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为恢复双季稻生产,红庙镇扩大了早稻生产面积。本文对早稻直播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整地、适期播种、查苗补缺、水浆管理、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为鉴定早稻新品种(组合)的适应性和栽培特点,我站今年在溪柄镇“千卣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园区”内安排了五个早稻品种(组合)的生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8.
9.
2020年,中央和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全力恢复早稻生产.早稻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一季,对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力争继续增产稳产至关重要.它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保证全年粮食产量的需要,也是国家重要的储备粮和工业原料.近些年,受国家政策和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影响,早稻播种面积和总产连年减少.2020年,中央和地方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10.
11.
湖北省水稻大面积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14个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的抗稻瘟病性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叶稻瘟,除Ⅱ优725、扬两优6号、金优725表现为中抗外,其余11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对穗颈瘟,除丰两优1号及扬两优6号表现为感病外,其余12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品种对叶稻瘟与穗颈瘟之间的抗病性没有明显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2.
先用权在专利法中是针对"先申请原则"的一种救济性措施。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中,我国也采取先申请原则,先用权制度所要避免的不公平现象在植物新品种的申请和获权中同样存在。从《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来看,我国对植物新品种"先用权"是禁止的,以植物新品种"先用权"为由主张权利是有法律障碍的。因此,文章中原告主张的植物新品种"先用权"在现行法律中缺乏法律基础。但从公平的角度分析,先用权制度应当在植物新品种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变频调速泵在成品油管道输送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成品油管道输送的特点及管道流量、摩阻、扬程等参数的特性,以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成都一重庆段为例,介绍了变频调速泵的功能,认为变频调速泵可以代替调节阀工作,具有流量一扬程范围宽、适应性强的优势,且工作点可以根据设定值和管路摩阻的情况而自动调节转速,更适用于成品油输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稻花药培养的基本涵义,重点讨论了花培在杂交稻、常规稻育种及水稻种质创新上的作用、意义,并揭示出21世纪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将结合传统育种、杂交稻育种及生物技术等对水稻质源创新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15,(4):51-53
在网室内采用人工磨擦接种鉴定方法,对2009~2013年吉林省选育出的54份大豆新品种(系)进行了针对东北大豆花叶病毒主要流行株系1号株系和3号株系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对1号株系表现抗病及以上的品种(系)29份,占参鉴总数的53.71%,表现感病的品种(系)2份,占参鉴总数的3.70%;对3号株系表现抗病及以上的品种(系)25份,占参鉴总数的46.29%,表现感病的品种(系)14份,占参鉴总数的25.93%;对1号和3号株系均表现抗病及以上的品种(系)25份,占参鉴总数的46.29%。鉴定出的抗性品种(系)既可用于大豆生产,也可作为抗源材料用于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发展优质稻米 ,适应市场需求已被各有关部门所重视。为了使江苏的优质稻米生产与市场相适应 ,对目前稻米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1 .优化品种结构 ,增强农户优质意识 ;2 .实行优质优价、优劣分储、分加工 ;3.创龙头企业 ,走优质稻米生产产业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以淮稻5号、南粳9108为对象,探讨机械穴直播水稻技术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机械穴直播群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高峰苗相对容易控制,可提高分蘖成穗率;能够更好地协调穗粒结构,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从而使群体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直播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8812"项目20个参试杂交籼稻连晚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在金华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亚两优9号、中3优68、钱优936、中优817四个组合熟期适中、优质、高产、抗病性强,产量优势明显,产量均在7646.2kg·hm-2以上,比对照增加9%以上,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和全国不同气候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了云南省杂交水稻种植的气候利弊 ,确定了有关的农业气象指标 ,完成了云南省杂交水稻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及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优势,并从营养土制备、苗床制作、栽插、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