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河南省第八届盆景展上,看到河南王守义十三香古木盆景园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无论从作品的份量到作品的质量,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大型盆景如双干的黑松,其势雄健而不粗糙;中型盆景如双干黄杨,雅致俊秀而不呆板。可见园主王铁良先生前几年所说的要在内功上下功夫,是真的付出了不少啊!盆景就是这样,只要你思考了、付出了,  相似文献   

2.
<正>一年一度的“流花杯”迎春盆景展是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的特色春节活动,2023年1月19日一2月5日,2023“流花杯”迎春盆景展如约而至。本届盆景展由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主办、广州盆景协会协办,展出诸多优秀的盆景作品,并开展盆景技艺传承讲座、盆景制作体验等活动,让观众充分感受岭南盆景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花木盆景》2008,(10):1-1
盆展是展示盆景创作成果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化盛宴,也对盆景的创作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一般说来,艺术品的展览就是艺术美的展示和艺术创作手法的比拼。但是,盆景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盆景作品也不是一般的艺术作品,所以盆展不但要尊重一般艺术品展监的要求,充分展示盆景艺术的美,还要考虑到盆景艺术的特殊性,做到艺术美与健康美、自然美及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把盆景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引导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来。这里所说的健康,就是要尽量避免和减少病态,提倡有生机和活力的美;所谓自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工制作痕迹,提倡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中国唐风盆景展由陕西万达集团投入巨资创办,旨在弘扬中华盆景艺术,促进盆景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迄今为止,中国唐风盆景展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以其高规格的展会形式、高水准的作品质量成为享誉国内外盆景界的品牌展会,极大地推动着中国盆景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居功尤伟。近年国内高规模的盆景展会活动逐年增多,又正处于唐苑扩建和新唐苑建设的重要工程期,唐风盆景展因而暂缓步伐,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5.
创新感悟     
<正>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创新史。创新亦是盆景艺术发展中的重大课题。盆景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表现在不断地有新的盆景作品问世,以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对于盆景作者来说,只有不断地有新的盆景作品问世,才能克服堕性习气,不断地自我超越,去摸索和探求自己的未知领域,保持艺术生命的长青。  相似文献   

6.
2021年12月3日,贵州省盆景艺术协会"益华湖湾杯"盆景奇石根艺展在贵阳清镇市益华湖湾营销中心盛大启幕,由全省各地州市选拔而来的盆景、奇石、根艺作品在此集体亮相,其中展出造型各异、姿态优美的盆景作品160余件。本次展览由贵州省盆景艺术协会主办、贵州益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7.
正常德市第三届盆景展于2019年9月26日正式开幕,展览时间为9月26日——10月10日,在常德市白马湖公园北门广场举行。此次盆景展由常德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办,常德市盆景艺术协会承办,特邀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李云龙,BCI国际盆景大师吴德军组成评委。本次盆景展共展出来自长沙、湘潭、衡阳、张家界、汨罗以及常德各区县市盆景作品300余件。评出特殊贡献奖一名、特等金奖作品1  相似文献   

8.
<正>3月4日,新西兰奥克兰举办盆景展。本次展览由新西兰中国盆景协会主办,旨在展示、推广盆景文化和盆景艺术,加强新西兰盆景界的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盆景爱好者队伍中来。本次展览得到了协会会员的积极支持,参展作品形态各异,构思巧妙,赢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据协会会长陈炳玉介绍,盆景艺术对新西兰普通大  相似文献   

9.
包重达作品     
1973年出生于云南马龙县,现定居于昆明,酷爱盆景艺术二十余年。早期利用打工之余奔波于昆明市各花木盆景市场选购桩材,锯截制作后微利销售积累原始资本,2004年加入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2005年开始专业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经营。近十年来,参加过多次云南省盆景展,并有多件作品获奖:枸子悬崖式作品《探海》在第五届省展上荣获金奖,雀梅作品《卧龙游春》、木樨榄作品《古城枯笔》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省展上荣获一银一铜。  相似文献   

10.
关于“唐风展”会徽征集评选结果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唐风展”会徽设计者及全国盆景艺术爱好者: 您好! 由陕西唐苑园林观光有限公司暨“中国唐苑”举办的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会徽征集活动,已在2007年12月31日截稿,此次征集活动陆续从全国各地收到书面作品稿件和电子版稿件共计578件。作品均从不同艺术角度对“唐风展”意义进行了诠释,反映了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对举办  相似文献   

11.
杨修 《花木盆景》2007,(1):18-23
这些盆景作品选自台湾2006年11月的名类盆景展,有华风盆景展、全台榕树展、全台松树展、7县市盆景联展等;这些盆景作品各具创意,脱离轮廊式树木盆景的局限。台湾的盆景展览中盆景一般是不题名的。最近几年的大型展览都移往室外,去除了室内严格摆设,增加与欣赏者的互动,使盆景已经不是完全单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正花漫新蒲春光好,红城杜鹃色正浓。4月22日,2018中国·遵义第二届高铁新城杯市花(杜鹃)盆景展开展,来自省内外的1000余盆以杜鹃盆景为主的优秀盆景作品齐聚高铁新城,争奇斗艳,让遵义高铁站广场成了花的海洋。遵义,山奇水秀,多姿多彩,盆景资源丰富,气候环境适宜,具有发展盆景艺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市花杜鹃,在遵义有广泛的分布和栽植,民间盆景艺术基础良好。举办杜鹃花盆景展,对于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展览得到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希望以此为契机,  相似文献   

13.
《花木盆景》2008,(5):44-45
为了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使展会规模及影响力越来越大,真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盆景艺术大师、专家学者及广大盆景爱好者切磋交流的平台,打造出中国的唐风盆景展品牌,真正评出优秀的盆景作品,促进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组委会将借鉴先进的评比理念,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科学的评比办法,现将拟采取的评比办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不断发展中涌现的一朵奇葩,它具有小中见大,以少胜多,自然美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可谓"盆小意境深,景微情趣浓",备受人们青睐。 参观多届盆景展,见到不少微型盆景展出,作品中绝大多数均为小树桩盆景,制作手法多以修剪,绑扎造型为主。大中型盆景制作技法丰富多样,相比之下,微型盆景制作技艺,似乎显得单一些。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开始学习和制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制作和生产。近十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在开展盆景出口贸易,把中国盆景推向世界而尽一些微薄之力的同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经多年的努力,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其中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27日至6月4日,马来西亚盆景雅石协会在普特拉贾亚的中国·马来西亚友谊公园举办了"国际魔幻盆景展",共展出140件国内外盆景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来自他乡的盆景艺术,来一场视觉与精神上的旅行。  相似文献   

17.
奇柏葱茏     
<正>随着盆景收藏大家的逐渐增多,优秀的盆景作品交流越来越常态化。曾经不经意间了解到一件侧柏作品的行走经历:开始是在山东省展览上荣获金奖,第二次是在南京全国盆展上见到,荣获银奖,第三次则是在苏州一家私人盆景园中看到。从鲁至吴,几移其地,树相苍劲依旧。有一些好的盆景作品,往往注定不会囿于一园,从此至彼,由他及吾,在传递和交流中闪烁着盆景艺术的活力和魅力。本期封面选用了福建莆田陈国健收藏的一件柏树作品。这件柏树盆景原是台州梁园藏园佳品。  相似文献   

18.
郭纹辛作品     
1967年生于云南曲靖,1992年开始从事盆景创作。现为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理事。从接触盆景到喜爱盆景再到痴迷盆景,他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盆景艺术的无穷魅力。在二十余年的盆景之路上,由于身边没有老师教,幸好有《花木盆景》这位无声的老师教导着他,让他受益良多。之后,他经常到盆景发达的省份学习观摩,拜访名家,并积极参加全国盆景展,从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盆景修为。其作品曾在中国盆景展上获得过一银两铜。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月28日至31日,英国微型盆景协会举行了第四届英国微型盆景展。此次主办方精心挑选了许多优质作品参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英国微型盆景展。  相似文献   

20.
黄就伟 《花卉》2008,(6):30-30
从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和创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生产贸易。近10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福建茶盆景1991年参加印尼第一届亚太盆景雅石展获金奖;榕树水旱盆景《本是同根生》荣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榕树盆景《海阔任翱翔》和黑松盆景《百年惊套助分别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等等。总结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