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致富》2015,(1):39
防风用木板、草帘、塑料布、草捆或草袋子等遮盖物将猪舍各处的漏风处堵严,夜间在猪窝前吊上帘子,防止冷风入侵;在猪舍的北墙外堆积玉米秸秆或设置防风障。铺草在猪床上加铺15~20厘米厚的软干草、软秸秆,以保暖、吸湿、除潮;夜间防止猪尿窝,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舒适。通风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排除舍内潮气和有害气体。多晒选择晴暖天气,把猪赶到  相似文献   

2.
<正>一、防——防寒风冬季寒风侵入猪舍,会引发猪只感冒和肺炎等疾病。因此,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之处。为保持舍温相对稳定,猪舍的窗户和通风孔应高于地面1米以上。入冬前用木板、草帘或塑料薄膜等把猪舍漏风的地方堵严,防止冷风侵入。夜间在猪舍前挂上帘子,以保暖御寒。在猪舍北墙外西北方向堆积玉米秸秆或设置防风墙,以防西北风侵袭猪舍。二、垫——垫干草、木屑冬季应在猪床上加铺厚20厘米左右的软干草、秸秆等,可以起到除湿、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猪床温度等作  相似文献   

3.
<正>1.生猪。专家提出,猪舍重建要尽量采用水泥结构栏舍,适当增加屋顶人字架的密度和强度,少采用平顶或圆顶,以减少冰雪的积压;采用纵向通风技术,猪舍进出风口可调节,防止猪舍透风;做好猪舍保温尤其产房、保育舍的保温设计,对于敞开式农户猪舍,可用编织布或者缝合的编织袋作为挡风布帘,遮挡风向位置,也可在猪床上加铺15~20厘米厚的软干草、软秸秆,以保暖、吸湿、除潮。  相似文献   

4.
1.防风。用木板、草帘、塑料布等遮盖物将猪舍各处漏风处堵严.夜间在猪窝前安装帘子.防冷风入侵,在猪舍北墙处堆积玉米秸秆挡风。  相似文献   

5.
<正>1猪场保暖降温主要措施1.1猪舍保暖配套技术(1)高密度是指适当增加养猪密度。冬季是哺乳母猪每头4~4.5m~2,空怀或妊娠母猪每头1.6m~2,6~8月龄的后备母猪或肥育猪每头0.8m~2,3~5月龄幼猪每头0.4~0.5m~2,1~2月龄仔猪每头0.3m~2。(2)厚垫草。在猪趴卧区铺20~30cm厚的垫草即可。(3)卧满圈。在猪趴卧区将猪装满,不留空闲位置,互相利用猪群体温保暖。(4)半关闭。该种饲养是指猪吃、住、饮水在猪舍内,排便到舍外运动场。肥育猪、断奶仔猪可不在舍外排便,饲养员定时将粪便收集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1猪舍选择最好选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方向。如果猪舍的粪坑在西侧面,暖窝就建在靠紧猪舍东山墙,反之方向则相反。2暖窝制作首先在制作暖窝一侧山墙离地面10厘米处,朝上打一个高和宽各15厘米的洞。洞打好后,在对着洞口的外侧地面铺上20厘米厚的麦秸草或稻草,同时在草堆的中间留一个直经约70厘米的洞,洞口一侧与墙洞通连,通向母猪舍,洞高50厘米,洞顶形如锅底朝天。堆草时周围边堆边压实,堆草越多,保暖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严冬季节来临了,有些养猪户圈养的猪在冬季里常常尿窝子,这样既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尿窝是天生的,没办法治。其实不然,猪尿窝主要原因是猪舍不防寒保温和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只要采取措施,就可避免猪尿窝子。  防止猪冬季尿窝的办法很多,主要有:一是注意猪舍防寒保温。猪舍要建在干燥、背风向阳处,猪舍的大小要适当,猪炕上面要经常保持有足够的干草,并做到经常晾晒,防止潮湿。猪舍还要用塑料布罩上,防止冷空气侵入;二是一圈不养多口猪,冬季一个圈最好养两三口猪,因猪多相互挤占暖…  相似文献   

8.
刘文科 《北京农业》2007,(25):36-37
<正>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  相似文献   

9.
<正>修缮猪舍猪舍选址应在地势高、干燥、向阳之处,要堵住北、西、东三面的窗洞,及时检修屋顶及四壁的缝隙,猪舍的窗户和通风孔应距离地面1~1.5米,并能调整孔洞的大小,以保持舍温相对稳定。悬挂挡风帘入冬前猪舍整个门窗用塑料布覆盖,以保暖御寒。在猪舍迎风方向用稻草或玉米秆搭成风障墙或堆草垛挡风,以防止大风侵袭猪舍。搭建屋中屋在圈舍内搭建屋中屋,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和毛毡。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猪舍的保暖增温性能,从新材料的应用、合理选址、日常的科学管理、控制、集成现有的技术成果进行优化设计等多方面入手,将日光温室、发酵床、塑料膜、保温被、手动卷膜通风、一次喷涂成型高强度保温材料等技术集成优化设计;同时配合科学管理控制。结果表明:这种猪舍冬季的平均保温性明显高于传统猪舍,比传统猪舍平均增温8~10℃,实现了高原日光温室生态猪舍冬季的保暖增温通风性能。冬季保温通风系统建立后,可使高原日光温室生态猪舍环境温度达14~23℃,相对湿度达50%~80%,是猪只生存的最佳环境,使猪生长速度快,肥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饲养管理 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反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有条件的农户提倡规模化饲养.  相似文献   

12.
陆军 《饲料博览》2003,(7):50-50
预防措施: 1.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 2.仔猪按窝隔离,防止窜栏。 3.肥育猪、架子猪和断奶仔猪分栏饲养,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4.采用疫苗注射(前后7天,不可用抗生素)。 无临诊症状的种猪、后备猪,每年春、秋各注射1次;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业》2014,(1):37-37
猪的最佳生长温度(猪舍内的环境温度)为10-25℃,低于5℃或高于30℃,猪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因此,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挂帘堵洞在猪舍内宽敞的通风处要挂上麻袋片或草帘子,麻袋、草帘的高度以猪啃咬不到为宜,并将夏季通风换气口都堵起来,以免寒风直入猪舍。  相似文献   

14.
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有条件的农户提倡规模化饲兼,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6,(2):42-42
冬季,由于卫生管理跟不上,粪尿堆积,饲料垫草发酵、腐败、分解,加上猪喘气、咳嗽等,猪舍特别是封闭式保温猪舍内混杂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使猪食欲差、增重慢,猪眼病、呼吸道炎症和下痢等明显增加,死猪增多,应尽快采取措施改善环境。一、舍外排便训练猪舍内吃住、舍外排便是消除猪舍臭气、潮气最有效的措施,其做法是每昼夜分4次定时、定点在喂料前将猪赶到舍外排便,而后赶回舍内饲喂。二、通风换气降低猪舍湿度、改善猪舍空气的好办法是通风换气,而通风换气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天棚顶上开个通风孔,这样不用开门窗就能尽快将舍内…  相似文献   

16.
规模猪场的猪舍建设要求必须具备增效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冬天利于保暖,夏天利于通风防暑。猪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温度各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猪舍的环境、温度都是由人为加以控制的,所以合理的猪舍结构是养猪稳定生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4,(1):37
猪的最佳生长温度(猪舍内的环境温度)为10~25℃,低于5℃或高于30℃,猪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因此,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挂帘堵洞在猪舍内宽敞的通风处要挂上麻袋片或草帘子,麻袋、草帘的高度以猪啃咬不到为宜,并将夏季通风换气口都堵起来,以免  相似文献   

18.
<正>1保温防寒香猪的抗寒能力低于当地猪种,保温不好,不但影响正常生长,还会造成损失。猪舍的墙壁以一砖半或一坯的厚度为宜,严密、无裂缝。墙壁簿的四周多堆些柴草作为保温层。猪舍要用塑料薄膜扣棚,最好用2层塑料薄膜。棚上夜间加盖草帘子。棚要有通风孔,每天中午前后通风1~2次,每次半小时即可。粪便要及时清理,  相似文献   

19.
塑料暖棚养猪须知及猪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注意事项。猪舍冬季扣暖棚能 充分利用太阳能保暖,为育肥猪提供适 宜的环境,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昼夜温差。暖棚养猪,白天 阳光充足时,采光面积大,猪舍温度会 大大提高,最高时可达38—40℃;而夜 晚则反之,塑料暖棚温度大幅度下降。 过大的温差,易使猪患感冒等病。调节 昼夜温差,可采用大棚加盖草帘的做 法,夜间盖草帘加温,中午卷起草帘。 白天如舍温升到25℃以上时。可盖上草 帘,以免阳光直射;当舍温低于10℃ 时,再卷起草帘。  相似文献   

20.
<正> 瘦肉型猪集约化猪场以其产品质量高、占地少、便于管理、节约劳力等优点在全国各地兴起。目前我省饲养的瘦肉型猪多为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等引进纯种猪或其杂交猪。猪体大,皮腰轻薄,被毛稀,抗热耐寒性能均较差。猪舍要求干燥,一年四季温度在15~30℃之间,仔猪舍要求温度25~30℃。我省处在南北过渡地带,冬季寒冷,气温可达零下十几度,夏季炎热,气温在35℃以上。因此,我省建立瘦肉型集约化猪场须全面考虑气候、猪种等因素,猪舍建筑要求夏季防暑、冬季保暖,还要通风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