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茶馆文化” ,概言之 ,就是茶馆方法的发现、发明、推广和应用的过程及其产物。人类处于蒙昧时期 ,尚未形成“茶”的概念 ,茶与相类植物只能被当成生活的必需品食物而存在。接着便是认知了茶的解毒“功能” ,这了不起的“发现”与“发明” ,使茶进入“药用”时期。接着又是众所周知的“饮用”时期 ,茶馆文化便应运而生。1 茶摊 :茶叶义卖、营生并举的方法由饮茶进而演变成营生和服务的手段 ,乃在东晋。陆羽《茶经》引述《广陵蓍老传》云 :“晋元帝时有老姥 ,每旦独提一器 ,往市鬻之” ,“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这是典型的“义卖”…  相似文献   

2.
茶馆的发展历经了一千六百多年。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演义了不同的文化风采。本文主要是对茶馆的来源、发展历程及具有代表的两个区域文化下的茶馆进行描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湖州的茶馆     
蔡泉宝 《茶报》2004,(3):43-43
浙北湖州,如今每天有九万多人上茶馆。上茶馆吃茶,既是传统的一种爱好,也成了当今闲情、闲趣和闲适的理性去处。  相似文献   

4.
茶馆功能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茶馆文化历史悠久,晋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茶摊,到唐宋明清时期,各式各样的茶馆逐步发展起来,经过民国特殊历史时期,茶馆在曲折中前进。建国之后茶馆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茶馆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休闲理念也逐步渗透到茶馆文化中。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茶馆的分析,意在厘清中国城市休闲茶馆文化的梳理,期待中国休闲产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茶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成 《茶叶》2001,27(3):55-57
1 茶馆历史与今日之茶馆 中国茶馆始于唐代.宋代已盛行茶文化,各地都有茶馆,特别是在都会中,各种档次的茶馆、茶楼更是鳞次梯比,到茶馆品茗,成为一种时尚.清代是茶馆的鼎盛期.据记载,仅在北京,有名的茶馆就达30多家.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茶馆     
郭丹英 《茶叶》2001,27(3):58-59
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茶邸.明代张岱(陶庵梦忆)始提到茶馆的名称,是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 唐代已有茶馆,但并不普及.宋代是茶馆的兴盛期,宋都城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茶肆林立.为什么宋代的茶肆会如此兴盛呢?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各地的茶楼、茶馆、茶社和茶室业主,大多利用巧妙的茶联招徕顾客。茶馆小憩,细品茶联,领略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别有韵味。 有的从茶香、水美上极力渲染,使茶客怦然心动,欲罢而不能。如“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南京雨花台茶社联)、“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武夷山风景区茶联)、“花  相似文献   

8.
饮茶话茶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茶馆饮茶,一人为独饮能得神。“独携夫上小园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杯茶独酌,慰孤独,益神思,得茶之神韵。二人为对饮能得趣。寒夜与友同桌对饮,促膝相谈,“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得茶之趣。三人成品饮能得味。三口为品,三人同桌,各舒己见,可领略茶之味。四人以上为聚饮能得乐。多人聚集,以茶为友,举办茶宴、茶话会,一边品赏茶的香色味,一边畅谈工作、学习和生活,其乐无穷。茶馆,有的叫茶楼、茶坊、条居、茶屋、茶室、茶社、茶园、茶庄、茶肆、茶轩、茶苑,叫法不同但都是饮茶场所。现代的茶馆装饰古雅,自然质朴,不…  相似文献   

9.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1,(5)
  相似文献   

10.
周军 《福建茶叶》2016,(7):87-88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作为其衍生产品——茶馆的发展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承载着传承和传播茶文化的重任。本文以茶馆的环境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在概述茶馆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单一化经营的传统茶馆在现代的困境;进而论述现代综合性茶馆当代发展缘由;最后,重点分析在现代综合性茶馆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要求下,在环境设计方面比传统茶馆更加庄重典雅,精致优美,而且功能上也有了新的空间分区。  相似文献   

11.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1,(1)
  相似文献   

12.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0,(12)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10,(4)
  相似文献   

14.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0,(11)
  相似文献   

15.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1,(2)
  相似文献   

16.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0,(10)
  相似文献   

17.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0,(8)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馆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属于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部分。钢琴属于西方三大乐器之一,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茶馆中使用钢琴演奏,便是二者的融合和统一,是一种创新形式和开拓行为。但由于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和差异,需要不断调整和磨合。但将钢琴艺术引入茶馆之中,却是世界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有好茶喝,会喝好荼是一种“清福”;这是鲁迅先生品茶品出来的感叹。老舍先生所著《茶馆》,其茶文化内涵之丰富,达到了艺术升华的顶峰。茶馆,寓意着品茗休闲消遣的地方。茶叶,既是消费品,又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就有“宁肯三日无食,不愿一日无茶”的民谚。在人们现实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茶。旧时的茶馆:那是三教九流、富人商贾、达官贵人和上层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而今白领丽人、公务员及市民百姓都是茶馆的常客。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其乐融融。茶馆成了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20.
唐黎标 《茶叶》2003,29(1):56-56
古往今来 ,各地的茶楼、茶馆、茶社和茶室业主 ,大多利用巧妙的茶联招徕顾客。茶馆小憩 ,细品茶联 ,领略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别有韵味。有的从茶香、水美上极力渲染 ,使茶客怦然心动 ,欲罢而不能。如“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南京雨花台茶社联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武夷山风景区茶联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成都望江楼联 )。再如“香分花上露 ;水汲石中泉”、“清泉烹雀舌 ;活水煮龙团”、“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等。有的生花妙笔于饮茶功效、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