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东渔场定置网渔业资源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监测船周年渔获物数据及十年来监测船的生产统计资料,分析闽东渔场定置网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重要经济种渔获状况,探讨闽东渔场定置网作业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修改北茭以北我省海域定置网作业禁渔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泉州湾南部近海定置网作业渔获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东海区渔政分局、东海区渔业指挥部关于开展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的部署,我们承担了定置网监测任务。1988—1989年间,主要进行基础调查,以石狮市东埔一村为基地,租赁闽晋渔9371号机帆船为调查船(载重量10吨、主机功率1764瓦),在泉州湾南部近海(北纬24°44′—24°48′;东经118°48′—118°52′)开展定置网作业周年渔获物分析。自1988年3月初至1989年2月下旬,共调查13个航次,于农历每月15—18日调查一个航次,每个航次4天,每天从定置网渔获物随机取样一批4公斤,调查其种类组成,  相似文献   

3.
泉州湾南部定置作业带鱼幼鱼渔获变化及群体组成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省定置作业多次调查表明,这一作业损害带鱼幼鱼位居各经济鱼类幼鱼的首位,泉州湾南部定置作业区,损害带鱼幼鱼最为严重,多数年份幼带占定置作业渔获量的20%以上。因此,历次的定置网调查,均在该海区设立周年或季节性的定点观测。本文根据历年调查资料,对该海区南部定置作业带鱼幼鱼的渔获变化情况及群体组成,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进一步为带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繁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来源与方法收集整理1979年5—9月,闽东、闽中渔场定置网渔获主要经济鱼类幼鱼调查,1980—1981年福建定置作业桁位分布和渔获物组成调查,1985—1986年闽中渔场南部定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于1980-1981年曾进行全省定置网作业桁位和渔获组成调查,1985-1986年在开展定置网具改革试验研究时,又开展了闽中渔场南部海区定置作业的渔获组成调查。这两次调查均以鱼类为主,关于甲壳动物在定置中的渔获状况报道较少。为此,本文根据1988-1989年在泉州湾南部近海定置作业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2年1-4月、7-12月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闽南近海定置张网甲壳类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定置张网甲壳类有25种,隶属于2目8科15属.其中虾类16种、蟹类7种、虾蛄类2种.种类组成以对虾科最多,有5属9种.甲壳类占定置张网渔获物总重量的30.1%,总数量的84.0%.虾类在重量和数量上均占甲壳类的第一位.虾类在3-7月占甲壳类产量的76.7%以上;蟹类在8-11月占甲壳类产量的64.7%~ 88.0%;虾蛄盛产期为12月至翌年2月.甲壳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月最高,4月最低,周年多样性指数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闽东近海张网渔业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河北渔业》2012,(12):14-18,26
根据2009-2010年福建省渔业统计资料及闽东近海张网作业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闽东近海张网渔业概况、监测船生产情况、渔获结构变化及主要种类的渔获状况。结果显示,张网作业监测船平均网产为65.0~79.3kg,渔获物以小型大宗鱼类为主,占总渔获量的68.7%;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占总渔获量的3.40%~6.97%,七星底灯鱼(Myctophum pterotum)、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aecelellandii)、龙头鱼(Harpodon neherus)、黄鲫(Setipinna taty)等低质鱼的渔获重量比例近年来渐渐增高。  相似文献   

7.
泉州湾南部近海鱼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珍水 《福建水产》1990,(1):8-11,25
泉州湾地处东海和南海的过渡海域,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温度适宜,鱼类种类繁多,其区系组成具有一定的特色。对黄海、东海和南海鱼类区系的研究,成庆泰(1959—1966)、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鱼类研究室海水组(1976)等,已有研究报道。对闽南—台湾浅滩鱼类区系的研究,张其永等(1981)、黄宗强(1984)都有过专文的报道。而泉州湾南部近海鱼类区系的研究,方水美等(1985)在有关研究报告中也有提及,但还没有专文论述。本文根据1988年泉州湾南部近海定置网渔获物调查的资料和有关文献报告,试图就这一海区鱼类区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福建海区张网渔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历年福建省张网渔业调查及闽东、闽南海区张网监测船渔获物组成分析资料,阐述张网作业生产规模、渔业地位以及对近海渔业资源利用的情况,围绕张网作业盲目发展,造成对近海渔业资源损害日趋严重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加强和完善张网作业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江嵊泗枸杞岛岩礁生境两种刺网采样网具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寻求适宜于岩礁生境的采样网具和采样方式,于2011年7、8月份进行欧洲引进的定置单片刺网和国内常用定置三重刺网的对比实验,对两种不同采样网具的渔获物组成和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定置单片刺网的渔获量和种类数显著低于定置三重刺网,定置单片刺网捕获鱼类20种,渔获物8 572.6 g,定置三重刺网捕获鱼类29种,渔获总重为20 793 g;(2)定置单片刺网的主要优势种类为褐菖鲉、斑头鱼、棘头梅童鱼,定置三重刺网的主要优势种类为褐菖鲉、鲐、棘头梅童鱼、斑头鱼,欧洲定置单片刺网对鱼类种类的选择稍强于定置三重刺网;(3)两种网具获得的岩礁生境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种网具的渔获物相似度并不高,仅为0.41;(4)两种网具对渔获大小的选择性不同,定置单片刺网渔获的平均体长为106.1 mm,定置三重刺网为119.1 mm;(5)不同网目下鱼类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优势种类褐菖鲉、斑头鱼、棘头梅童鱼等集中分布在几个网目尺寸.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定置三重刺网的渔获率高于定置单片刺网,渔获体长分布较广,反映的多样性指数并无差异,两者均通过多网目组合来消除选择性强的特点,但欧洲定置单片刺网的设计构造强度较低,渔获效率较低,相比之下,定置三重刺网较为适宜岩礁生境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来源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自1999-2001年监测船调查数据。监测船分两种:一种是16kW的定置网船3条;另一种是58 8~88 2kW的游动渔具船3条。利用他们的渔捞日志和笔者每月一次的定期测定,汇总而成。2 结果与分析2 1 定置网渔获物的变化表1~表3给出瓦房店市沿海定置  相似文献   

11.
闽东渔场光诱鱿鱼敷网渔业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2005年闽东渔场鱿鱼灯光敷网作业技术试验和鱿鱼资源调查项目的资料结合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生产监测资料,对闽东渔场鱿鱼敷网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渔场范围位于北纬26°00′-28°00′,东经121°30′-125°00′海域;渔期每年的4—10月,旺汛为6~8月。主要渔获物组成为枪乌贼类、鲐鳄鱼、纯科类和扁舵鲣、其年间所占比重变化很大;本文还对其中部分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总体来看,闽东渔场的光诱敷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不宜过度发展,建议不要过早的捕捞产卵群体和过度捕捞幼体枪乌贼。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刀鲚资源试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江口捕捞刀鲚的网具有流网和定置网具二类。流网生产期为3月初至4月底,捕捞溯河亲鱼,其产量占成鱼总产的80%左右。定置网的生产期为2~11月,刀鲚占渔获物的14.9%,其中极大部分是幼鱼,占渔获物的10.6%,其平均体重仅6.8克。大量捕捞幼鱼是当前损害其资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吴国凤 《现代渔业信息》2003,18(2):11-12,10
本文根据1990—2000年水产统计资料和实地广泛收集闽东渔场定置网、拖网(含对拖、单拖)、流刺网和钓等四种作业的大量样本船,以各类样本船的平均功率计算闽东历年四种作业的总功率。应用数学模式估算出闽东渔场四种作业类型最大持续产量(May)和最适捕捞力量(fmay),并提出闽东渔场近期捕捞结构和捕捞力量调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由于每公斤渔获物的耗油量增加,捕捞的燃料消耗业已成为渔业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渔业生产中,除沿岸定置网渔业外,燃油消耗都占总能量消耗(直接的和间接的)的80—90%,而燃料的成本与总成本的比例很高。作为定量分析的重要因子单位能耗,其定义是:单位质量渔获物所消耗的燃料(L/kg)。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月17日下午3时半,舟山市定海区小沙乡毛峙村群众前后簇拥着来到马岙对虾场金鸡山埠头,将一条长2.54米、重逾150公斤的中华鲟放归大海。 16日中午1时许,毛峙村个体渔民孙大毛,在峙中山南边海域收取定置涨网渔获物时,发现  相似文献   

16.
虾板子网是一种产量较高、作业时间较长、损害鱼苗较丰轻的定置渔具。是定置工具中较进步的一种。它的形状与操作方法和挂网类似,仅是构造与捕获对象不同。它迎流张网,渔获物较纯(小白虾),  相似文献   

17.
车箱式定置网(简称车箱网),是“水库鲢鳙鱼网、电联合渔法”的主要网具之一。网具采用分节结构,可将渔获物分散在各节网箱内,既具有鱼易进难出、起网方便的特点,又能起保活作用。一般当渔获物超过五万斤时,宜采用这种网型(图1)。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 2014 年江苏沿海定置张网渔船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 对渔船捕捞产量及渔获物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江苏沿海渔船捕捞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 多数在近海生产、少有渔船远赴外海生产, 除个别月份, 少有渔船在长江口航道中生产, 长江口近岸北侧常年有该类渔船生产, 在江苏近岸 20 m 等深线附近水域形成了一条连贯、且相对高产的水道走廊。渔船生产具有季节性, 在水温偏低的冬季, 渔船趋于向外、向南扩展生产, 而在水温偏高的夏季则趋于向北扩展生产。渔获物结构比较分析发现, 主捕对象存在季节变化, 分别出现虾类(1—4 月和 10—11 月)、毛虾(2—3 月、5 月和 11—12 月)、梭子蟹(9—11 月)等渔获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 而杂鱼杂虾除 1—4 月和 11 月比例相对偏小外, 其余月份比例均较高, 虾类资源与其他杂鱼杂虾资源之间呈现显著负向关系。文献比较分析发现, 渔获物中的杂鱼杂虾与经济鱼类幼鱼之间有对应关系。基于研究结果, 建议定置张网伏休时间提前一个月、并加强伏休后渔船捕捞网目尺寸的管理, 以确保足量补充群体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乳山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2015年乳山近海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乳山近海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渔获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乳山近海渔获物共有36种,隶属于19目28科33属。其中鱼类有26种,虾蟹类4种,头足类4种,水母类1种,贝类1种。(2)2013—2015年全年优势种差异明显。其中,蓝点马鲛3年均为优势种,鳀鱼是2014年和2015年优势种,网纹狮子鱼为2013年和2015年的优势种。(3)乳山近海渔获物主要集中在休渔期前后的4—5月、9—11月,渔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春汛和秋汛。2013—2015年乳山近海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逐年增加,但与历史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相比还是存在明显下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值出现在秋季;春汛和秋汛期间,渔业资源种属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沙、南沙群岛礁盘众多,海域广阔,渔业资源丰富,是刺网和钓钩深水捕捞作业的理想渔场。近三年来,海南省琼海市渔民应用定置刺网渔具探捕了中沙、南沙群岛礁盘60-140米深中下层水域鱼类资源状况,获取第一手资料。经初步整理分析结果,本文报告此水域中下层鱼类种类组成及资源状况,共记录了鱼类种类有116种,分隶于13目30科属和甲壳类3种。渔获物总上网率为63.81kg/1000m,其中,软骨鱼类为51.00kg/100m,硬骨鱼类为1280kg/1000m。不同网目大小的三种定置刺网,以大网目三层定置利网的渔获量最佳,渔获率为94.23kg/1000m,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