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990年3月,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就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平湖蘑菇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试种,经过近30年的培育发展,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1997年以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平湖蘑菇产业进入第二轮快速发展期,种植规模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平湖市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来,平湖蘑菇产业紧紧围绕“做专、做强、做精、做优”的目标,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下,逐渐由老、小、散的粗放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本文就蘑菇规模经营在平湖的实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探讨。1平湖蘑菇规模化经营现状1·1产业发展渐趋规模化据统计,2007年全市9个镇(街道)、42个村共1300户种植户种菇面积达152·44万平方米,户均种菇1172·67平方米,比上一年的938·89平方米扩大233·7...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采收与盐渍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市场以盐渍菇为主,国内市场以鲜菇为主。提高盐渍菇的加工质量和鲜菇的保鲜期、货架期,就能提高效益。然而,由于双孢蘑菇的子实体生长很快,原基形成后7~8天即可达到生理成熟,成熟后的子实体保鲜期短、易变色、易开伞,子  相似文献   

3.
杨国良 《食用菌》2009,31(6):69-70
第2问:荷兰家庭菇厂的生产效益如何? 1蘑菇工厂的建设投资根据欧洲最大蘑菇设备制造商荷兰Christianens公司2008年的报价(表2),一座日产2t鲜菇的蘑菇工厂,12间菇房与空调设备投资160万欧元,水、电等设施40万欧元,土地费用与建设费用100万欧元,总投资约300万欧元。生产所需蘑菇培养料由专业制料公司提供,因而荷兰的菇厂不用建设隧道、料场等设施,这种产业化分工使菇厂节省一大笔建设资本。  相似文献   

4.
《浙江食用菌》2012,(1):8-11
针对平湖市以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规模化与组织化水平不高、生产设施相对落后、种植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结合近年开展的转型升级的五大实践经验:生产规模化,菇棚新型化,鲜菇品牌化,资源循环化,营销组织化,提出加快平湖市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应在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加快新技术应用、提升菌种生产能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品牌竞争力等方面下功夫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平湖蘑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产业已发展成为平湖市的一项农业支柱产业,对农民增收和效益农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被列入浙江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根据平湖市的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对平湖蘑菇的生产现状作出基地规模化、栽培模式标准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评价和劳力、土地、加工3个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今后的任务是菌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标准化,菇农科技化,营销网络化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平湖蘑菇产业重点村的发展现状,剖析了蘑菇产业重点村在平湖蘑菇发展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专业村,发展小蘑菇的意见:抓蘑菇产业引导,夯实蘑菇专业村发展基础;抓产业化经营,完善蘑菇专业村发展机制;抓配套运作,强化蘑菇专业村发展动力;抓科技培训,加强蘑菇专业村人才基础;抓生产设施和技术措施改进,提升蘑菇专业村生产水平;抓政府主导、农村基层组织、菇农主体、技术辅导员队伍和社会力量这五个作用的发挥,强化、优化蘑菇专业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盐渍法适用于平菇、滑菇、猴头和蘑菇。其加工方法是,将适时采收的鲜菇切去根脚后,进行以下处理:一、清洗。用清水洗去菇体表面的泥屑等杂质。二、漂白。用0.05—0.1%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泡10—20分钟,使菇体变自。100公斤溶液可浸泡鲜菇50公斤。三、漂洗。将经过漂白的菇,用流水进行漂洗。  相似文献   

8.
严绍国 《食用菌》1997,19(6):24-25
近几年,我地蘑菇生产逐步从分散式向集约、规模、规范化发展.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蘑菇生产基地、蘑菇场、蘑菇专业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蘑菇生产向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笔者在蘑菇生产实践中,为仙游罐头厂首次建立139亩大规模的蘑菇生产基地,规范化蘑菇房816座,产鲜菇790.22t,初步摸索了进行大规模规范化栽培的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秋季蘑菇出菇结束后,在冬季堆料、播种发菌,冬春季出菇,这后一茬就是冬季栽培蘑菇。一年栽培两茬蘑菇,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提高菇房的利用率,延长鲜菇的供应期。本试验是在冬季栽培蘑菇中进行覆土材料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蘑菇废料连茬栽培草菇高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交界,由于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栽培蘑菇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嘉善蘑菇产业迅速发展,至2003年全县蘑菇采收面积已达320多m^2,其中单茬秋菇面积为180万m^2,鲜菇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是江浙沪重点蘑菇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形成五大特色菇产业化生产河北省自南向北气候差异大,食用菌的栽培原料多样。近年来,各地依托本地的气候特点、栽培原料,大力发展有地域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目前,全省鲜菇年产在1万吨以上的特色菇种达5个:———以冀州市为中心的姬菇,年产1万吨,成为我国北...  相似文献   

12.
蘑菇干片是将新鲜蘑菇按照一定规格切成一定厚度的薄片,经烘干后脱去蘑菇水份而制成,便于保存和运输。其加工工艺简介如下: (一)蘑菇干片的加工流程:原料→切片→干燥→筛选→检验→包装→成品 (二)加工要求 (1)原料选择要求:选用新鲜、菌盖完整、无机械伤及无病虫害,菇色洁白且富有弹性的蘑菇。收购时分为等内菇和等外菇两种。等内菇菌盖内径在18—40毫米间,菇柄长度不超过15毫米,切削平整,菇形完整,色泽洁白,无白心;允许略有  相似文献   

13.
白色金针菇F_(21)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浙江省江山市栽培白色金针菇为1500万袋,鲜菇产量7000吨,产值2400万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白色金针菇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现将白色金针菇F21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出菇管理阶段措施小结如下:1低温出菇白色金针菇F21出菇最适温度是5~15℃...  相似文献   

14.
高温蘑菇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元弟 《食用菌》1999,(2):25-26
塑料大棚栽培蘑菇的特点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通风方便,投资成本低,菇产量高,效益好.平湖市从1982年推广塑料大棚种蘑菇,到1988年已全部采用了塑料大棚种菇,近几年栽培面积在333000m~2左右,成了浙江省主要的蘑菇生产基地.目前栽培的蘑菇大多为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的极限温度在22℃以下.近年来,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来的高温类四孢蘑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的菌株子实体能耐35℃以上高温,在夏季栽培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市1998年2月引进高温蘑菇新登96和夏菇93,推广面积11000m~2,取得成功,其中新庙镇菇农毕冲观种植的1100m~2,投资总成本20234元,到9月23日鲜菇出售收入55000元,获利34766元.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自20世纪30年代进入我国,60年代后期传遍全国。欧美的能源危机,曾使我国规模化菌菇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生产规模大幅度下滑。双孢蘑菇经历了1986、1992、2006三次大浪潮,这种浪潮表现为生产基地增加-单价下滑-基地规模缩小步入低谷-再发展-再步入低谷。蘑菇圈的同心圆现象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四川省蓬溪县双孢蘑菇发展的轨迹也不例外。随着稻田蘑菇的“栽培粗放、易懂易学、不误农时、不争地、不争肥、不争资源、变废为食品、变污染为宝贝为能源”的优势显现,民间有了“栽培一季蘑菇当种十年粮食”之说,于是人们争相栽培蘑菇。但市场又给大家开了一个玩笑,2006年秋播蘑菇达到18300元/吨,企业收购单价达到4000元/吨,最高达到9000元/吨;而2007年秋播蘑菇口岸单价盐水菇为14000~15400元/吨,企业收购单价仅3600元/吨(不分秋冬春菇),单价下降15.8%~23%,同时原材料单价上涨和对欧出口门槛过高,使我国食用菌产业严重受挫。1产地局部过度集中,易导致内部争劳力、争原料新区规模不宜盲目扩大,产地局部过度集中又会导致内部争劳力、争原料,外部争市场引起单价下降。2006年蓬溪县蘑菇栽培面积约1800...  相似文献   

16.
引言分析表明,干菇的矿物质含量高于鲜菇,甚至将鲜菇折算到干菇的相当重量时,情况也是如此。Guha等(1973)报道,四孢蘑菇S_(12)深层培养的菌丝灰分含量为6.8%(干重基础,下同),其中含有丰富的铁、镁和少量的钙。Mutsch等(1979)在研究比较高等真菌中的微量元素时,发现栽培的高等真菌含铁量低,并测出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所有元素含  相似文献   

17.
董作为  张作卷 《食用菌》2002,24(3):25-26
苍南县是浙江省蘑菇重点产区 ,为充分发挥我县菇农技术、资源等优势 ,更好地利用夏季闲置的菇房 ,解决夏季鲜菇不足。 1998~ 1999年 ,我县有关部门组织技术骨干 ,在蘑菇主产区——马站镇进行了高温蘑菇菌种引选和栽培技术研究 ,成功地选出“夏菇 93”和“新登 96”两个适宜当地栽培的高温蘑菇菌株。现将高温蘑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方式 传统的塑料大棚栽培为低棚栽培 ,生产期遇上高温 ,菇房上层及四周气温较高 ,上层高温多湿 ,下层偏干 ,致使培养料偏干 ,相对湿度又过大 ,限制了高温蘑菇的均衡高产 ,相当部分的成菇还染上细菌性斑…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龙门县沙迳供销社根据山区的特点,去冬提供9,800瓶菇种和一些产前的必要服务,帮助该镇280户农民种下7,400平方米蘑菇。到三月末止,菇农遵守合同按保护价交售鲜菇1.85万公斤,供销社自行加工盐渍菇12吨多调给有关单位出口创汇,菇农卖  相似文献   

19.
《浙江食用菌》2008,(4):37-37
据奥运网报道,“奥运食用菌”供应基地用奥运标准培养出既新鲜又安全的蘑菇,要求无化肥栽培,且带有电子身份证。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姜屯村的北京美佳兴业贸易有限公司食用菌培育基地,年产鲜菇500多吨,奥运时期将为奥运餐桌供应姬松茸、猴头菇、白灵菇、杏鲍菇、银耳、鲍鱼菇、鸡腿菇、金针菇、平菇等13个品种。据悉,该基地实行无土无化肥栽培、空调调节生长温度,并且每盒鲜蘑菇都带“电子身份证”,即每盒鲜菇都贴一张条形码标签。“这就是‘电子身份证’,它能准确记录每个品种鲜菇的出生地及生产加工环节等信息。”该公司负责人说,“这项新技术可以保证对鲜菇的全程监控,无论是培育基地,还是奥运餐桌,都能够迅速查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摘编自2008·7·7《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带“身份证”的食用菌产品保障奥运会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产菇量相同的前提下,平菇大田仿野生栽培,能降低生产设施投资和劳动强度,方便操作和管理,产出的鲜菇极具野生菇风味,提高了平菇商品价值。该模式实用性强,易操作,适宜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