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品蒸发损耗评价软件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建立的非稳态多变量油品蒸发损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油品蒸发损耗评价软件,该软件可用来评价油品蒸发和油气排放规律,简洁、方便地计算各种储运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油品蒸发损耗,如油罐或油罐车装油过程中气体空间的摩尔分数分布及损耗数量,并能够在线形成油气摩尔分数分布等各种图表。该软件可用来评价油品储运过程各种降耗措施的效果,指导企业节能降耗管理。  相似文献   

2.
车船装油过程油品蒸发损耗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黄维秋  钟秦 《油气储运》2004,23(8):44-48
根据油品蒸发损耗特点,建立汽油装罐蒸发损耗测试系统,实测并估算出各因素对装油排放的油气摩尔分数CH及其平均值CH和油品蒸发损耗率η的影响程度,并与各自理想最低值CH0、CH0、η0作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装油口相对位置比值λ、罐内气体空间初始油气摩尔分数C0、装油速度U、系统温度t对油气摩尔分数CH(CH)和油品蒸发损耗率η的影响都较明显.为降低油气损耗,减轻环境污染,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试试验分析了油罐车在加油站卸油过程中油品自身产生的静电特性,油罐车油面电位检测,是在油罐车装油及行驶过程中,将油面电位测量仪放置在油面中间,实时检测油罐车内油品的油面电位;油罐车对地电阻检测,是使用兆欧表直接测量油罐车罐体与接地体之间的电阻;油罐车底部采样及控油根过程油品电荷密度检测,是使用法拉第筒及数字电荷量表,测量油品的电荷密度。在检测过程中,油面电位最高4210V,低于国标GB6951规定的12000V;油罐车对地电阻基本满足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中关于静电导体泄漏电阻的要求(小于10^6Ω);油品电荷密度最大15μC/m^3,油品带电量较小。结果表明:在加油站卸油过程中,油品自身产生的静电较少,由油品静电引发的静电放电概率较低,静电风险主要由人体静电产生。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库运行过程中的油气排放主要发生在卸油、储油及收发油3个阶段,加油站的油气主要产生在卸油时的油气排放和加油时的油气逸出,车辆油气排放主要包括日间排放、运行排放以及加油排放。基于此,分析了对油库-加油站-车辆实施油气回收的重点部位。当前,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氧化燃烧法5种。国外在油气回收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已有50年的历史,并拥有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技术:油库油气回收装置通常基于活性炭吸附法或专用吸收剂吸收法建造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独立回收处理和一级油气回收2种类型,主要采用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相关技术;车辆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二级油气回收系统和车载油气回收系统(ORVR)2种。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油罐车卸油过程中的静电风险,国家标准规定油罐车卸油前的静置时间为15 min。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现有条件下,从静电安全角度出发,油罐车卸油前的静置时间。油罐车从油库驶出前,在汽车油罐内安装一个油面电位测量浮子,将油面电位测量装置置于油罐车驾驶室内,在油罐车行驶中及在加油站停车后,实时检测油罐内油品的油面电位,同时检测的参数还包括油品电导率和油罐车的对地电阻。检测结果表明油罐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及在加油站的静置阶段,油罐车内油品不能产生较高的油面电位,检测最高值是260 V;油罐车的对地电阻皆小于106Ω。现场试验选择了我国南北方的多个城市,其测试季节皆为秋冬季,很具有代表性。根据试验结果及油罐车的现有特点,认为当油罐车的对地电阻小于106Ω,且油罐车罐体安装了金属隔板、隔板间油品的体积小于18 925 L时,油罐车在加油站停稳卸油前的静置时间可以缩短至5 min。  相似文献   

6.
真空辅助卸油和气压辅助卸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美娜 《油气储运》1994,13(4):13-15,56
目前轻油罐车的装卸都采用上卸工艺,在夏季高温时,易发生汽化障碍。为克服此障碍所采取的辅助卸油方法有两种,即真空辅助卸油法和气压辅助卸油法。石化销售公司特立专题进行研究,在现场调研和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后者较前者优越,推荐采用气压辅助卸油方法。气压辅助卸油是利用压缩空气来提高泵入口的剩余压力,从根本上防上气阻和气蚀,减少蒸发损耗,缩短卸油时间,节省能耗,有利于安全作用和环  相似文献   

7.
油罐车卸槽时易产生气阻,气蚀和吸入能力不足等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只要吸入装置设计合理,选用合适的泵或适当的输油工艺参数,就可以避免在油罐车卸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读本刊1986年4期刊登蔺子军同志所写的“解决轻油罐车下部卸油问题的设想”一文,感到这个设想是切实可行的。但是,仅仅解决了下部卸油问题不够完善,在实际使用中,下装油品也应考虑。 轻油罐车采用下部卸油,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克服轻油罐车上部卸油造成的“汽阻”,二是避免卸油作业使用栈桥、鹤管等设施。解决前一个问题将显著提高工效,减少作业强度。而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将意味着全国所有的油库卸油不再设置栈桥、鹤管。这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战备需要上,其  相似文献   

9.
内装式分层卸油鹤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气阻校核公式的分析,提出了消除气阻的两个有效途径:①通过改变卸油顺序,使卸油温度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大的油品在鹤管最高点与油罐车油面的标高差小的时候通过鹤管最高点。②通过改变鹤管,使鹤管距罐底的距离减小。以这两点为依据,设计出了内装式是分层卸油鹤管。该鹤管与油罐车焊接在一起,且部分操作可在地面进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运用修正后的气阻校核公式,以中国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地区为典型示例,对内装式分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铁路原油罐车卸车时间,分冬、夏两个季节。规定原油卸车时间冬季为5h,夏季为3h。在规定的时间内,需将铁路罐车内的原油全部卸净,以保证铁路列车正点运行。以在我厂原油卸车常出现超点罚款现象。因此,对卸车蒸气量的影响、卸油集油管线的影响进行了水力校校。 1.铁路原油罐车自流卸油水力计算 铁路原油罐车自流卸油系统水力计算简图见图1。其自流卸油的流态,主要是层流流态和水力光滑流态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