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河蟹病害发生的高峰期,这段时间最易发的三种河蟹病害有黑鳃病、水肿病、颤抖病。根据笔者近几年来的实践,在防治方法上,坚持内服外用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一、黑鳃病1.症状:病蟹的鳃丝暗灰色或黑色,易浮头,严重时全部变黑,病蟹行动  相似文献   

2.
四种常见蟹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河蟹病害发生的高峰期,这段时间最常见的河蟹病害有纤毛虫病、黑鳃病、水肿病、颤抖病。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在河蟹病害防治上坚持内服外用相结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笃彩 《淡水渔业》2001,31(3):43-44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河蟹的病害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不但导致河蟹商品率下降 ,而且能造成大面积死亡 ,给养蟹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以河蟹颤抖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病、水肿病等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笔者对这四种疾病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 :1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河蟹养殖是一种新兴产业 ,其历史仅二十余年。许多河蟹疾病的病因病理还不十分清楚 ,治疗措施也还在摸索研究阶段 ,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手段也不能象对待畜禽那样强行喂药或注射给药 ,一旦河蟹停止进食 ,损失将无法挽回。…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河蟹,由于放养的河蟹数量多,密度大,很容易发生病害。河蟹受到病害侵袭后,轻则影响它的正常生长,重则可致其死亡,降低产量和效益。因此,做好河蟹病害的防治工作,在池塘河蟹养殖生产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从今年我县的池塘养蟹生产来看,河蟹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 ,河蟹已逐渐成为一个高产出、高效益的新的养殖品种。我省近几年也有许多地区开展了河蟹养殖。河蟹养殖虽然效益可观 ,但风险也很大 ,主要是病害的威胁。随着养蟹业的不断发展 ,病害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掌握河蟹的常见病及其防治的相关知识 ,对于河蟹养殖者显得尤为重要。河蟹疾病归纳起来有病毒病 ,细菌、真菌病 ,由原生动物、蠕虫和甲壳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寄生藻类病。另外 ,还有由于水质恶化和管理不当而引起的非寄生性疾病。下面就介绍一下河蟹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1 “颤抖病”(又叫“抖抖病”)1 1 该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牛蛙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其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牛蛙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介绍。1 气泡病:发生在蝌蚪阶段,患病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道内充满气体。防治方法:将蝌蚪捞出置于清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或投喂些煮熟的麸皮、米糠等。若发病不严重时,可迅速注入清新水。  相似文献   

7.
张欣  刘革利 《水产科学》2001,20(4):30-30
作者在多年的河蟹(Eriocheir s1n1en1s1s)育苗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对其幼体常见病害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河蟹育苗是江苏沿海水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河蟹育苗业的不断发展,河蟹苗种的产量越来越大,为国内淡水大面积的河蟹养殖提供了充足的苗种来源。但是,在近年来的河蟹育苗生产中,病害的发生频繁,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给育苗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丝状细菌病就是其中的一种。丝状细菌病的病原为毛霉亮发菌,其形如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河蟹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大。在人工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潜在众多不适应和病害的发生因素。以下就河蟹病害的预防和常见疾病的防治与读者探讨,以期对河蟹养殖病害的防治起到一些帮助。一、蟹病的预防措施1.切断垂直传播途径。培育健康蟹苗即不带病毒,具有免疫力和抗体的蟹苗。2.彻底清塘消毒,应用蓄水池水或过滤池或养鱼池水换水,消除病毒的传播途径。3.加强水底监控和管理。要求水要肥、爽、嫩、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发生日趋严重,给河蟹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河蟹育苗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逐年提前,几乎每个育苗生产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丝状细菌病的困扰,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一年比一年严重.丝状细菌病已经成为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何防治该病已成为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6年,首次在河蟹种蟹培育过程中发现了侵袭性纤毛虫-拟阿脑虫,本文就河蟹亲蟹培育过程中,侵袭性纤毛虫的发病机制,对亲蟹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河蟹亲蟹培育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季东升 《齐鲁渔业》2004,21(3):42-42
近年来随着河蟹苗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人工苗种的许多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成活率低、病害多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上述问题的关键除了水域不同的原因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由于在河蟹育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不当所造成。对此,笔者特将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水处理与病害防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水温的升高,不少蟹池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入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特别是蟹农对一些河蟹病害认识不清,尤其是河蟹“三毛”病很难识别,经常有混淆现象,一些蟹农难以对症下药,因而对河蟹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将此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絮毛”病也就是河蟹的水霉病,其病原主要是水霉科中的一些真菌如水霉菌、绵霉菌等。症状:发病蟹的蟹卵表面及病蟹的体表及附肢或伤口处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的病灶,导致卵停止分裂变态,病蟹伤口部位组织溃烂,食欲减退,身体瘦弱,行动呆滞,最后无法蜕壳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 积的日趋增多,我省的河蟹青 苗业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 育苗生产中的病害发生也越来 越严重,给育苗业带来了重大 的经济损失。其中,弧菌的感 染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 病快,死亡率高,使育苗工作 者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科学 地认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弧 菌感染的发生已成为育苗工作 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 河蟹育苗系统中发病幼体、致 病性弧菌、环境以及三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 了河蟹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生以 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发病幼体 感染弧菌的河蟹幼体一般 体色浑浊,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3,(9):65-65
目前河蟹的常发疾病主要存在以下流行趋势:由于前期多雨,杀虫很难彻底,预计纤毛虫的发生将在大范围内流行,另外颤抖病、黑鳃病、水肿病、肠炎病的发生也将大面积发生。因此,要认真加强河蟹养殖的后期管理,加大防治蟹病的力度,提高河蟹后期养殖的成活率和生长率,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收成和经济效益。现将河蟹后期养殖主要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卢丽群 《齐鲁渔业》2005,22(5):43-43
夏秋高温季节,河蟹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最佳时机,然而也是各类致病因子大量滋生、导致河蟹发病的高峰期。现根据我区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防治中心的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祁慎祥  史耀明 《水产养殖》2002,(2):39-39,35
夏季是河蟹生长的旺季,也是河蟹病害高发季节。因此,加强河蟹养殖夏季管理对于提高产量、抑制病害至关重要。其重点主要是水草、饲料、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8.
河蟹育苗期间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育苗期间病害的防治工厂化河蟹育苗期间,因种种原因,幼体时常会感染病害,影响幼体成活率。防止幼体感染病害,幼体患病后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河蟹人工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在河蟹育苗中有效防治病害的措施,现介绍如下,供...  相似文献   

19.
河蟹养殖阶段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江苏省建湖县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但在养殖过程中河蟹常因病死亡,造成损失,影响效益。本文根据建湖地区发生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供各地参考。 1.纤毛虫病 (1)症状:病蟹鳃部、整个头胸部、腹部和四对步足(除复眼、口器、肢节等部位外)有大量纤毛虫附生,仅有少数河蟹为局部少量寄生。附生后的河鳖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明显减弱。 (2)病因:多由残饵不清除,池水过肥,水质恶化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河蟹有报道的常见病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些病害对河蟹养殖的危害很大,如何正确防治蟹病,并且如何正确用药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