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香荚兰属种质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荚兰属植物分布全球热带地区,南北纬27°以内,全世界有近110种。目前在我国发现有4种,即台湾香荚兰(Vanilla somai Hayata)、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S.C.Chen)、越南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Gagnep)和大香荚兰(Vanilla siamensis Rolfe ex Downie),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以及台湾等地潮湿的热带山沟谷林下。商业栽培的香荚兰主要是墨西哥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 Ames),以生产芳香的豆荚而著称。笔者结合研究工作,对国内外香荚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资源分布、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香荚兰种质资源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荚兰(Vanilla jragrars)又名香草兰、香果兰、香子兰,是世界著名热带香料作物.经济价值很高,现已成为我省重点开发的高效农业产业,在西双版纳种植近千亩.在香荚兰的整个栽培过程中,病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环节,现就近年我们对香荚兰病害的研究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3.
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Salisb.)Ames或V.fragrans Andrews)又名香子兰、香草兰、香果兰、扁叶香草兰、哗呢拉,属兰科(Orchidaceae)香子兰属,是热带雨林下的攀缘植物,原产于中美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以内,海拔700米以下地区。世界香荚兰产地目前主要集中在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科摩罗、留  相似文献   

4.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子兰、香果兰、香草兰 ,分布在南、北纬 1 5°~ 2 0°之间 ,海拔 70 0m以下地带。香荚兰原产于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印尼、科摩罗。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和福建。香荚兰是名贵的天然食品香料 ,经发酵生香的香荚兰制成的浸剂 [主要成分香兰素 ( 3-甲氧基 - 4羟基苯甲醛 )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烟、酒、茶、化妆品、医药等的加香上。我国从 2 0世纪60年代初到 70年代末开始引种试种研究 ,到 1 994年以后规模种植 ,但由于香荚…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香荚兰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系统地报道了西双版纳香荚兰种植园害虫 2 2种和有害软体动物 4种 ,并对其为害特征、分布、时间作详细报道 ;根据主要害虫的流行规律作化学防治试验 ,提出综合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6.
陈雪华  吕岱竹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266-1268
为寻求利用香荚兰植株组织中的内生菌资源制备天然香兰素生物合成的新方法,以不同时期采集的香荚兰气生根、茎干、叶片等为材料,进行内生微生物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取样的植株组织分离获得菌株数量有所不同,在3个时期采样的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共分离获得52株菌株,其中2009年6、11月分别获得23、20株菌株,2010年1月获得9株菌株;香荚兰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微生物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在获得的52株菌株中,细菌33株,真菌19株,而以叶片的菌株(30株)最高,其次为气生根(16株)和茎干(6株).根据分离获得的菌落大小、颜色、透明度、干湿程度等表面形态特征,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的观察,这些菌株分属于7个类群,即4个细菌类和3个真菌类.该研究初步探明了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内生微生物的分布状况,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分离筛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雪华  吕岱竹 《南方农业学报》2010,41(12):1266-1268
为寻求利用香荚兰植株组织中的内生菌资源制备天然香兰素生物合成的新方法,以不同时期采集的香荚兰气生根、茎干、叶片等为材料,进行内生微生物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取样的植株组织分离获得菌株数量有所不同,在3个时期采样的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共分离获得52株菌株,其中2009年6、11月分别获得23、20株菌株,2010年1月获得9株菌株;香荚兰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微生物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在获得的52株菌株中,细菌33株,真菌19株,而以叶片的菌株(30株)最高,其次为气生根(16株)和茎干(6株).根据分离获得的菌落大小、颜色、透明度、干湿程度等表面形态特征,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的观察,这些菌株分属于7个类群,即4个细菌类和3个真菌类.该研究初步探明了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内生微生物的分布状况,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分离筛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无土栽培香荚兰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各养分含量也不同。施用A3营养液和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N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而施用A1、A2和A4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N素缺乏;除施用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K素缺乏外,施用其余4种营养液配方K素存在高量;施用所有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的P素、Ca素和Mg素均为缺乏,其中Ca、Mg缺乏非常严重。各营养液配方下的香荚兰叶片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从养分含量方面分析,以A3营养液配方为基础,进行营养液配方调整比较适宜;从养分平衡状况来看,A2配方是这几种配方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草兰 ,属于兰科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化妆品、烟、酒、茶等的加香 ,还用于制药业 ,香荚兰具有补肾、健胃、消胀、健脾之疗效。我国于 2 0世纪 60年代引种香荚兰 ,90年代规模种植 ,且发展迅速。现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已种植香荚兰 2 0 0hm2 ,随着香荚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根腐病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据国内外记载 ,香荚兰病害已达 2 0多种 ,其中尤以根腐病、炭疽病、疫病危害严重。在云南西双版纳 ,根腐病已成为限…  相似文献   

10.
香荚兰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香荚兰病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病害的危害性、病害种类;并着重介绍了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的研究概况,包括病害症状、病原菌、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一般规律,香荚兰种间对根腐病抗性的差异,以及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的防治经验.作者提出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对于生物防治和着眼于增强香荚兰抗病性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也必须综合应用,可以早出成果.  相似文献   

11.
惠州市绿化树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惠州市绿化树种,发现绿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52科104种植物,其中乔木、灌木应用较多,而藤本植物应用较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绿化树种的组成及特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惠州市彩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于惠州市园林绿地的彩叶植物共有68种。34科,其中优势科为龙舌兰科、百合科、大戟科和桑科。本文并就惠州市彩叶植物资源的合理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挖掘了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要素,阐述了水口林树木配置的种类和形式,概括了水口林景观与环境的相融性、造景树种的乡土性和群落景观的朴素性等特点,总结出水口园林树木造景树种选择的地方文化渊源,旨在通过徽州古村落水口林树木造景特点的研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徽州文化,对现代园林造园和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徽州民歌是在徽州文化土壤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徽州人民根据当地生活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徽州人民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徽州方言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方言声韵、词汇、语法以及方言民俗文化对徽州民歌韵律、歌词、音腔、题材和思想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徽州方言对徽州民歌的影响,有利于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林秀莲  朱沛锋  赖钟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21-15322,15332
调查了惠州居住区的植物种类及其造景现状,阐述了居住小区生态种植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造景方法与途径,最后分析了惠州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惠州园林树木害虫的危害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总结了惠州市园林树木40种常见害虫的危害特点、主要寄主。其中食叶性害虫主要有凤蝶、夜蛾、卷叶蛾等,蛀干性害虫主要有天牛、白蚁等,吸汁性害虫主要有红蜘蛛、蚧壳虫、蓟马等,同时分析了园林树木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惠州市东湖花园的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小区的植物种类可分为55科102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种,裸子植物5科5种,被子植物47科9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6科61种,单子叶植物11科33种;分析其植物配置现状,并就其今后园林规划中植物的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植物地理学、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及近年来的实地调查研究和文献史料,对墨兰、徽州墨兰产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徽州不产墨兰,徽州墨兰为徽州地区培育或筛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建筑、雕刻、刻书、文房用品、版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背后不仅是商业经济的繁荣,更有大量工匠的劳动支撑。明清徽州家族式"徽匠"群体崛起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在环境主要有徽州的自然条件、徽商的兴起、交通贸易的便利、民众观念的转变以及有利的政策等,内在因素方面则是因为徽州匠人的技艺高超、同村豪族构建族产需求以及匠人内心世界的寄托等。此外,徽州家族崇尚集体行为,对家庭内部组织的稳定极为重视,也促使了徽州匠人家族式群体的崛起。这些因素共同交织促使徽州工匠在明清时期蓬勃发展,也为当地文化、工商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