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20339份果树种质资源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了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在Zmin内检索和打印出用户所需果树种质资源的来源和主要性状,并对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总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图形和图像技术建立了果树品种系谱溯源和追踪、染色体自动识别、同工酶电脑分析和果树种质资源电子地图系统,为进一步利用果树种质资源开展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现代化分析工具。该系统于1995年12月在北京通过国家科委验收,井人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为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人员、果树育种和果树生产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内收集保存的国内外枇杷种质资源进行图像采集、鉴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建立枇杷种质资源植株形态、果实性状、解剖性状等图像库及鉴定评价数据信息库,进而建立共享体系;通过国家e平台向社会提供信息共享,实现种质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与网络化共享,提高种质资源在育种和基础研究方面的共享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广西特色果树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库的设计目标、系统结构、果树形态特征分类模块设计、功能模块。录入了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收集保存的80种果树,600多个品种(系)的8个信息板块(基本信息、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抗病虫害性状、分子标记和照片影像资料)等主要性状特征描述800多项。该系统是2014年广西科技开发计划项目课题,旨在探索建立完善的广西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克钦  张贤珍 《果树科学》1998,15(2):116-123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20339份果树种质资源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了中国果树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在2min内检索和打印出用户所需果树种质资源的来源和主要性状,并对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总体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省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有4属7种2变种。阐述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果实经济性状及利用价值,提出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凤之  王昆  曹玉芬  高源  龚欣 《果树学报》2006,23(6):865-87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苹果生产及贸易现状,并概述了我国4个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情况和苹果属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矮化性和无融合生殖等方面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501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苹果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目前苹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主要体现在苹果新品种、矮化砧的选育和苹果无融合生殖利用3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今后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关于编制我国果树种质资源评价系统若干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景士西 《园艺学报》1993,20(4):353-357
资源评价是果树种质资源工作的中心环节。编制果树种资源评价系统是发展和提高我国果树种质资源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七五”期间,“果树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鉴定评价”专题组编制18种果树的《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于1990年在农业出版社出版。本文就其中其中若干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省香蕉栽培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品种资源丰富。五十年代我们已重视香蕉资源调查工作并建有香蕉原始材料圃。“六五”和“七·五”期间香蕉资源得到了农业部的重视,从1980年始,我们先后承担了农业部的“果树种质广州香蕉种质圃建立”任务、“海南岛香蕉种质资源考察”、“香蕉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鉴定评价”国家攻关项目。参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的共享,现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的策略,执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应用数据库查询农作物种质相关性状,有利于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苹果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苹果属(Malus)植物世界上约有35个种,我国原产的有24个种。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国家果树种质兴城苹果圃,在建立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同时,自"七五"以来,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开展了苹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源评价数据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苹果种质描述和评价标准。我们对国家果树种质兴城苹果圃数据库近20年来鉴定评价的果实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苹果种质资源,并为筛选优异苹果种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东莞林科园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通过生物学特征、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果实性状、品质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干苞型约占30%,湿苞型占70%,其中干苞型包括1个橙苞、2个金黄苞和57个淡黄苞单株;均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生长良好;金黄苞型综合品质最好,橙苞次之,淡黄苞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12.
南瓜资源果实性状描述和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具有不同果实性状特征的637个南瓜果实进行系统的观察比较,详细描述了18个非数值性状的分类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种质资源的计算机管理方案,为南瓜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育种提供了一定依据,也为南瓜种质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野生果树资源是山西省非常重要的种质资源。以为抗性育种提供有价值的亲本、为开发保健果品提供丰富的原料、为摸清山西野生果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目的,采用实地调查、采集标本、目测(德鲁特分级制)树种分布数量等方法,对山西省7大山系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研。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果树资源种类有133种,分属16科,34属;其中野生浆果、核果和坚果类资源分布数量多,营养价值高,可进行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14.
西瓜是消暑佳果,为葫芦科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我国的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世界第一位.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病毒复制速度快且能破坏寄主免疫功能,一旦发病则损失严重.病毒病可使西瓜叶片皱缩、植株矮化,严重影响果实发育、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绝收,是危害西瓜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中以预防为主.综述了西瓜抗...  相似文献   

15.
西瓜种质资源若干性状描述与数据采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 & Nakai]资源性状描述的规范化和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是种质评价、共享、利用的前提。笔者针对西瓜资源性状描述中遇到的易混淆性状(子叶颜色和子叶颜色稳定性、叶片姿态和叶柄姿态、叶片缺刻类型和叶片缺刻级数)和不易描述性状(果实形状、果皮覆纹形状、果肉颜色)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在具体数据采集方法上进行了总结,为西瓜种质资源性状描述和数据采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樱桃属(Cerasus)种质资源果实性状数值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规范樱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资源圃内的203份资源的果实果顶形状、缝合线形状、表皮着色程度、果柄离难易、平均单果质量、平均鲜核质量、果柄长度、果柄粗度等性状进行了3a的调查,并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樱桃种质果实具有丰富的表现型。根据统计数据,提出我国樱桃种质资源性状评价系统的数值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使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更加接轨,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以10份茄子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茄子17个形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10份茄子种质在株型、主茎色、叶形、果色、果形、单果质量等16个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因子分析可将16个表型性状集约于4个主因子上,其中第1个主因子为果实质量、第2个主因子为株型、第3个主因子为果形、第4个主因子为果籽,这4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93.727%以上,基本保持了16个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这些研究对简化种质资源评价和提高育种选择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存学  杨晓华  刘海荣 《园艺学报》2020,47(10):1917-1929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 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20个描述型性状,共观测到66个变异类型,其中叶片形状、果皮颜色、果核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8 ~ 1.3993和0.2188 ~ 0.7196,其中果皮颜色(H:1.2093,D:0.6814)、叶片形状(H:1.1227,D:0.5484)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16个数量型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1.32%;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8.72%。聚类分析将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22处将各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可用于选育离核、抗性强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抗性强、丰产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果大、可食率高、离核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191%,主要有果实纵径、果实横径、1年生枝粗等性状,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和枝条性状因子,果实性状对于东北寒地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一年生枝条次之。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16个数量型性状可简化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宽、果核横径、果形指数、叶片长、1年生枝粗7个主要指标,提高了寒地李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