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使得我国宪法私有财产权保障规范体系得以完善,然而,完善的宪法规范并不必然导致宪政的实现。如何通过改善宪法实施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条件,建立宪法解释、违宪审查等制度,使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规范真正发挥作用,是我国宪政建设的当务之急。展望未来,我们的宪政之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2.
曾祥明  石佳 《甘肃农业》2005,1(8):109-110
宪法监督是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宪法秩序的关键所在。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以现行宪法体制为基础,通过修改《立法法》,分别构建立法违宪监督体制和行为违宪监督体制,然后建立二者的整合机制,其关键在于通过宪法的司法适用如宪法诉讼制度建立行为违宪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段海龙 《甘肃农业》2005,9(10):138-13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和国民的“总契约”。在国民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当今社会,不断出现的违宪现象,已经成为妨害构建“和谐社会”的有一大社会问题。本文想通过对我国违宪审查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新构建违宪审查制度,以期捍卫宪法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4.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理应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理应被认真对待.但认真对待宪法的前提和基础之一是全社会具有普遍的宪法信仰,而宪法信仰是需要通过培养而形成的.只有在全社会具有普遍宪法信仰的前提下.宪法的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宪法才能真正走入公民的日常生活,才能被认真对待,依法治国和宪政的美好愿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概述宪法诉讼的基本概念、功能及主要模式,提出在我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及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究治国.宪法权威的确立有赖于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动态和谐.适时修改宪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宪法对财产权的保护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修宪建议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对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这将在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更快地积累财富和保护人权、促进人权发展等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慧  张建军 《甘肃农业》2005,(10):141-141
宪法的核心是保障人权,宪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久以来得不到有效保障,宪法司法化是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为了切实保障人权,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救济制度,把诉讼制度引入宪法的保障,建立宪法法院。  相似文献   

8.
宪法原则是宪法思想和宪法价值在宪法实现过程中的集中体现,由于各国的宪法制度和宪法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宪法原则的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不同观念,而宪法原则的特征就是从相对静态和刚性的角度观察宪法原则,从而来指导宪法实践,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是现代国际社会和各国宪法、法律广泛承认与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针对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隐私权的宪法保护与民法保护在法律关系、救济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四次修宪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宪法诉讼似乎离我们又近了一步。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山东齐玉苓提起的“冒名上学”诉讼一案作出的司法解释,引发了法学界和司法界关于宪法司法化的热烈讨论,对宪法司法化的是是非非和种种质疑,其最终结果是唤起国人开始关注宪法,重新审视宪法,宪法诉讼随之也就日益提上建设日程。而今,人权入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宪法诉讼已切切实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理性的思索。正是基于此,本文将在阐述宪法诉讼的正当性的基础上,对宪法诉讼的受案范围和体制建构作一前瞻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监督是最根本的监督。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建立科学的宪法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宪法监督程序;扩大宪法监督范围;明确违宪责任追究制度,是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我国宪法中所规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主要表现为产权及其实现方式的多元化、非公有制产权所占的份量越来越大。我国产权结构变迁的基本方式是:先有产权及其结构变迁的事实(违宪),然后总结产权变迁的经验并制定宪法修正案(修宪),最后在宪法中加以确认并加以制度上推广(合宪)。这样一条产权结构变迁路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变迁的必然结果,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促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宪法制度的完善,但同时也给我国宪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我国现行宪法产权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协调宪法内部关于产权制度的各项规定,尽量减少关于产权制度方面的宪法规定,无疑是回应这一挑战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3.
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对于弘扬宪法组织善好社会的功能,促进宪法秩序成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在法解释学的运用中缺乏对规范所产生的社会土壤进行体察,以致误读规范主义的核心进路,是以规范社会的核心价值往往停留在不证自明的阶段。缺乏说服力尚且不论,型构社会则水土不服,再加诸“送法下乡”式的运动式普法,反而加剧了转型中国道德选择困境,解构了宪法作为组织社会善好生活的元规范功能。惟有体察转型中国复杂的社会实情,方能实现宪法精神的伦理维度与现实维度的耦合,真正发挥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功能,促进转型中国宪法秩序的成型。  相似文献   

14.
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对于弘扬宪法组织善好社会的功能,促进宪法秩序成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在法解释学的运用中缺乏对规范所产生的社会土壤进行体察,以致误读规范主义的核心进路,是以规范社会的核心价值往往停留在不证自明的阶段。缺乏说服力尚且不论,型构社会则水土不服,再加诸“送法下乡”式的运动式普法,反而加剧了转型中国道德选择困境,解构了宪法作为组织社会善好生活的元规范功能。惟有体察转型中国复杂的社会实情,方能实现宪法精神的伦理维度与现实维度的耦合,真正发挥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功能,促进转型中国宪法秩序的成型。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收与农民权利的宪法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建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439-3442
我国土地征收之所以会造成很多社会悲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宪法在规范政府土地征收权力、保障农民权利方面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中,由于政府既是土地征收的决策者,也是土地征收纠纷的主要裁判者,政府土地征收权力与被征地的农民权利的失衡,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中对保障农民权利重视不够,引起被征地农民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一些不利于和谐与稳定的社会悲剧。为根治土地征收纠纷,实现农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双赢,应当考虑通过保障农民对土地征收的参与权、构建土地征收宪法评价机制等措施,让宪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所具有的关键性表现为:其宪法观念具有提升个人宪法素养、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和增强示范群众效果的作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是由宪法至上、依宪执政、权力受监督、权利受保障共同构成其核心的宪法观念体系。基于“关键少数”宪法观念的这种关键性,通过“宪法人”引入、巩固传统宪法知识培训、开展特色宪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实施宪法考核等措施来培育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就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入地分析各阶段宪法发展理念。为当代宪法科学发展进行理论预设,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最终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本人权的发展历程坎坷,从人权思想到人权学说再到宪法化实践。但对基本人权的界定尚有争议,笔者认为:凡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皆基本人权,我们称之为宪法化的公民权利,但尚有公民权利应宪法化而未宪法化。基本人权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基本人权是宪法的终极追求。我国不仅要完善宪法基本人权之规定—从应有人权到法定人权,还要建立基本人权的宪法保障制度—从法定人权到现实人权。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宪法的变革。在理论上应先明确宪法、国际法、国内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从宪政历史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提出我国宪法在国家主权、民主、人权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尚旗 《甘肃农业》2005,(10):136-137
政党制度的宪法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因为政党制度被纳入宪法的框架体系,政党的独立性、自主性、制度的稳定性和程序性就得到了根本保证。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将我国政党制度纳入宪法体系,确立政党制度的法律地位,理顺党法关系,对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