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首次发现梨九绵蚜是在梨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并确定梨九绵蚜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其原生寄主为榆,次生寄主为梨。5月中旬至6月初,梨九绵蚜以有翅干雌成蚜迁飞到梨园,在梨树根梢产无翅孤雌侨蚜为害;10月初至11月初,又以有翅性母成蚜迁飞到榆树上产雌、雄性蚜,交配后雌蚜产卵,以卵越冬;春季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为害榆叶形成伪虫瘿。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首次发现苹果根爪绵蚜是在苹果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梨九绵蚜和榆绵蚜是在梨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这3种绵蚜均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其原生寄主为榆,苹果根爪绵蚜的次生寄主为苹果,梨九绵蚜和榆绵蚜的次生寄主为梨。6~10月份,这3种绵蚜以无翅侨蚜和有翅性母在果树根部为害。春季在绵蚜迁入之前,采用果园全田覆盖地膜的办法,可阻隔其入土,进而可使果树根部全年免受其为害;夏季在绵蚜为害期,采用磷化铝地下熏蒸的办法,杀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莲缢管蚜生物学与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缢管蚜是水生经济植物与核果类果树上的主要害虫,在江苏为全周期型。秋季,雌性蚜虫在冬寄主核果类果树上产卵。夏寄主有慈姑、莲藕、菱角、芡实、绿萍等水生经济植物。调查结果表明:北纬30°以南广大地区主要以胎生雌蚜过冬,营孤雌生殖,为不全周期型。莲缢管蚜全年可完成27—29代,无翅胎生雌蚜的寿命、产卵量与温湿度有关。23—27℃、相对湿度为81—92%时,有利于成蚜的生长和繁殖,每头成蚜平均产蚜67头,成蚜寿命9.7—10.4天。莲缢管蚜种群动态全年出现3个高峰,分别为4月下旬至5月初;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主要天敌有:长突毛瓢虫、中华草蛉、食蚜肓蝽、黑带食蚜蝇等,对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芦笋小管蚜(Brachycorynella asparagi Mordvilko)是我国芦笋的一种新害虫,在山西、陕西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芦笋小管蚜为全周期昆虫,在陕西关中,卵于3月初孵化,5月底、6月初孤雌蚜种群开始上升,6月底、7月初出现高峰。孤雌蚜4个龄期,在24.52℃时,完成1个龄期3d左右,若虫期共11.20d。孤雌蚜在条件适宜时,一生可产21头若蚜,1头雌性蚜可产卵9粒。该虫为害对株高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鲜重。不同地势、不同方向的植株之间,雌雄株之间的蚜害程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连木梳齿毛根蚜生活史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连木梳齿毛根蚜 (Chaetogeoica folidentata Tao)属同翅目,瘿绵蚜科。寄主有黄连木、禾本科植物。 6~9月间,被害叶片反面形成1个突出的囊状或鸡冠形虫瘿,开始为浅黄绿色,成熟后变为红色,最后导致叶片枯黄、脱落。不仅影响树木的生长,也影响黄连木的观赏价值。该虫是1996年随常绿草坪的大量种植后才出现的新害虫,且为害逐年加重。为控制其为害,我们对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进行了观察研究,其结果整理如下。 1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长约2.3 mm,淡黄色,被薄蜡粉,额呈平顶状,触角 5节,短粗,占体长1/4…  相似文献   

6.
草履蚧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又名草鞋虫,树虱子,属同翅目绵蚧科。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发生,以若虫和雌成虫为害树木。主要为害杨树、柳树、槐树、胡桃、白蜡、杏树、柿树、桃树、梨树、苹果树、樱桃树等树木的枝、干、芽,  相似文献   

7.
菸蚜研究是1953—1961年在许昌进行的。一年之中,菸蚜的生活周期,春季在桃树上只有3代(包括干母代);在菸草上最多可繁殖15—17代;在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最多可繁殖5—6代。各代平均发育期:干母27天,干雌11天,春季迁移蚜17.4天;在菸草上各代平均7.9天;在白菜上各代平均8.3天,性母13天,产卵性雌蚜约21天。同时观察发现秋季从十字科蔬菜迁往桃树的有翅蚜本身就是性母,在桃树上只能产生产卵性雌蚜,雄岈则是从十字花科蔬菜迁往桃树的。关于寄主植物,菸蚜虽然经常在多种果树上产越冬卵,但干母除可在桃树上成活外,在其他树上的则全部死亡。此外,菸岈的孤雌胎生成蚜和若岈亦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越冬,但次年大都不能再在菸草上成活。菸蚜适宜的温度范围为7—29℃,当5日平均气温低于6℃或5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0%时,菸蚜数量均表现下降;温度与湿度对菸蚜消长有综合作用,当5日平均气温达26℃以上、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数量亦表现下降。有翅幼蚜的大量出现,常是该寄主菸蚜数量下降的标志;同时有翅蚜的迁来,也常是该作物受菸蚜为害的起点。由于菸蚜喜集中在菸株幼嫩部分为害,所以菸株打顶和经过3—5次的打杈,常可除去部分菸蚜,使菸蚜数量下降。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菸株上常出现“小型蚜”。在防治方法方面,测定了几种药剂治蚜的药效,以 E 1059较为良好,并经测定菸叶对人并无残毒;防治菸蚜必须采用综合措施,参、春在桃树上防治菸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扬州地区棉蚜卵的发育动态及早春棉蚜的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点定期的调查方法,结合体视镜(舜宇SZ45-ST1)对各虫态拍照,研究了扬州地区棉蚜在越冬寄主木槿上的卵色变化、产卵历程以及次年的扩散迁移动态。结果表明,棉蚜的初产卵大多数为黑色,部分为翡翠色并且2d后转为黑色;12月末至1月初为棉蚜产卵盛期,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为干母,4月初出现干雌,4月上中旬为无翅蚜,4月中旬出现有翅蚜并开始扩散。观察发现,不是所有的棉蚜都形成有翅蚜迁离冬寄生。研究结果为棉蚜的预测预报和早春棉蚜的治理进一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鄂南茶树新害虫——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6月上旬,笔者一行几人到咸宁温泉几个茶场调查茶树病虫害,调查中发现: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严重为害茶树。碧蛾蜡蝉主要为害茶树,还可为害柑桔、梨等多种果树,但在鄂南茶树上属第1次发现;柿广翅蜡蝉主要为害果树,特别是柑桔,该害虫以前未见过为害荼树的报道。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均以成虫及若虫以吸汁方式为害茶树上部的枝条及嫩梢,初孵若虫lOh后出现白色蜡丝,2龄前群集叶背危害,3龄后稍分散到嫩枝及叶片上危害,还可跳跃到周围其他寄主上,同时也危害茶果。  相似文献   

10.
甘藍蚜、桃蚜和棉蚜的有翅型与无翅型,均能传播大白菜病毒病,其中以甘藍蚜为最主要的传毒介体。一头带毒蚜可使80%的健苗发病;一头无毒蚜經吸毒一分钟的传病率为35%;健苗經一头有毒蚜传毒一分钟,就有10%发病。病毒系非持久性的,蚜虫一次吸毒后的传毒期限为25分钟左右。在烏魯木齐地区,有翅甘藍蚜全年中的迁飞高峯期,都是在7月下旬。証实了这时期与大白菜病毒病的流行,有极密切的关系。当年春、夏季播种的甘蓝和苤藍,尤其是晚甘蓝和晚苤蓝,是大白菜(包括冬蘿卜)苗期的初次毒源和蚜源。初步認为,能感染病毒的几种十字花科及藜科杂草,不是本病病毒和甘藍蚜的重要越夏寄主。  相似文献   

11.
桃蚜卵巢小管数量的变异及其与起飞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卵巢解剖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来源及蚜型的桃蚜卵巢小管数量的变异,其中来源于春季桃树上的干母的卵巢小管数最多,平均达12.93根,而晚秋桃树上的无翅雌性蚜则最少,平均仅4.67根,在孤雌胎生蚜中无翅蚜较有翅蚜多。桃蚜的起飞行为包括起飞角度和起飞时间两方面。作者测定有翅桃蚜的起飞势能,结果表明,有翅蚜卵巢小管数的多少影响其起飞势能的大小,卵巢小管数越少,起飞角度越大,起飞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2.
苹果爪绵蚜 (AphidounguispomiradicicolaZhangetHu ,1 999)是鱼台县苹果园新发生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吸食苹果树汁液 ,如不及时防治 ,3~ 5a全株枯死。笔者对其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分布及为害苹果根爪绵蚜在鱼台县普遍发生 ,除少量聚于枝条、树皮裂缝 ,大量无翅蚜分布于地下 0 .2~ 0 .5m处。主要为害苹果树根梢 ,入土前为害近地面枝条 ,在细根先端刺吸汁液 ,受害处枯死、腐烂 ,为害同时 ,该蚜不断分泌白色棉絮状蜡粉 ,特征明显。由于受害根系坏死 ,直接影响水分和养分…  相似文献   

13.
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inné)]是烏魯木齐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最主要的蚜虫。从9月下旬开始,在晚甘藍、晚苤藍及大白菜等蔬菜靠近地面的根、茎凹陷处,以及叶柄基部和叶片上产卵。蚜卵既可随寄主在菜窖里越冬;也可在菜株残体上露地越冬。露地越冬蚜卵,一般不能成为早春的有效蚜源,因其孵化率极低;孵化出来的少数干母,由于不能及时得到食料或因气候不适合,难以存活。越冬蚜卵于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末产生有翅蚜,主要先在越冬寄生及冬蘿卜留种株上繁殖;到5月下旬至6月初,才陆續迁飞到春、夏十字花科蔬菜及春油菜上,大量繁殖和为害。7月下旬至8月初,晚甘藍与晚苤藍上的蚜虫便成为大白菜和冬蘿卜苗期的主要蚜源。甘藍蚜在烏魯木齐地区,无論是在菜窖里,或是在露地残株上,均不能以成蚜越冬。  相似文献   

14.
杭州地区油菜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苗期病毒病的发生,决定于带毒有翅蚜从毒源寄主上迁入的时间与虫口数;本田期病毒病的流行为害,在很大程度上与苗床后期和本田初期有翅若蚜的长成和扩散有关。杭州地区的传毒蚜虫主要为菜缢管岈,其有翅蚜的发生及迁飞高峯期约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油菜病毒病发病率的高峯与有翅蚜发生高峯成正相关。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带病的十字花科杂蔊菜的蓿根,越夏后萌发的植株是秋菜及油菜的重要毒源之一。在7月中旬正8月上旬的炎热夏天仅看到火白菜是菜缢管蚜的寄主,但未检查到病株,另一试验火白菜感病后无隐蔽现象。杭州地区10月份的降水量、降雨天数以及相对湿度对当年病毒病流行与否影响最大,天气干旱病毒病相当严重。暴雨或连续降雨两天以上能影响有翅蚜,发生量与迁飞量显著下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病的蔓延。播种时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每亩3斤撒施畦面,苗床期两片真叶开始,连续用乐果及二二三、六六六混合液治蚜4次,与加强肥水管理,效果达84.7%。  相似文献   

15.
临渭区梨树栽植面积约5000hm2。2006年7月底至8月初,临渭区吝店镇、下吉镇、凭信乡等老果区梨树套袋果梨黄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ensis (Kishida)]钻袋为害严重,虫害发生面积约2000hm2。重发梨园引起大量落果,损失惨重,个别果园全军覆没,严重挫伤了果农积极性,对本区果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6.
在22 ℃,相对湿度 40%和光周期16L:8D条件下,对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为寄主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雌、雄成蜂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相比,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雌、雄成蜂头壳更宽、寿命更长(雌蜂 5.0 d,雄蜂 4.6 d)、过冷却点(雌蜂 -25.7 ℃,雄蜂 -25.3 ℃)和结冰点(雌蜂 -24.9 ℃,雄蜂 -24.8 ℃)更低,体内水分、蛋白质和糖类含量更高,但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同一寄主上雌雄蜂间,前述参数除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头壳宽度存在雌蜂大于雄蜂外,均无显著差异.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雄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雄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雌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雌蜂外,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OD活性在2种寄主间、同1种寄主上的雌蜂和雄蜂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比以麦二叉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具有更好地抗逆特性,更有利于烟蚜茧蜂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7.
甘蔗绵蚜的发生及防治技术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甘蔗绵蚜(CeratovacunalanigeraZehntner),俗称蔗,除为害甘蔗外,还为害芦苇等植物。在雷州半岛蔗区终年发生,普遍分布。绵蚜主要以成、若虫群集叶片中脉两侧,吸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年来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苹果绵蚜在黄平县的传入途径、扩散蔓延原因以及种群消长情况.根据黄平县苹果绵蚜疫情的发生及为害特点,采取了以严格植物检疫为突破口,以查清疫情分布和为害损失情况为指导,以搞好疫情监测治理为目标,以铲除扑灭疫情为最终日的的扑灭控制措施.实践证明,这些对策在铲除该县苹果绵蚜疫情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桃蚜Myzus persicae共生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诊断PCR、通用引物PCR及PCR-DGGE技术检测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不同蚜型桃蚜体内共生菌的种类,并用诊断PCR技术测定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不同蚜型桃蚜体内初生共生菌布赫纳氏菌Buchnera aphidicola的16SrRNA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不同地区相同寄主上孤雌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种类和感染率均不相同。同一地区不同寄主上孤雌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种类和感染率略有差异。桃树上不同蚜型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种类有很大差异,孤雌蚜、雌性蚜和雄蚜未感染次生共生菌,卵和干雌分别感染杀雄菌Arsenophonus和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干母感染沙雷氏菌Serratia symbiotica和杀雄菌。表明寄主植物、地理位置和生殖方式都影响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感染模式,不同蚜型间次生共生菌菌群变化更大。  相似文献   

20.
长管蚜是京郊麦田的重要害虫。常在抽穗后大量繁殖危害造成千粒重下降。在蚜害损失年,小麦的减产程度与蚜量激增始期出现的早晚有关。据测定抽穗扬花期蚜量开始激增可减产14%,扬花后五天蚜量开始激增可减产8%。小麦上蚜量的增加表现为有蚜株及单株蚜量的增加,一般抽穗前以有蚜株增加为主;抽穗后一定时期以单株蚜量增加为主;二者的交接点是有蚜株率50%,百株蚜量300头左右,定为蚜量激增始期。麦田有翅蚜有4次迁飞高峰;第2次迁飞高峰以后即出现蚜量激增始期。根据翅蚜突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