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化脓隐秘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经生化实验鉴定的化脓隐秘杆菌利用PCR技术扩增其16S rRNA基因,得到1.5 kb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测定目的片段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化脓隐秘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其同源率为93%~100%.本试验共分离到化脓隐秘杆菌32株.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青海省刚察县某牧场发生牦牛脾脓肿的病原菌,以便于及时防治,本研究于患病解剖牛的脾脓肿部位进行无菌采样,并进行染色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和lktA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等。结果显示:脾脏脓汁涂片瑞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紫色、丝状、长短不一的杆菌。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和lktA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均得到预期的基因目的片段。经测序后分析,两基因分别与坏死杆菌两种基因参考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都高达99%以上,此病原在分子生物学上鉴定为坏死杆菌,命名为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QHGC;基于16S rRNA基因和lktA基因构建的进化树显示:本研究鉴定的克隆序列(16S rRNA和lktA基因)均与其他F.necrophorum分离株聚在一个分支上,在进化角度鉴定了此菌确实为坏死杆菌。本研究表明引起牦牛脾脓肿的病原菌是坏死杆菌,这为本地区牦牛脾脓肿的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初步数据,为牦牛脾脓肿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16S rRNA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凝结芽孢杆菌不同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试验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15株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菌株纯化后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传统的16S rRNA基因分子鉴定和MLST技术相结合进行分析.其中MLST采用5个管家基因:adk、recF、sucC、rpoB和spo...  相似文献   

4.
从病死牛组织中分离到4株致病菌,编号分别为P1、P2、P3、P4。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小鼠毒力试验,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多杀性巴氏杆菌16S rRNA和种特异性kmt1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基因A(capA)、B(capB)、D(capD)、E(capE)和F(capF)合成引物,利用多重PCR扩增16S rRNA、kmt1和荚膜血清型基因,对PCR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P1~P4都扩增出了16S rRNA、kmt1和荚膜血清型A型基因的特异性目的条带;P1~P4的16S rRNA、kmt1、A型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应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9.0%);P2、P3、P4间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较高(99.0%),而P1与其它3株(P2~P4)同源性较低,P1~P4间的kmt1基因、荚膜血清型A型的同源性较高(99.0%)。说明本次分的4株病原菌P1~P4均为荚膜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5.
对66株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鉴定结果表明,PCR是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病原检测方法。应用能够扩增大多数原核生物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株(EO630)和野外分离株的16S基因rRNA进行PCR扩增,以期为分子水平上准确地鉴别猪巴氏杆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Haenophilus parasuis,Hps)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地方分离株基因背景研究国内报道不多,试验针对临床分离的2株Hps进行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较,以期在分子水平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和质粒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鸭疫里氏杆菌(RA) 16S rRNA变异与OmpA基因之间的关系,提取了RA吉林分离株JL-RA1和JL-RA3总DNA,并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两株RA保护性抗原OmpA全基因序列.结果显示,扩增出的16S rRNA序列大小均为1478 bp,OmpA片段序列大小均为1164 bp,与预期结果一致.扩增的16S rRNA与GenBank中已知的RA 16S rR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0% ~99.9%,扩增的OmpA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RA OmpA序列同源性达93.3% ~ 100%,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100%.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近几年频繁发生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以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确诊是否有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采集病死猪肝脏、脾脏和肺脏等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对其理化特性进行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其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BLAST分析,把相近的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分析;用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结果分离出一种具有多形性的NAD依赖性菌株,经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以往报道的副猪嗜血杆菌中国、日本和美国分离株属于同一亚群,而西班牙分离株属于单独的亚群;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和头孢拉定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从狮头鹅心血中分离到的芽胞杆菌.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鉴定该芽胞杆菌为栗褐芽胞杆茵.同时,提取了该芽胞杆菌的基因组DNA,用细菌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经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其部分16S rRNA基因,克隆后测序表明其全长1 516 bp,G+C含量为55%.该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717967.BLAST在线分析显示其与栗褐芽胞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一致性>99.5%,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该菌为栗褐芽胞杆菌.将其回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以1×10~8CFU/只的接种剂量对鹧鸪、鹌鹑的致死率为60%,对狮头鹅的致死率70%.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青藏高原地区青海猪鼻支原体分离株(Mhr-QH1)进行了Mhr-p37基因的克隆鉴定及测序分析,并利用Mhr-16S rRNA基因与Gen Bank中相关菌株基因进行了基因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Mhr-p37基因和16S基因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获得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346bp和1500bp,Mhr-QH1-p37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中国株、法国株和美国株的同源性达到100%;同样16S rRNA基因与巴西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也为100%,与日本、瑞典和美国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进化树分析发现:Mhr-QH1分离株与巴西株聚为组成一个微小分支,与美国株和巴西株共聚为同一个大支上,并与其他Mycoplasma spp.种系进化距离较远。因此,本研究对青海猪鼻支原体菌株的Mhr-p37基因序列和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及16S rRNA基因系统进化研究的结果,有望为我国猪鼻支原体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同时提示猪场搞好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经济毛皮动物“白鼻子病”发病原因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鼻子病”在毛皮动物间的广泛流行已经影响到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营养代谢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在综合分析了近年基层兽医对“白鼻子病”的治疗体会和国外曾发生过的毛皮动物代谢病的情况后,对它们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白鼻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11头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卵泡发育不正常)的奶牛分两组注射两厢情注射液,第一组6头注射两厢情(Estradiol Benzorte)Ⅰ型20ml,Ⅱ型20ml,第二组5头注射两厢情Ⅰ型20ml,Ⅱ型30ml,观察发情情况,直检有卵泡成熟时配种。其结果表明:第一组两个情期的受胎率为100%;第二组两个情期的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9%。经t检验两组奶牛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应用方法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应用技术方法的重新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不同时期用药,防效差异显著,其中老眠起2日龄用药效果最高,校正防效为57.9%;不同使用浓度防效差异显著,0.25%质量分数的防效最高,为68.5%;从增加用药次数的试验效果看,4龄期用药,并不能提高防效。生产中使用"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可采用二次用药法,即5龄起蚕2~3d进行第1次喷药,5龄起蚕6~7d进行第2次喷药。  相似文献   

14.
"疯草灵"解毒缓释丸预防绵羊黄花棘豆中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8只绵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按10 g/kg饲喂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鲜草,同时试验组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3丸,对照组不投服,以探索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试验第16-21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在试验第50-72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结果为2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比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表明投服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预防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防止黄花棘豆对绵羊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刚察县在2001~2003年实施了“无鼠害示范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草地植被得到恢复,产草量明显增加,为刚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甘肃"引大"灌区农业结构调整与草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  魏爱兰 《草业科学》2006,23(2):61-66
秦王川地区是甘肃“引大入秦”工程的主灌区,土地平坦、土壤耕性好、光照资源丰富,灌溉设施齐备,可灌土地5.33万hm2,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潜力。“引大”的成功引水,使该区粮食产量大幅上升;但由于受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增产并未使农民增收,导致部分农民外出务工或经营它业,撂荒面积达1.33万hm2。当地农民为节约开支而压缩用水,使“引大”工程的巨大资源闲置浪费,无法发挥效益。自1998年以来,兰州好为尔树屏奶牛基地和秦王川奶牛场的相继建成,对青贮玉米Zea may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优质饲草的需求量大增,给该区草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奶牛乳品业加工为龙头,大力发展灌区奶业与草产业,并实行定单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人工草地方法在治理青藏高原"黑土滩"的作用,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角度分析了三江源区退化的人工草地分别与"黑土滩"退化草地和未退化的天然草地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表明: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中,平均物种数分别是29,32和35种。退化人工草地中禾本科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21%,"黑土滩"中杂类草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88.2%,天然草地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37.4%。草地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Sorensen指数和Jaccard指数表明退化人工草地和"黑土滩"群落的相似性最大,"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次之,退化人工和天然草地的相似性最小。退化人工草地中毒杂草比例较"黑土滩"中少10%左右。表明人工草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恢复性演替。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8日龄星布罗肉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喂标准全价日粮,对照组B喂正大饲料,实验组喂加有“MFP”复合添加剂的标准全价日粮,实验到60日龄结束.结果:实验组鸡日均增重高于对照组A(P相似文献   

19.
选用本地小尾寒羊60只,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3组,每组20只.试验1组在饲喂基础日粮中每只添加“牛羊壮”20g;试验2组在同等条件下,每只添加“牛羊肥”20g;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表明,在试验期间,试验1组比试验2组平均多增重3.55kg,试验1组比试验2组经济效益多增28.98元.  相似文献   

20.
蚕用消毒药“养蚕欢二号”是“养蚕欢”液荆的换代产品,由次氯酸盐等多种有效成分蛆成的复合消毒粉剂.用“养蚕欢二号”0.2%~0.5%的水剂或粉剂消毒蚕宣,蚕具或蚕体、蚕座,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猝倒病等防治效果迭93.3%~100%.养蚕欢二号按规定剂量使用对家蚕的发育及体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