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葎草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草的形态特征、生长特点、生态习性、药理功能、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对草在西部大开发荒山荒坡治理中的保土护坡作用及提供特殊的优质饲草 ,促进畜禽养殖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丁乡 《湖南农业》2005,(10):7-7
据对国内外草产品市场调查显示,以下4种草产品需求量年递增10%,年需求总量达1000万吨以上,市场缺口在20%左右。有关专家称,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微孔草油富含γ亚麻酸,微孔草适应性强,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对其开发利用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天然杀草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天然杀草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具有杀草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由天然杀草化合物开发成的除草剂,叫天然除草剂。由于天然除草剂具有许多人工合成的传统除草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因而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世界上已在30多个科的植物及许多微生物中发现了上百种具有杀草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其中有些已被开发成天然除草剂,并得到了专利保护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大麦草营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SOD酶等,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是籽粒的2-3倍。分盛期至抽穗期,麦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很快下降,麦草产量及营养成分在品种间差异很大。麦草开发利用除了注意适时收缩外,还应重视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甘草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又名美草、蜜甘、密草、国老、灵通、甜草,为中草药之王,中医中素有"十方九草"之称,是医药工业、食品、消防、酿造、烟草、保健品、化妆品、饲料等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7.
干枝梅原产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有许多显示自身特点和朴实的名字,如二色补血草、落蝇子花、苍蝇架、盐云草、蝇子草。干枝梅类似梅花,二色变幻,粉白交替,有花无叶,永不褪色,永不凋谢,鲜花和干花一样独特美丽,四季常开,被人誉为“不枯的鲜花”。干枝梅花型独特,在花的初期呈现紫色或粉红色,成熟后变成白色,交相辉映,故称二色补血草。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退耕还林还草重大决策。“十五”期间,贵州计划每年退耕还林还草6.7万hm^2,宜林荒山造林6.7万hm^2,到2010年全省退耕还林面积不低于33.3万hm^2,任务十分紧迫、艰巨。贵州是山区农业省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实施退耕还林后,特别是国家的钱粮补助政策结束后。农民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十年代团场的规划,是按前苏联草田轮作制模式制定的。随后兵团遵循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粮、棉、油种植面积计划,又伴随化肥工业的飞速发展,草田轮作制也就彻底夭折了。据资料记载,近20年来,化肥使用量增长4.62倍,负面影响是土壤逐渐板结。2001年,北疆有的垦区棉花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棉花减产40%以上,经济损失几十个亿,要多少年才能翻过身来?有的垦区准备向半农半牧方向发展,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拟将草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杠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对草业发展的指示…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现代化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农业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多种区位特色和优势,是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林草植被建设不可分割,西部农业建设的方向是改造传统粗放扩张式农牧业,建设可持续的现代化西部,促使西部区域的第一性生产力、第二性生产力与农户经济生产力及区域生态服务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区域政策上,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开发可以增加农户收入的新技术、新经营方式,实现传统农牧业的跨越式改造,在技术策略上,改过去的广种薄收为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化山区农业和旱作农业;改过去的单一粮、薯、豆为多种多样的特色农笔业;改以往的放牧技术为退耕与禁牧结合,舒饲精养的现代化牧业方式;改长期靠天务农的方式为积极发展设备工程,增强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力度;改变以林为主,过分重视林木忽视草灌的技术政策,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建设并重的技术策略,建立农-草-牧-林互补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皇竹草属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故名"皇竹草".它是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牧草,其叶片宽阔、柔软,茎脆嫩.家畜适口性好,是饲养各种草食性牲畜和鱼类的好饲料,被誉为"草中之王".现将其开发前景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12,(2):32-32
据浙江省科技厅获悉,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余柳青等人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一微生物除草剂禾长蠕孢(克草霉)的固体发醇与剂型加工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目前1%克草霉孢子粉剂生产车间已在浙江天一农化有限公司建成,意味着浙江省拥有了首个微生物除草剂产品,并在产业化开发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豆科甘草属植物,具有抗寒、耐热、抗盐碱等优良特性,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甘草根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祛痰、补脾和胃、调和诸药等功效。中医处方离不开甘草,有“十方九草”之说,自古至今,广为药用,兼有“药之国老、  相似文献   

14.
低丘红壤开发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科院红壤试验站的复合生态区为试验基地,根据不同坡位红壤的理化性质差异,建立了“顶林、腰园、谷农、塘鱼”的丘陵红壤区立体开发模式。并在塘边建猪场,以养猪为纽带,实行种养结构,构成草(饲)-猪(粪)-沼、菇-果(粮)的食物链。链环间再加以定量化调控,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优化模工工。经大面积应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山区草丰林密、水资源充沛、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动植物种类繁多,但耕地相对狭小、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产品档次不高。在这一地区实施资源培植保护和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农业生态学关于生物种群间物质能量多级循环、连锁再生原理,治理山水林田,培植保护经济动植物资源,按照生态区域建立高原、中岳、丘陵、河谷4 类经济开发模式及其产品开发体系,构造特色农业新格局,增加资源储备,生产特色产品,实现资源与经济持续增长。其宏观调控机制是实施科技驱动,遵守客观规律,增加资本投入和加强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6.
美化、绿化环境是建设精神文明措施之一,美丽、高品位的城市离不开高雅的城市园林建设,离不开树、草、花的点缀。为了更好地绿化、美化城乡人民生活及工作环境,充分表现园林植物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形成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观,从而增加人们的视觉享受,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本校日光温室采黄瓜灰霉病株分离培养出灰霉菌(Botry cinerea Rers eaFr)。将分离的灰霉菌分别接种到不同植物及其不同器官上,发现灰霉菌对它们的致病性明显不同,接种5天后,黄瓜、西葫芦叶片发病较重,病斑发展速度,杂草芾蒜、Lu草、小飞蓬也可被感染,而冬葵不发病。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都将使人们更加注重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化学农药的普遍使用,一方面为农业、家庭和公共卫生防疫中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农药残留也给环境和生物抗药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十年来,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使用量加大,导致了水、土、大气和农产品被药剂代谢物污染更为严重。传统的施药方法不能避免因风吹、日晒、雨淋而造成的农药流失和分解,因此有效利用率仅有20%-30%,而流失率竟达50%-60%。流失的农药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甚至会进入人类食物链,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为此,农药的大量使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民乐县北部沙区发展节水灌溉和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用工程措施固沙、实施保护性耕作、改进农艺措施、应用种子大粒化技术,控制草害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农科院引进推广的羊草、罗布麻、紫花苜蓿等3种牧草,非常适合我国西部地区沙、盐碱地开发种植。近几年来,在吉林省各地的沙、盐碱地种植这3种牧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改良了盐碱地,发展了草业经济,还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发展。这3种牧草对居住在西部沙、碱地区的农牧民发展畜牧业、治碱、治沙十分有利,前景广阔,值得大力引进推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