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射阳县是全国闻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级蚕桑生产规模列江苏省第三位、盐城市第二位。全县现有桑园4000hm~2(6.0万亩),年发种量18万张左右,年产鲜茧7000t,年蚕桑产值近4亿元。全县有蚕桑产业的乡镇10个,桑园面积66.7hm~2(0.1万亩)以上的村16个,蚕桑产业基  相似文献   

2.
周帅  苗启军 《蚕桑通报》2010,41(3):56-57
<正>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3667hm2,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5750t,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  相似文献   

3.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04,35(1):58-59
我市现有桑园面积742 hm2,养蚕农户4300余户.蚕种饲养量1.606万张,蚕茧总产量664.7t,蚕茧销售收入1108.9万元,户均蚕茧收入2579元,蚕桑生产产值达到1672.9万元.现有年产150t茧的乡镇1个,年产25t茧的村4个,年产500kg茧的户35个.这些重点乡镇村,桑园面积和产茧量占全市总面积和总茧量的80%,成立了5家蚕桑专业合作社.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蚕桑发展,省农业厅特制定了<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战略,并把我市列入了蚕桑西进重点发展的八个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4.
阳春市1974年起种桑2.19hm~2,生产蚕茧1.67t,总产值0.31万元。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县仅有桑地面积23.8hm~2,产茧14.2t,总产值3.6万元。改革开放象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象春雨滋润了阳春桑园,改革开放给广大农村治贫致富奔康带来了好政策。阳春县委、县政府一贯注重发展蚕桑生产,1980年成立  相似文献   

5.
蚕桑是淳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 1 998年以来 ,我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 ,蚕茧总量快速递增 (年增幅 1 0 %以上 ) ,桑园基础得到夯实 ,蚕茧质量显著提高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 2 0 0 1、2 0 0 2两年全县新种桑 31 30万株占桑园总面积的4 0 %左右 ,今年全县发放蚕种估计 9.2万张 ,蚕茧产量达到 350 0t;明年全县发种有望突破 1 1 .5万张 ,产茧 4 50 0t,全县蚕农户均拥有桑园面积也已从原来的 0 .0 78hm2 ( 1 .1 8亩 )扩大到今年的0 .1 53hm2 ( 2 .3亩 )。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主要是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大部分蚕区蚕桑生产发展处于低水平徘徊阶段。然而睢宁县蚕桑生产发展势头强劲,桑园面积由1997年的1666.7hm~2逐步发展到2003年的4667.8hm~2,增幅达180%。2002年发种9.81万张,产茧3678.8t,分别比1997年增加92.4%和101.2%。2003年春季发种54089张,张产茧42.5kg,再创历史新高。蚕茧质量也显著提高,2003年春季“天宝”牌蚕茧上茧率达95%、解舒率71%、干壳量10.8g、好蛹率97%,干茧销售价高于邻县4000~6000元/t,从而使睢宁县桑园面积、发种数量、蚕茧产量和质量由原来徐州市第4位而跃居首位,进入江苏省蚕桑生产重点县前10名行列。睢宁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能保持稳步发展的格局,与近年来实施的三大战略措施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蚕桑生产是德清县一项传统产业,历来在我县中东部地区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全县11个乡镇中9个乡镇有蚕桑生产,2004年底全县拥有专业桑园4366.7hm2,养蚕农户4.07万户,全年饲养蚕种12.5万张,年产蚕茧5200t,农民茧款收入近1亿元。近  相似文献   

8.
1发展现状蚕桑产业是陕西省传统的产业,区域优势十分明显,特别在陕南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中发展,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仍然较高。1.1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基本稳定本省蚕桑生产以陕南山区为主,关中地区宝鸡、千阳县和陕北地区子长、吴堡县也有分布。据统计,2002年全省桑园面积6.53万hm2,其中投产桑园4.33万hm2,发种量50.59万张,生产蚕茧1.72万t,蚕茧产值近2亿元,与“九五”末相比,投产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增长1.8%和2.2%。年产“万担茧”的有汉滨、紫阳、石泉、汉阴、平利、岚皋、旬阳、白河、略阳…  相似文献   

9.
1历史简要回顾 宝应县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素有"鱼米荷藕之乡"之称,全县总人口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万人,耕地9.13万hm2,农业生产"四水"(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特色明显.种植业以稻麦为主,荷藕次之,旱地作物较少.栽桑养蚕是宝应县一项传统项目.1956年开始成片栽植湖桑9.8hm2,到1986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866hm2,蚕茧产量458t.进入上世纪80年中后期到90年代前期的近10年间,全县蚕桑生产进入大发展时期,桑园面积迅速扩大,蚕茧产量大幅上升,1994年桑园面积达到2951hm2,1995年饲养蚕种78184张,蚕茧产量达到2152t,均达到历史最高点.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蚕茧收购加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到1995年全县有3家缫丝厂,固定资产2061万元,拥有自动缫12组,立缫车300台,年产白厂丝390t,有蚕茧收烘站22座,茧灶61副.  相似文献   

10.
《蚕学通讯》2012,(2):38-40
1基本情况 四川省宁南县蚕桑产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40年的发展,养蚕区域已遍布全县25个乡镇,带动全县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截至2011年,全县拥有桑园8 000hm^2,年养蚕22.5万张,产茧1万t,农户蚕业收入3亿元,养蚕农户户平收入突破1万元,1年养蚕最高收入15万多元。“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连续11年稳居四川省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2.
周帅 《四川蚕业》2011,39(3):12-12,29
<正>近年来,射阳县蚕桑生产坚持"上规模、创特色、量质并举"的发展思路,突出基地建设,硬化设施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目前,该县桑园总面积3666.7hm2,年发种量15万张左右,年产茧5750t,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以上。全县拥有桑园达66.7hm2以上的村  相似文献   

13.
邓华  龚国  唐宁 《四川蚕业》2018,(1):15-16
<正>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陈毅元帅的故乡,是蚕桑产业发展的生态适宜区。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资源综合开发的完整产业体系。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围绕助农增收目标,以"公司+基地+园区"建设为中心,推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全县有桑园6666.7hm~2(10万亩),养蚕农户3万余户,年均养蚕13.5万余张,年产蚕茧量5250t,蚕茧  相似文献   

14.
《四川蚕业》2011,39(2):7-7,9
宁南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金沙江边,虽然是一个仅有18万人口的山区农业小县,由于坚持不懈抓发展,如今成为了全国闻名的蚕桑产业大县。2010年,全县拥有桑园面积7000hm2,生产优质蚕茧9000t,蚕茧上车率98%以上,解舒率65%以上,缫折270kg以下,蚕农售茧收入1.96亿元,生产优质干茧3000多t、...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技术支撑下,河池市的蚕桑产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6.21万hm2,蚕茧年产量达到14.13万t,同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桑园5.38万hm2,蚕茧产量11.12万t,分别增长15.40%、27.07%,分别占广西桑园总面积和总产茧量的31.23%、37.53%,占全国桑园总面积和总产茧量的7.69%、19.44%.河池市的桑园规模、茧丝加工能力连续16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是广西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地.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现状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7.08万张,产茧3007吨。平均茧价  相似文献   

17.
周帅 《江苏蚕业》2010,32(2):49-50
射阳县是全国优质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  相似文献   

18.
万成功  谢同建 《四川蚕业》2003,31(3):37-37,58
蚕桑生产是我县传统的副业项目 ,极盛时期 ,全县桑园发展到 680 0公顷 ,年产茧量 790万kg ,是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富民、兴村、振兴全县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基础不牢 ,加之近几年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全县蚕桑业冲击较大 ,致使生产严重滑坡。到 2 0 0 2年底 ,全县仅保留桑园 42 0公顷 ,蚕茧产量不足 50万kg ,蚕桑生产一步跌入谷底。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蚕桑业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 ,我县蚕桑下滑的局势有所遏制 ,但生产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依然制约着蚕桑生产的巩固与发展。若不正视存在的问题 ,狠抓关键措施落实 ,变…  相似文献   

19.
蚕桑生产是淳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该县30个乡镇都有蚕桑生产,共有2.36万户种桑养蚕农,约占全县总农户的五分之一.全县拥有桑园3733 hm2,其中连片大田种桑面积1800 hm2,建成了唐村、浪川两个67 hm2蚕业示范园区,2003年饲养蚕种10.3万张,生产蚕茧4208 t,蚕茧产值7370万元,蚕桑产值10533万元,蚕茧质量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品牌茧2003年度被浙江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是淳安县农业产业中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2000~2014年间,蚕桑给淳安县蚕农带来的经济收入达30个亿.同时桑树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千岛湖青山绿水的维护是其他农业产业难以替代的. 淳安县2014年有个22乡镇276个村1.44万户养蚕,桑园面积5133 hm2,其中投产桑园4753 hm2.全年发放蚕种98324张,生产蚕茧4192 t,蚕茧产值17857万元,蚕桑总产值21083万元.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1.46万元,全县年产茧500 kg以上的规模户有9995户,占总饲养户的71%,在民生改善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淳安县蚕茧总量位列浙江省第三,蚕茧统一收购量位列第一,蚕茧质量连续多年位全省之冠.该县蚕茧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优质蚕茧却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国家级优质蚕茧基地.但自2015年以来,蚕桑生产的规模下滑速度较快,蚕桑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培育养蚕大户,发展养蚕家庭农场,以推进整个蚕业生产规模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