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大花金鸡菊白粉菌重寄生菌——宿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花金鸡菊白粉病菌棕丝单囊壳(Sphaerotheca fusca)的重寄生菌—宿白粉菌(Ampelomyces quisqualis Ces.)在PSA,O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以PSA最好,而在A &; HA和Czapek上生长较差,且在Richard上不产孢; 菌丝生长和产孢适温20~25 ℃,适宜pH值4~9,光照促进产孢,而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对碳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和干重以甘露醇、水解乳糖等6种碳源为好, 甘露醇最佳, 淀粉最差;产孢以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为好,葡萄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及干重以蛋白胨和酵母膏为好,酵母膏最好;产孢以酵母膏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0~25 ℃,相对湿度65%~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其中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低于50%不萌发。最适pH值5~7, pH低于2和pH高10于孢子不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调查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玉米品种间感病性有差异,病残组织可在四川省田间自然越冬,多雨、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玉米于苗期即可发病,穗期病情达到最高峰,成熟期病情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9.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寄生适合度与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河北省14个玉米产区的28个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标样进行了分离鉴定,发现新月弯孢(Curvularialunata)占57.1%,棒状弯孢(C.clavata)占17.9%,画眉草弯孢(C.eragrostidis)占14.3%,中隔弯孢(C.inter-media)占10.7%。将4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接种在9个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上进行寄生适合度测定,发现新月弯孢和中隔弯孢的致病性最强,其次为棒状弯孢,画眉草弯孢的致病性最弱。用23条随机引物对28个菌株进行RAPD扩增,共获得了185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42个,多态性几率P=76.8%。利用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发现4种弯孢在种间存在的遗传差异可能是导致致病性差异的一个原因。在新月弯孢种内也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部分新月弯孢菌株与其它3种弯孢霉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烟台市苹果蚜自然传播及发生为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生苹果绵蚜的果园进行了广泛调查,自然传播是发生区内绵蚜传播蔓延的主要方式,传播范围为1-5km,其寄主广泛,果园管理粗放,加之防治不力,会导致猖獗为害,为害损失率为4.70-29.31%。 相似文献
11.
开展星孢寄生菇(Asterophora lycoperdoides)的分离鉴定及其营养生理与个体发育相关性研究,以期为加快其他珍稀菇类的驯化进程奠定基础。从3株野生寄生菇属子实体中分离获得纯培养菌丝体,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其分类地位。以子实体湿质量与生物学效率为主要指标,筛选最优菌株及其基础培养基,并测定营养物的种类、增加倍数及其加入方式对最优菌株个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3株真菌均为星孢寄生菇。菌株YAASM4665在9种筛选培养基上的农艺性状优于其他菌株,最优基础培养基为小麦粉15 g、米饭35 g、水50 mL,pH自然。当基础培养基中的水增加至80 mL或用50 mL土豆汁代替,加入0.50%的葡萄糖,用等质量的黑豆粉代替小麦粉,营养物增加1/2倍以及营养物混合加入等单因素处理下,该菌株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其中土豆汁培养基子实体湿质量最大(4.86 g),黑豆粉培养基生物学效率最高(8.50%),基质中加入2%的葡萄糖时最有利于延迟厚垣孢子的形成。厚垣孢子形成期与其他农艺性状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菌丝萌发期与子实体湿质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总之,星孢寄生菇个体发育受菌株遗传特性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厚垣孢子的形成不利于该菇子实体正常发育,菌丝萌发期对其综合影响最大,可为其他菇类的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国内葡萄白粉病菌(Erysiphe necator)对戊唑醇的抗药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基于对葡萄白粉病菌CYP51基因第495位点突变A495T的检测,分析国内5个省份分离获得的134株菌株对戊唑醇的抗药性,利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供试菌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分析2种方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国内葡萄白粉病菌对戊唑醇已出现抗药性,抗性频率为35.07%,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孢子萌发法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戊唑醇的EC50范围为0.085~280.917μg/mL,均值为24.208μg/mL,不同地区菌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2.5~3304。孢子萌发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间的检测结果趋势一致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旨在揭示小麦白粉菌 BgtFTT1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白粉菌分生孢子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解析14-3-3蛋白在小麦白粉菌无性生殖调控中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序列分析和PCR扩增技术克隆 BgtFTT1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 BgtFTT1的序列特征和分子结构,监测该基因在白粉菌产孢过程中的表达动态。结果表明, BgtFTT1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91 bp,编码1个含有296个氨基酸的偏碱性亲水蛋白,预测的分子质量为34.18 ku,属于14-3-3蛋白家族。BgtFTT1含有5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不含信号肽和跨膜螺旋。BgtFTT1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呈“球状”。BgtFTT1和源自其他白粉菌的同源蛋白在进化上独立于源自兼营腐生真菌的14-3-3蛋白。在21个白粉菌菌株中,BgtFTT1存在2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 BgtFTT1基因表达水平在小麦白粉菌足细胞和分生孢子梗形成阶段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调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田间的病株发病率、病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该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结果】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病情指数迅速增长;玉米孕穗期叶片病斑面积和产孢量最大,大喇叭口期次之,苗期最小;玉米下部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大于上部叶片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结论】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玉米苗期最抗病,孕穗期最感病;下部叶片较感病,上部叶片较抗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调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田间的病株发病率、病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该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结果】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病情指数迅速增长;玉米孕穗期叶片病斑面积和产孢量最大,大喇叭口期次之,苗期最小;玉米下部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大于上部叶片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结论】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玉米苗期最抗病,孕穗期最感病;下部叶片较感病,上部叶片较抗病。 相似文献
16.
用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作诱饵,从云南省玉溪市一烟草田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捕食线虫丝孢菌,经鉴定为椭圆单顶孢[Monacrosporium ellipsosporum (Preuss) Cooke & Dickinson]。该菌在自然土壤中对核盘菌菌核的定殖率为18%,人工回接对菌核的侵染率为32%。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该菌与核盘菌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落之间不形成抑菌带,表明该菌对后2种病菌的营养竞争作用较弱和无抗生作用参与。但该菌可在 相似文献
17.
Trichothecenes是具有潜在抑制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功能的毒素,多由丝状真菌代谢产生。利用棉花田间分离到的菌寄生真菌粉红聚端孢菌S24菌株,在其他培养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采用2种MS培养基(有无几丁质作为碳源)对其进行培养,10d后收集培养滤液,培养滤液经3-M滤纸过滤后用氯仿:异丙醇(1:1)抽提,分别获得0.20g和0.13g粗产品,然后再经Kieselgel 60硅胶柱层析、Reverse-HPLC和制备型眦展层分离,获得0.umg和0.04mg Trichothecin(TCN)毒素,其中以几丁质为主要碳源所得毒素的相对含量明显大于前者的相对含量。TLC-BIOASSAY抗菌试验证实,该毒素能有效抑制痛原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道枝孢属4个国内新记录种:顶生枝孢Cladosporium apicale Berk.&;Br.;锈子器生枝孢C.aecidiicola Thum.;合欢生枝孢C.acaciicola M.B.Ellis;夏孢生枝孢C.uredinicola Speg.新记录种有详细描述.标本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室. 相似文献
20.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在本地发生面积大,为害程度重,是影响本地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其发生流行的原因是玉米主栽品种的抗病性差,病原菌积累量大,气候条件适宜,农民防病意识弱,栽培管理措施失当,盲目引种等,笔者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