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是福建漳平市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产业。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工作主题和茶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茶产业发展,采取"项目带动、环境推动,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优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漳平茶产业,打响"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和"官田铁冠"三大特色品牌,有力推进全市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白茶产业+康养休闲旅游,是政和县发展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长白茶产业链及茶产业发展重要增长点。文章分析政和县发展康养休闲旅游具备良好的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等要素基础、面临的困境,提出政和白茶产业助推康养休闲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康 《中国茶叶》2010,32(10):4-5
近年来,松阳县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使茶产业成为繁荣一方经济和富裕一方百姓的农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09年,松阳全县有茶园面积10.9万亩,茶叶总产量8460吨、总产值4.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32.2%;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4.2万吨、交易额1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0%、85.1%。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茶产业,  相似文献   

4.
叶昌松  包佐淼 《茶叶》2011,37(1):39-41
惠明茶是景宁县重点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实施"以茶富民"战略,制订规划,出台茶产业扶持政策,努力做大做强茶产业,以达到农民致富目的。本文阐述了分析了制约夏秋茶生产的成因以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健 《福建茶叶》2024,(4):125-128
茶产业是富民强县优势绿色朝阳产业,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在认真总结和分析政和县绿色生态茶园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绿色生态茶园科学管理机制如何创新这一问题,从强化源头管控,强化科技创新、强化文化挖掘,强化政策引领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我省茶叶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茶产业发展速度快,效益好 "十五"期间,我省茶叶生产快速发展,在品种结构调整、名优茶开发、无公害茶园建设、加工工艺改进、茶文化宣传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发展茶叶生产,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表现出以下十个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在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方面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茶产业作为福建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走出一条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综合发展的道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态服务能力和产业兴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可以从完备茶产业现代科技体系、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和创新茶产业文化等环节加以建设。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茶企积极应对,努力探寻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便是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以湖北邓村绿茶集团为例,分析了"茶旅融合"协同发展的机缘,总结了"茶旅融合"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提出了"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以期对鄂茶产业乃至全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全国重点产茶县景宁县如何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制约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品牌建设,实现惠明茶产业提质增效。将茶产业做成景宁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做成景宁农业品牌的主导产业,成为打开"两山新通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0.
“川红工夫”宜宾茶 争当川茶排头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叶消费日趋全球化和国内茶产业"东茶西移"发展新形势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重振川茶雄风、打造千亿产业"战略目标,为全省茶产业大发展、大提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宜宾茶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得天独厚,要进一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科学规划,认真学习借鉴福建、浙江等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树立"跳出茶叶看茶叶"的广阔视野,做优做强以"川红工夫"为代表的宜宾茶,争当千亿川茶产业排头兵,切实打造富民产业、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创意提升发展松阳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火香  张林福 《茶叶》2014,(2):94-96
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茶文化作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升发展茶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的概念,以及当前茶产业的需求变化,分析了茶文化在松阳产业运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相关策略,实现松阳茶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世人对黑茶的深入了解,黑茶的保健价值逐渐被揭秘。从2005年开始,湖南省就将黑茶作为振兴产区农业经济的重要项目。政府从技术、政策、市场上都给予了很多扶持与优惠,黑茶的制作工艺更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做大做强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打造安化黑茶品牌,湖南省把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作为落实中央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邵武市茶产业近五年发展迅速,在闽北10个县市中异军突起,从名不见经传的产茶小县(市)发展成为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列为福建省现代茶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建设县(市),已连续三年给予500万左右资金扶持,在闽北茶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茶产业已成为邵武农业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
程泽志 《中国茶叶》2010,32(11):16-17
贵州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把茶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烟、茶、畜"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县优质茶园达10万亩,到2015年突破15万亩;配套建成茶叶初、精制加工厂,打造具有仡佬民族地域特色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最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素有"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的雅称。近30年来,福建茶产业发展经历了数量扩张期、名优茶产品开发期、茶叶提质增效期和新一轮茶业发展期4个时期,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省茶叶产量22.4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茶叶平均单产为99kg/亩;无性系茶树品种推广普及率达95%;均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16.
安溪是我国的产茶大县,实现安溪茶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安溪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但是安溪县的农业底子薄,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协调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占基础地位。只有通过农村金融的支持才能实现安溪茶产业现代化发展。因此要实现茶产业现代化,安溪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安溪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安溪茶产业的金融需求与矛盾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安溪的茶产业得不到当地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促进安溪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年来,江西遂川县戴家埔乡按照县委、县政府茶产业大发展的战略和思路,落实五措施,实现了戴家埔乡茶叶产业"四提升"。一是推进茶文化和品牌宣传,实现茶叶知名度提升。该乡借助县茶叶大发展的势潮,通过商品交易会、招商推介会、茶文化节、茶叶行评、红色旅游资源宣传等各种形式,大力推介"老仙"牌狗牯脑,实现了知名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推进“龙泉金观音”特色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兰  周陈清 《茶叶》2010,36(4):240-242
本文对"龙泉金观音"特色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立足现状,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特色茶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记叙《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颁布施行以来,我市大力宣传贯彻实施《条例》,推动依法治茶进程,着力打造茶产业强势,释放茶产业正能量所呈现出的新变化、新优势和新活力,从而促进茶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用“SWOT”法分析遂昌茶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永宏 《中国茶叶》2009,31(5):38-39
浙江省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现有茶园9.89万亩, 2008年全县茶叶产量5690t,产值2.31亿元,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县。当前,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文试用战略性营销决策分析模式——"SWOT"法,分析在新形势下该县茶产业的竞争优势("S"即Strength)、劣势("W"即Weaknesses)、面临的机遇("O"即Opportunities)和挑战("T"即Threats),并就如何提高遂昌县茶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