菌量66.7×10^8孢子/kg和33.3×10^8孢子条件下,1龄幼虫分别在6和9d内死亡率达到90%;在土壤含菌量16.7×10^8孢子/kg时,对1、2、3龄幼虫致死中时LT5。分别为7.3,14.3扣18.0d。增效剂能加速绿僵菌对蛴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体细胞克隆太湖猪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太湖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以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核受体,以杜洛克猪为代孕母猪,进行了太湖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获得了首例体细胞克隆太湖猪仔猪.经微卫星DNA多态性鉴定,确定克隆猪来自供核细胞,与代孕母猪无亲缘关系.本研究将为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我国太湖猪育种、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研究方面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宜兴市濒临太湖,是太湖流域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论文以镇区为单位,研究了宜兴市1990~2011年间畜禽粪便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兴市的耕地畜禽粪便负荷由1990年的9.0 t/hm2上升至2006年的14.0 t/hm2,后下降至2011年的13.3t/hm2.2011年,宜兴市的畜禽粪便处理警报值为0.22,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然而,宜兴各镇的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差异明显,并日趋呈现空间集聚之势.2011年,在宜兴的西北部形成一个畜禽养殖密集的带状区域,其畜禽粪便处理警报值已超过了0.4的警戒值.在该区域,除推行粪便还田以外,可建立区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利用规模效应,降低利用粪便生产生物质能的成本,促进畜禽粪便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解析太湖流域地方猪品种内部遗传结构,鉴定梅山猪亚群间、二花脸群体间和米猪群体间体重体尺性状差异的候选基因.试验采集440头猪样本(代表太湖流域地方猪最全面血统)进行基因芯片分型,并使用该基因分型数据集进行多种群体遗传学分析,明确太湖流域地方猪品种内部的遗传结构,并鉴定梅山猪亚群间、以及二花脸和米猪群体间体重体尺性状...  相似文献   

16.
人纹污灯蛾在太湖流域桑园内一年发生3代,代次分明,以蛹越冬;人纹污灯蛾幼虫期发生量很大,但基本上为天敌绒茧蜂所控制;第1代幼虫被绒茧蜂寄生率58%~60%,第2代为47%~49%,第3代为28%~29%,致发生量均在防治临界点以下.幼虫食性杂,喜阴暗潮湿,怕阳光.眠期不喜伏于桑叶上,3龄眠起后不再上桑树为害等习性,故人纹污灯蛾是桑园中第一只不需防治的桑叶虫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豫西地区主要城市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坪昆虫群落的调查,经鉴定属12目36科75种,其中害虫种类为53种,天敌19种,其他昆虫2种.在害虫中,不同季节优势种不一样,春季的优势种是蚜虫,夏季的优势种是甜菜夜蛾Laphyma exigua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秋季的优势种是三点盲蝽Adeiphocoris fasiaticollis和蛴螬.它们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8.
《African Zoology》2013,48(2):266-274
Feeding habits and troph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ree mormyrid species (Petrocephalus bovei, Marcusenius ussheri and Marcusenius furcidens) were assessed in the man-made Lake Ayame in Ivory Coast. The index of preponderance combining the occurrence and weight percentages of the identified prey items showed that these three mormyrid species mainly feed on invertebrates, especially aquatic insects. Petrocephalus bovei mainly feeds on chaoborid larvae, whereas both Marcusenius species preferentially feed on chironomid larvae. This segregation of food item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hironomid larvae may reduc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se three fish species, and may therefore allow their coexistence. Horn’s food overlap index revealed highly significant similarities in the trophic spectrum between both Marcusenius species, and for the dry as well as the rainy season.  相似文献   

19.
皮蝇幼虫在牦牛体内移行动态与伊维菌素最佳驱除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经剖检60头幼年牦牛,对牛皮蝇幼虫在牦牛体内移行动态进行了观察。8月份,第一期幼虫在牦牛体内出现,10月中旬牦牛体内第一期幼虫呈高峰。从11月中旬到第二年2月中旬第二期幼虫出现,元月中旬二期幼虫出现高峰,三期幼虫从元月中旬到6月初出现,3月中旬出现高峰。用伊维菌素给45头幼年牦牛投药:9月中旬,10月中旬和11月中旬各15头。9月中旬和11月中旬的投药群,在12月中旬均出现瘤疱,而10月中旬的投药群未发现瘤疱,表明10月中旬对第一期幼虫为最佳驱除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